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数学论文之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我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观念也随之转变,我也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伴随着教师的评价成长着。教师的评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了解到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可是纵观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课堂评价。这些问题使评价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和作用。下面我试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并结合别人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达到有效评价。 一、无效评价坚决舍弃 在新课程理念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甄别性评价”,这样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评价的分寸,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学习。 如教师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处评价: 师:黑板上这个图形有几个角?(从一个点引出三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生:两个角。 师:(极度热情)真棒!说得好极了!掌声送给他! (伴随着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掌声,教室里响起了“棒棒棒,你真棒!”的夸奖声) “一个图形有几个角”是这节课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本是可以的,但是采取案例中那样“ 集体鼓掌集体喊口号的方式就有些小题大做了。更何况从一个点引出的三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应该是三个角,而不是两个角,这里还存在着知识性错误。这种评价形式看起来是对学生极大的鼓励,但有时却起不到真正的激励引导作用。 又有一位教师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是这样评价学生的: 师:你能说出一个10以内的加法算式吗? 生1:7+9=16 师:(竖起大拇指)你真了不起!7加9等于16你都会算了。 生2:6+8=14 师:你也了不起! ……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说出一个10以内的加法算式”。但学生1的回答显然是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而是想当然进行了回答。学生的回答虽然正确,但却不符合教师提出的要求。面对学生的答非所问,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却是竖起大拇指,并表扬学生“你真了不起”,显然这样的评价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因为教师在评价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但又不能忽视学生的“错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表扬,其他学生也会顺着这条思路走下去而产生思维定式。显然学生2的回答明显地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如教师在学生1回答问题后,能够进行适当的评价比如“你真棒,我们还没有学过的知识你都掌握了。但是你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你能说出一个10以内的加法算式吗?”这样的评价既鼓励了学生,又指出了他的问题,对学生本人和下面的学生的回答都会产生积极的、正确的影响。 通过以上二个案例的描述,可以看出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一概以“真棒”“很好” 进行笼统评价,从而使课堂充满称赞、表扬声,气氛热烈,学生们很高兴,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尊重。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过多的夸奖不仅不能对孩子们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不管我有没有认真思考,只要回答了问题老师就会表扬我,从而形成了消极的学习态度。所以我们在课堂评价中,要尽量避免无效的评价。 二、多样评价积极尝试 《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指出:小学儿童刚刚进入学校,他们对数学的感受对于今后是否喜欢数学学习、能否学好数学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自评及家长评价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复习》中(教师出示了三个分数、、。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题,并选出一题交流) 小组1:一个数的与的差是,求这个数。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友情提示? 生1:编题时注意说清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叙述尽量完整。 生2:这道题的答案有两个:一种是一个数的是被减数,一种是是被减数。我如果只是写其中一种答案,是对还是错? 生3:我认为如果说成“一个数的比多,求这个数”会更明确。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从你们的友情提醒中,我感受到大家学习的热情、学习的主动和思维的活跃。 …… 这位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了生生互评的课堂评价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教师占据课堂评价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评价地位的传统评价模式,使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平等起来,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又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有这样一处评价: 师:我们已经会认读10,知道了10的组成。怎样写10呢? 生:左边写个1,右边写个0。(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10”) 师:你们看,老师写得怎么样?(许多学生说“好看”) 生:老师写得不够漂亮。 师:那你能告诉老师,怎样写能更漂亮吗? 生:左边的“1”要斜一点,右边的“0”要写成椭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一改往日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采取了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形式。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了他们在学习写数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数字要写得标准等。这种方式也使学生在问题面前更容易接受批评和自觉改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评价态度,建立平等、民主、宽容的评价氛围。 通过上述二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评价教师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实现课堂评价的多样化。 三、抓住时机充分评价 在课堂评价中,通常会发生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加理会或简单地评价一下就让学生坐下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课前没有能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预设,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时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判断并作出有效地评价。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细致地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只有对学生回答进行充分预设后,才能够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教师评价恰到好处。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是这样进行评价的: 师:刚才有关百分数的信息发布会开得很成功,看来同学们对百分数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百分数吗? 生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百分数。 (这个定义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推敲起来有科学性的错误。如果教师没有在课前做好准备,很难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 师:借助分数的意义给百分数下定义,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但如果单位“1”是1米,那么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百分数吗? 生2:不能!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生3: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师:很好。这种说法和课本上的一样。 生4:表示两个数量的比,而且比的是后项是100,这样的比就叫做百分比,又叫做百分数。 师:你们认为这位同学的定义下得怎样? 生:……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在课前精心挖掘了百分数定义的内涵,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进行了充分的预设,这样教师就能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准确的评判。 又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采用了延迟评价的方法: 师: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这句话对吗? (生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意见分歧很大。对此教师没有评价,而是让学生按不同的意见站成两对) 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可以开个辩论会嘛。认为正确的同学为正方,认为错误的同学为反方。请正反两方各推选代表,向对方阐述自己的理由。 (正反两方各派出两位同学,利用教师给他们提供的一张圆纸片,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正方同学逐渐认识到了这句话的问题所在……) 面对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并没有简单地评判谁对谁错,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白了错误所在,最后达成了意见的统一。 通过上述的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评价时,要进行精心的预设,并在评价过程中选择好评价的时机。同时在一堂课中对学生的评价并不一定都要用及时评价的方法,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具体的生成情况选择适宜的评价形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