数学(心得)之对数学学习困难生转化教学的思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对数学学习困难生转化教学的思考

数学论文之对数学学习困难生转化教学的思考 ‎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数学素质教育,如何转化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就成了中学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常是重视优生、兼顾中等生、忽视差生。然而,不可否认,每名学生均有各自独特的天赋,大多数学习困难生的智力水平不仅在学生总体中具有中等水平,有的还处于较高水平之列。因此,将 “数学学习困难生”集中起来,同时转变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让他们在教师的带动下重新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在原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目标,在适度紧张、愉快的气氛中取得自身的最佳发展,成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数学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做了一些探究:‎ ‎  一、理解、信任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学生的优点 ‎     ‎ ‎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逐步丰富,初中生的头脑中已形成了世界观、人生观的雏形,因此,教师可以引导数学学习困难生深入剖析自身现阶段落后的原因,如: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生活上无人照顾,自己又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或是学习新知识接受速度慢或是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比别人短等等,这些直白的剖析不但不会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相反地,在教师得当的引导下,这些不足之处都会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动力。‎ ‎  二、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宜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 ‎  课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的主线,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省编义务教材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教学目标,教科书中的正文、练习题、复习题A组题是数学学习困难生重点要掌握的内容。如在“直角三角形习题课”的教学时可针对性地把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使学生能够看着图形正确述说直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2)使学生能够直接运用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求解只需一步解答的计算题。‎ ‎      三、与学生建立适宜学生成长的师生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满足以强制力要求学生学习,而是注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以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尽最大可能地完成从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为学生的能力提高做好铺垫。‎ ‎  (一)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良师益友,只有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长生了兴趣,他们才能在学习数学时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多地主动参与到数学学科的教学当中来,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       (二)选择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  初中数学的学习,除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能力培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的同时,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       (三)让每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  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时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学有所得的基础上才能更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潜意识,在让学生在尝到学习有所获的乐趣上进一步培养出进步的信心,以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自己进步的动力。‎ ‎  四、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 ‎       (一)分层备课,确定目标 ‎  在备课时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模式,对数学学习困难生采取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为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数学学习困难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拟订教学目标时既不能教高,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也不能过低,过分放慢教学进度而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 ‎  (二)分层质疑,启发思考 ‎  将知识分成若干个问题,教师在注意把握设问层次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活动和集体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让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在讲授知识时通常提问理解能力稍强的学生,利用他们在数学学习困难生群体中的“领头羊”‎ 作用,启发学生了解教材基础知识。‎ ‎       (三)分层辅导,巩固提高 ‎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发展,开展好第二课堂对推动数学学习困难生的转化会起到积极作用。可采用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数学学习困难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识超前铺垫、新知识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通过更多地参加动眼、动口、动手活动,培养学生的优良学习品德和创造才能。‎ ‎       (四)分层训练,查漏补缺 ‎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重要途径,结合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和数学学习困难生的群体特性设计具有过渡层次的练习供学生选择,题型由基础训练题到中下等难度题递进的阶梯型,教学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教师及时进行点拨,也可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选择,提倡、鼓励学生共同探究选做题,在学生学习中形成竞争意识,教师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逐步提高。‎ ‎       (五)分层评价,形式多样 ‎  数学学习困难生群体中的学生同样也需要适当的评价,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平时的各类考查后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和评价方法,对学习能力弱、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有一定智力基础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在平时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阶段性地对每名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起点,并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学习困难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既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针对性地进行点对点辅导的优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和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学习和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