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加强道德修养,追求“慎独”境界
其他论文之加强道德修养,追求“慎独”境界 [内容摘要]:教师道德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塑造,影响着新一代人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有良好的师德,要看教师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本文主要从师爱中阐述教师该如何去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并还建议每一位教师都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努力追求“慎独”这一道德境界。 [关键字]:师爱 教育 教师 教师道德 道德修养 道德境界 ———————————————————————————————————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以纯真的品质、博大的胸怀给身处异国他乡的鲁迅以极大的温暖,使得鲁迅在回国20多年后,还深深怀念着老师。在鲁迅晚年,每当写作极度疲倦时,抬头看见藤野先生的照片,便激起无穷的力量,点一支香烟继续奋笔疾书。 在上述案例中,藤野先生成了鲁迅鞭策自己奋斗的力量源泉,这正是教师道德和人格的特殊魅力。教师道德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塑造,影响着新一代人的发展。在教师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基底成员,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他们将不同程度上以教师道德为榜样去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同关系,把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导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 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格特征的体现。教师为人师表,是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榜样。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要先从教师自身抓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在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同时,要狠抓教师日常行为规范。譬如,禁止学生抽烟问题,颁布规章制度,并大力宣传抽烟有害健康、不文明的舆论扭转氛围,再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就事半功倍了。抓好教师日常行为,应以《教师文明行为规范》的贯彻实施为主,让各种不文明习惯首先在教师中绝迹,然后再要求学生去做。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上的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学生毕竟还小,很多认识还是模糊的,需要我们去正确引导。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的责任。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什么疑问或困难,教师应该多多少少给予帮助并尽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事实上,教师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多听听学生的心声,疑问甚至意见,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和知心朋友,正是学生所希望的。我认为,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产生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教育力量。爱学生作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一是体现了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关系;二是体现了教师对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认知;三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特殊感情及关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因为责任和义务,这种爱在本质上是无私的,因而也是神圣的。师爱的本质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真心实意地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教师不但要爱“尖子生”,还要爱“后进生”,更不能歧视所谓的问题生及有些缺陷的学生,务必抛弃成见,克服偏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学校和教师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能搞“优胜劣汰”,应该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拥有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及自主创新的能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打基础,以保证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也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当然,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师爱是教师道德情感之本。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既有母亲的纯真、慈祥,又有父亲的严格、庄重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就“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学校和教师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爱每一位学生,直接关系到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心灵。那么,我们如何做到爱学生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基础,信任学生是表现。有尊重才能信任,信任是尊重的表现。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便涌起一种自豪感和喜悦,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由此看出,全面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是毫无价值、无的放矢的教育。 (3)体贴入微,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体贴入微,更要严格要求,两者不可偏废。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也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当然,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是越严越好,应该掌握一定的分寸,严而得当。一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严而有“格”,在教学和德育工作中,都应该按照响应规章制度和各种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按“三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生;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三是严而有“恒”,即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持之以恒,这充分体现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持久性;四是严而有“方”,即是要求教育学生时要讲究防范,刚柔并用,寓刚于柔。 每一位教师都应自觉坚持“慎独”,追求道德境界。“慎独”一词源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因此,品行高尚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听不见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警惕的。最隐蔽的举动最能显示出人的灵魂。所以,品行高尚的人,当他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显然,“慎独”对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劳动既具有相互协作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既受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客观规定性,又同时具有教师自己选择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单独从事并完成其所承担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许多行为带有“隐蔽”的特点。例如:教师的备课是否认真,对待学生是否一视同仁,对学生考试评分是否公正,与学生及家长交往能否严于律己,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是否客观公正,等等。所有这些教师的行为在短时间内别人难以觉察和监督,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慎独”程度。因此,教师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能否自觉坚持“慎独”,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和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做到“慎独”,在自己一个人单独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用教师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坚持从小处着眼,在“隐蔽”处和点滴小事上下功夫,在无人听见、看见的情况下,也应防微杜渐,自觉进行修养。“慎独”不仅是教师道德修养的一种功夫,更是一种道德境界。每一个教师都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努力追求“慎独”这一道德境界。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 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使教师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积极地做好工作,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采取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材等一系列措施,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当前情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必定能走出厌教厌学的恶性循环,改变现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实用性人才。 同时,我在这方面认识还是有所欠缺的,通过暑假的师德师风学习,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认为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2006年10月) 参考资料: 1、《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行涛主编 2、《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浙江大学出版社 朱仁宝主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