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浅谈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历史论文之浅谈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成了人才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在我国,旧有的基础教育面对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冲击,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为此,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无论从其深度还是从其广度,都可以说是改革以来最大的一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的。 一、推行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我国社会学科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推动我国的社会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巨大的成就背后,也有不少的缺陷。想想看,建国50多年来,在我国旧有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下,我们还没有培养出一位世界最高荣誉(科技文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尽管有人会说,“诺贝尔奖”在评定时,充满了很浓的政治意识,其实,这也只是在诺贝尔奖中的“和平奖”、“文学奖”中,就是这两项奖中,虽然有不少争议,但总体而言,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文学奖” 的人,绝大多数是名副其实的。因此,尽管我国科技文化在新中国后的发展突飞猛进,但也不可否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文化尤其是社会学科仍有很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我国教育的落后。 原有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如,在旧课程的目标上,存在着教条化、成人化倾向,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和感悟,“忽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的培养”;“在课程的内容上,仍存在着‘难、繁、偏、旧’现象,留给教学活动的余地过小”,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意识是极其强烈的,他们关注自己的个性发展与人生设计,他们不再把自己的思维束缚在教材中,束缚在学校里,他们有意识地开始关注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与自己的人生价值相结合,他们的自控能力逐步增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性也明显增强,高中历史旧课程的教学要求刚好压制了高中学生这些增长的因素,因此,旧的高中历史课程是直接导致学生厌学历史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使历史的教学功能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课程的实施上,旧课程仍是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未得到充分体现。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课程目标来看,他们大多数都不再把单纯地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而是把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培养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合作精神等等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中国旧的教育模式、旧的教育课程及其内容,确实与世界各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不少不相称的地方,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国的教育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为了配合教育的大改革,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也应该与时代气息相一致,而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深刻认识到这些,才会使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得以理解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教学改革之中,更能使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得以顺利进行。 二、只有充分认识到新课程与旧课程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正确实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改革与创新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随意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反,还会给社会带来混乱。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同样要科学地理性地进行,而要其达到改革创新的目标,首先要了解高中历史新课程与旧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历史新课程与旧课程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辨证关系,所以它们有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功能,无论是新旧高中历史课程,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会涉及到的,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又如,新旧课程都关注历史教育评价和教学评价,旧课程的历史教育评价和教学评价较为单一地表现在每学年的考试之中,最重要的是在高考的成绩中,而新课程在这方面的评价,表现的手法更为开放,手段也更多;又如,在教学目标上,行为动词的使用体现了新课程对旧课程的继承关系,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一些行为动词有“知道”、“概述”、“列举”、“体会”、“感受”等。 当然,新旧课程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从高中历史新旧课程教育的目标来看,旧课程主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发展,而新课程不仅重视学生的共同发展,还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如新课程的高中历史除了必修课之外,还为学生提供了选修课,而且,选修课的内容又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六个学习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选修课模块,这样就可“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的学生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和长远发展目标,从而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 高中历史新课程在教学活动的内容上,与旧课程差异是较大的。新课程在这些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其教学活动的内容更丰富,活动的形式也更多。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还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的目标上” ,旧课程更强调课本的固定结论,并要求学生按照课本的结论来解决问题,而新课程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只要表达合理、逻辑性强,就是成功的。 在“过程与方法”层面上,新课程增加了“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而旧课程所要求的答案往往带有惟一性、排他性,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高中历史新旧课程的区别,才能更好地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反对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 有不少历史教师,在高举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旗帜下,认为可以放弃历史的基本知识,而片面强调学生的思辨性和开放性,这只能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导致学生人文素养、民族意识的空泛。 比如,在学习高中新课程必修课程《历史Ⅰ》时,如果连“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性”(尤其是那些基本的历史概念)都一无所知,就不可能达到新课程必修课程《历史Ⅰ 》所要的教学目标,不要说通过古今贯通、中外相联的专题,从中外历史的发展与联系中使学生获得启发,更好地认清国情、认识世界,就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一般的社会责任感可能也没有。不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民主”的概念,不了解它们发展的前因后果,就不可能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民主与专制”在中外历史上的影响等等。 又如,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必修课《历史Ⅱ》过程中,如果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原因、影响,就很难对罗斯福新政(包括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正确的评价;如果不了解“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也很难对“斯大林模式”(包括社会主义前期经济政策)进行正确的评价,更不用说“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引导人们关注现实,…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了。如果学生不掌握历史的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原则,越是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得出的结论可能就越背离教育的目标,这肯定不是我们实行新课程所愿意看到的。 因此,尽管新课程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甚至培养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但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上,与旧课程的要求有一致性,这是新课程对旧课程继承的一面,这也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继续发扬的一面,如果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必然失败。 (二)反对借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又使历史教学从新回到旧课程教学的老路上。 高中历史新课程已实行近2年了,但还有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仍用旧的教学方法,他们主要的理由是,旧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提高。其实,他们错了,因为新课程的考试内容要求与旧课程有很大的差别,仍旧采用旧的教学方式,包括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答案模式化等等,肯定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考试要求。 在教学新课程时,应该采用“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应该使“其教学活动的内容更丰富,活动的形式更多”,比如,探究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并在网络上与别人探讨历史问题,还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辩论等等,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如“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因此,进行新课程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改变旧观念,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否则,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了一纸空文。 (三)高中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推行的浪潮面前,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才能使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得以顺利进行。 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 如果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如果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即不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那么即使一再提高教师工资,他们会改头换面地使任何新的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这的确说明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关键。 历史教学本来是一门有趣的教学,就是在旧课程的教学要求下,真正的优秀历史教师也会使历史课堂充满着趣味、充满着理性的光芒、充满着情感教育的温情。可是,在调研中却发现,在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的排序中,历史排在第三位,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课,这种结果的出现,关键是我们不少的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职业道德不高所造成的。同样的道理,在新课程推行的浪潮面前,如果我们的历史教师仍旧保持着旧有的专业素养,就是最好的高中历史教材、最好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改革与创新也是泡沫一般,看起来很美,实质上却是空的。 毛泽东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最亮的图画。德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为他们不像英国人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所带来的一大批旧工业,更因为他们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就是这些杰出的人才在德国的领土上“画上了美丽的图画”。但面对着一穷二白,大多数民族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画上满意的画卷,这说明,图画能否画好,历史因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绘画者本身。 现在,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但愿我们的历史教师也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这必须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为前提。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获取历史知识或材料的过程中,在评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论辩中,在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中,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在引导学生“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中,都能使学生带着信任的眼光,不时地点点头。无论是课堂上学生论辩的精彩,还是老师面对学生的反驳,还是从网络上下载有效的信息,拥有高素养专业的历史教师都运用自如。尽管我们说新课程的主要方法是“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但主导者的专业素养差、职业道德低,主导者就会把主体者引入歧途。 因此,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高中新课程改革与创新才有成功的可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