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小班化教育理念下“共生教学模型”建构的思考与实践
其他论文之小班化教育理念下“共生教学模型”建构的思考与实践 南京市江心洲中学 黄文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就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可见教育的本原就是关爱生命,张扬生命,为人创造价值。教育的终极性目标应是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为实现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纷纷进行教育的改革和探索。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因而在正确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能否成功是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关键。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老校,在南京市曾有一定的影响力,办学质量高。但随着南京市的区划调整、河西建设以及江心洲地区的开发,学校的办学出现了较大困难。生源数量持续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了学校生源的一半以上,生源素质迅速下降,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差。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偏远的环境,使不少教师也缺乏自我发展意识,教育观念落后,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讲授课” 大量存在,教学质量不高。为迅速改变学校不利的发展状况,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学校的积极努力下, 2007年成为南京市第三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学校也以此为契机,以课堂为中心,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理念指导,奠定基础 教育观念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实践活动。笔者所在学校是小班化学校,因而必须贯彻小班化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平等”的理念 “教育平等”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教育公平化,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理念。它不仅针对教育对象的数量而言,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教育,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学生主体”理念 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师既定的教育环境,而是强调让学习环境去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而教师的任务则是组织并保证配合、催化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学过程是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究行动为特征。 (三)“个性发展”的理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倾向、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使之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还要根据学生的各自需求调整学习目标,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倾向。 (四)“全面发展”的理念 教育的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书”不是最终目的,“育人”才是目的。课堂上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情感、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当广大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并接受小班化的教育理念,并以此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定能不断提升学习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二、校本设计,课堂建构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有一些教师经常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来解释课堂教学,其实这是一句教学境界达到一定高度后,才能使用的话。目前,对于一些教师没有跳出单一化的“新授课”课型,在这种课上,教师没有学会智慧导学,学生也没有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此时,引用类似“教无定法”之类的话就不太适用。如果真正想要达到“教无定法”的教学境界,笔者认为必须经历以下三步:第一是依靠模型,实现教学方式转型,将“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教师实现角色转型,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教师要与学生同步,学会智慧导学;第二,依靠模型,规范教与学的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促进教师专业情感成长,教师在师生互动、共同合作中,去感受学生成长的快乐,体会教学的乐趣,促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感悟,感受生命的价值。第三,超越模型,教师达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师生不再依赖模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课堂教学模型的建构,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来选择和确定。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开始阶段须依靠模型,随着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则应逐步超越模型,走向文化自觉。从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角度来讲,从依靠模型到超越模型是提升课堂教学品位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依据笔者所在学校的现状,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从教师的教学现状分析,我校初步构建了“共生教学”课堂模型。 “共生教学” 的提出,能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更加充分的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聚焦每一个、面向每一个、幸福每一个的小班化教育目标,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 “共生”是生物学概念,是指各类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可以建立密切而和谐的联系,是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达到平衡状态。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体现为师生共同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是共同成长的共生体。对学生来而言即在课堂上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素养,提升学习力。对教师来而言主要是促进教师专业情感成长,在师生互动、共同合作中,去感受学生成长的快乐,体会教学的乐趣,促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感悟,感受生命的价值。 我国“共生教学”最早见于古代教育论著《礼记· 学记》提出的“教学相长”,它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也阐明了师生之间在教育活动中彼此不可割裂的依存关系。即认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 而益深。师生彼此切磋学习,取彼此之长,补各自之短,最终形成了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共生关系。“共生教学”是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激活,共生共长,体现师生共同成长的一种教学变革。共生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在课堂形态上共生教学追求民主和谐,动态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共生教学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要载体,主要体现学生的学,学生的活动是贯穿始终的。共生教学是教学成长,体现了学校发展的特点,要求教师通过创新,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并不断改进,本身就是课堂教学变革。“共生教学”课堂模型是弹性的,是自适的,是动态发展的,因而它会随着课堂环境和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探索实践,超越发展 (一)基于理念建构课堂教学基本模型 作为小班化学校,应以小班化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以“多元智力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自主。合作。探究” ,最大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创新素质的发展。笔者打破了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目标导学------自主研学-----合作解惑------反馈提升”四个主要环节的“共生教学”课堂基本模型。 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在进入课堂之时就要明确一节课所要达成的在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等方面的目标,教师要使得教与学自始自终都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有序科学的开展,避免盲目、低效和没有指向性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导学稿、问题情境等多种方式来呈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定可以分为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研学完成。长期的自主研学会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逐步积累并总结出相应的学习方法,学习力能随之提升,能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自主研学环节,学生会有一些问题弄不懂,这些不能理解的知识一般存在于发展性目标之中。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需要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进一步学习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研讨,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成了小组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的参与热情高,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更好地拓展和激发。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指导,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解惑。为检测学习的目标达成度,每节课最后都要安排一定量的训练,通过各种练习形式查找自己的缺漏,课后进行修补。这一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它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力得到了提升。 (二)基于学科创建学科变式模型 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操作后,对“共生教学”课堂模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在此基础上,由教研组或备课组开展专题研究,建构基于学校基本课堂模型基础上的、符合学科特色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型,亦称学科变式模型。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边实践边思考,边研究边提炼,逐步突出本学科的教学特色。教师采用学科变式模型实施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重点指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关注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同时对自己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智慧导学艺术和水平,推动由“教师搭台师生唱”走向“师生搭台师生唱”,由“师生搭台师生唱”走向“师生搭台学生唱”,再由“师生搭台学生唱”走向“学生搭台学生唱”。 (三)基于差异创建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型 在学校课堂教学模型和学科变式模型引领下,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个性,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课堂教学,体现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形成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体现个人的课堂教学魅力,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发展,课堂教学基于教师的个体差异形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型。 (四)基于发展超越课堂教学模型 当教师形成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后,课堂教学境界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学生的学科学习基本上无需教师的无间断指导,而达到了“可有可无”的境界。此时,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已经超越了学校课堂教学模型框架体系。达到这个境界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无需用固定模型来规范学习行为,从而达到一种行为自觉,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课堂教学的探索和追求永无止境。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会感受到压力,但更多的会感受到学生成长的快乐,体会教学的乐趣,感受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裘宗丞 周新华 聚焦创新课堂 凤凰出版社 2010年 2、中国教育报 2011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