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让高效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让高效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论文之让高效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 ‎  摘要:教学是否有效永远要看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离不开学生的努力。学生科学、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与有效课堂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  关键词: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学精心的设计、学习小组、课后持续发展 ‎  自从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我们在不断摸索符合学生,符合语文教学发展,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方式,应该说,伴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研究走过了这样一条探索之路:即由原先的“低效语文课堂”向“有效语文课堂”转变,由“有效语文课堂”提升到了“高效语文课堂”。那么,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能达到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  一、创设温馨宽松的课堂氛围,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学习环境。‎ ‎  课堂教学只有立建人本的、平等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师生的相互沟通、影响、补充。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平等对话”、“民主教学”意识,从真正意义上让课堂充满着温馨的氛围。课堂上往往老师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语都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 ‎  1、“还有补充吗?请继续……”课堂要真正实现“教学民主”,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的独特的见解,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地去探究、体验、交流。‎ ‎  2、“你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课堂要真正能让学生常常体验到“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和“百感交集”,教师必须学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观点。‎ ‎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创设情景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 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 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 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 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 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  二、课堂教学精心的设计是高效的关键 。‎ ‎  有了对文本的细心研读,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积极、快乐地走进文本,吸取文本的精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有效导入、有效提问、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 ‎  1、导入要简洁生动、富有趣味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魏书生在《谈语文教学》中也这样说:“导语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确实,好的开头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一半。简洁生动的导语配合相应导入新课的方法,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能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我用课件展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通过画面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当然,导课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具体使用哪一种,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具体的课型等实际情况来定。‎ ‎  2、提问要明确有价值、富有启发性。如何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问题要明确、有思考的价值。在设计问题时,问题的指向要明确,即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需明确,如果范围太大,学生就会无从下手。设计的问题还要紧紧围绕文本,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问要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在“精读品悟”环节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德国奇丽的景色?哪些语句又体现了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抓住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及情感有了很好的把握。其次,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把问题提在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上,学生不必花多大的力气就能回答,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提的问题太难,学生经过努力仍百思不解,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把问题提得比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逐渐让“最近发展水平”转为“现实发展水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设计一些可发展性的提问,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 ‎  3、教学策略的选择要恰当、富有科学性。所谓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 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研究重点。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一项系统考虑诸教学要素,总体上择优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工作。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方法,应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创造性地进行运用,从而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  三、学习小组的构建与评价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动力。‎ ‎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是当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学生自主课堂的基础动力。学习小组的划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为分组而分组。‎ ‎  1.小组的划分原则。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小组的划分非常地重要,一定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时,要兼顾男女同学的均衡分组,也要兼顾小组成员之间的成绩均衡,一个小组不能都是成绩优异的同学,也不能都是成绩不好的同学,这样不能充分调动小组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使小组的作用发挥的非常有限。‎ ‎  2、小组的评价原则。划分语文学习小组的目的在于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较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涉及到对小组成员的评价问题,我在对小组成员评价的时候,坚持以小组为单位。例如在听写学生古诗的时候,在评价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如果一个小组有六名同学,其中有四名同学背诵正确,这个小组在本次学业测试中就全部过关,如果有两名同学没有通过,本小组其他成员也看作没有通过,直到两个未通过成员通过小组成员的激励帮助学业达标为止。‎ ‎  3、小组的奖励原则。对小组评价之后,要对小组进行一定的奖励措施,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荣誉感非常的强烈。我通过在板报公示和发小红花,小星星的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评价。在一个学习阶段之后,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发奖状表示嘉奖,虽然只是一些荣誉的奖励,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四、课后持续发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延伸 ‎  “课堂见真功,课后有余功”,课后的拓展是高效课堂的延伸。‎ ‎  1、学生课后的可持续发展。课后是课堂的延伸,学生课后的学习是高效课堂启迪、感悟的必然,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后持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去探究课堂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学完《卡罗纳》这篇课文后,学生便对《爱的教育》这本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课后产生了读《爱的教育》流行风,教师可以专门利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开展读书交流会,促进了学生的持续性学习。又如学完《蟋蟀的住宅》一课,学生对蟋蟀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就可以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继续研究学习,可以亲自体验一下观察蟋蟀的乐趣,寻找蟋蟀的更多秘密,写观察日记,做好观察记录,也可以读《昆虫记》,了解更多的关于昆虫的知识。‎ ‎  2、教师课后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学习是伴随教学进行的,课后的回顾、思考、总结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善于回顾、总结课堂授课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写出课堂教学反思。想想哪些环节设计得比较精妙?哪些环节是无效的可以省去?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时候?一个问题问完后没什么人举手回答是什么原因?我们还可以将课后反思及时地发到教育论坛里,与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实现同伴互助。通过及时的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持之以恒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必然能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艺,最终达到实现课堂高效的目的。‎ ‎  总之,实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课堂,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  参考文献: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0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