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试论班级教育管理的三个维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试论班级教育管理的三个维度

班主任论文之试论班级教育管理的三个维度 ‎ 试论班级教育管理的三个维度                              朱盛耀    班级教育管理过程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科学的指导下,按照班级教育管理的目标,对班级所进行的系统三维运作过程。因此,研究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运作过程,可以从三个维度,即理论维、设计维、操作维来展开,这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把握班级教育管理过程的科学运作规律。一、从理论维看,班级教育管理过程是确立教育管理指导思想,形成正确教育管理观念的过程    科学的班级教育管理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教育管理是不可能高效低耗有序运行的。班级教育管理者必须通过对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班级教育管理学等理论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管理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学会对班级进行科学的系统分析,了解班级内部、外部诸因素在班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各要素间的联系及班级系统的功能,从整体上把握班级教育管理的运作状态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地组织和实施班级的全面工作。   ‎ ‎ 实践表明:大凡在班级教育管理上取得成功的教育管理者,都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按照班级教育管理的规律来进行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如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谈到教育管理改革的经验时,就特别地强调自己有意识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这些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教育管理的实际,指导自己的教育管理活动;同时,也指导学生根据这些科学原理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活动,因而其教育管理不仅富有成效而且颇具特色。(一)班级教育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班级教育管理科学理论,领会教育管理科学体系的基本原理    班级教育管理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学科领域,所以,班级教育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理论涉及的范围也很广,而其中,与班级教育管理联系密切的主要包括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心理科学,以及对这些学科作交叉研究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二)班级教育管理者必须在班级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    科学的班级教育管理来源于科学的思想观念的指导,班级教育管理者必须在掌握班级教育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如全面育人观、教书育人观、管理育人观、学生主体观、系统整体观    总的来说,班级教育管理过程的运作首先是理论维的运作,它为班级教育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指导,保证了班级教育管理过程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二、从设计维看,班级教育管理过程是对班级进行系统分析、科学决策的过程   ‎ ‎ 班级是一个教育管理系统,又是一个自我教育管理系统。其功能的实现既受到班级系统内部的要素、结构和运作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受到班级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进行班级教育管理就必须对班级进行系统的分析,分析班级系统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条件:分析要素组合的方式和状态及其结构的最佳模式;分析班级功能实现的现状及取得育人最佳效能的条件,等等,力求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和班级其他各种因素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班级的教育管理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具体实施的对策和举措进行正确的决策。(一)背景的分析    背景分析是指进行班级教育管理活动要通过分析班级内部、外部的因素,把握班级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可能性,为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设计提供现实的依据。    首先,对班级内部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就学生而言,要分析学生的总体精神面貌,包括班级学生的人数及各层次人数的比例,学生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学生的心理倾向;学生个体的性格特点、能力水平、爱好特长,在班级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为在班级教育管理活动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供依据。就班级集体而言,要分析班级集体在学生心理上、行为上的影响力、凝聚力,集体舆论、规范对个体的调节作用,班级人际关系及相应的心理气氛等状况,了解学生群体的行为倾向特点及其趋同的心理倾向和愿望。就班级教育管理者而言,要分析班级教育管理者集体的构成、特点及其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便于根据教育管理者集体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同时还要分析教育管理者集体与学生的关系,分析他们之间互相适应,互相配合,共同开展教育管理活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便于扬长避短,实现整体优化。   ‎ ‎ 其次,对影响班级外部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影响班级教育管理的外部因素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学校环境是影响班级的最直接因素,要分析学校环境对班级的影响作用,利用学校环境的积极因素,促进班级的发展。家庭环境对班级教育管理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家长的素质及其对班级工作支持的程度,对班级的教育管理活动的效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环境,尤其是学校所在的社区环境,对学校、班级都产生一定的影响,班级教育管理者必须善于从分析中发现和寻找有利因素,控制和克服不利因素,为班级教育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二)目标的确立    班级教育管理目标是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在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为班级确立的发展方向。班级教育管理目标的确立既要考虑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要考虑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班级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要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     遵循整体性、针对性、可测性的原则来制定目标。整体性原则要求把整体目标与部分目标,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与个体目标协调成整合一致的目标体系。针对性原则则要求确立目标要抓住班级的关键问题,在具体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阶段设置目标,使目标具有针对性又切实可行。可测性原则则要求确立的目标不但可行,而且是可以测量的。只有这样,目标的实施才能落到实处,逐步实现。(三)内容的确定   ‎ ‎ 班级教育管理内容是班级教育管理过程的实质性因素。内容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将班级教育管理目标具体落实到班级教育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去,保证班级教育管理功能的发挥和效能的实现。    内容的确定应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力求使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达到和谐统一。为此,一要围绕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的要求来确定教育管理内容。因此,要进行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班级正确的舆论。要指导学生的人际关往,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准则与技巧,培养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相应的心理气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及对学生个体行为的同化力和感染力,使班级成为一个良好的集体。二要围绕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要求来确定班级教育管理的内容。要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自主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认同班级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归属于集体的意识。同时,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角色要求,发展学生的潜能和个性,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四)方法的比较   ‎ ‎ 教育管理方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与班级学生进行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凭借性因素,对班级管理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班级教育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如说服教育,情景感染,情感沟通,心理疏导,规范制约,舆论调节,实践锻炼等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其具体运用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选择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某项教育管理活动要考虑到具体任务的特点和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及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环境等条件,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优选出适合的方法。(五)形式的选择    班级教育管理形式是班级教育管理的组织性因素。即是指通过什么形式把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组织起来。班级教育管理既可以是以班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管理活动,也可以是以小组的形式或个体的形式来开展教育管理活动。用什么形式进行教育管理活动,主要要考虑所采用的形式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教育管理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同时,要考虑所采用的形式对教育管理过程其他因素有什么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合适的班级教育管理形式,促使班级教育管理活动有序开展。    班级教育管理过程设计维的运作,最终是要为班级教育管理设计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运作方案,使班级教育管理活动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这是班级教育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三、从操作维看,班级教育管理过程是班级教育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和调控过程    班级教育管理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来进行的,班级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在动态的教育管理运作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没有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班级教育管理只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开展。班级教育管理操作维的运作通常包括如下四个步骤:(一)计划    计划是指对班级未来的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是班级教育管理活动即操作维的起点,对教育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开展和实施起着导向作用,而且,班级教育管理的全过程都是根据计划来安排、协调和评价的。   ‎ ‎ 应该指出:计划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班级管理活动设计维运作的产物。计划的制定,反映了班级现状与目标的差距,以及怎样抓住主要矛盾,谋求达到预期目标的对策。因此,要发动学生参与计划的制定,使之切合实际,为全体学生所认同。计划要订出实施计划的措施,规定具体工作时间、顺序,确定负责人选,明确完成工作的要求、标准,以便于对照执行。(二)实施    实施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按照计划安排,指挥全班学生分工合作,各司其责、各尽其才,积极主动完成所承担的任务,达成班级教育管理目标的过程。这是整个运作的中心环节。   ‎ ‎ 班级教育管理的实施首先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调动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班级自我教育管理的机制。要规定组织机构中各部分的职责及相互的关系,使管理系统的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班级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也可根据某项活动的需要设立临时管理机构。但在确定具体人选时,要坚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同时,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上展现自己的才能,促进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要做好协调、激励和指导工作。班级教育管理活动是多方面、多人员协同努力的过程。因此,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如师生关系、教育管理者集体各成员的关系、班级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教育管理者与家长的关系等,解决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另外,要注意做好激励鼓劲工作,使学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斗志,增强信心,齐心协力完成各项工作。(三)评价    评价是以计划为依据,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评       价,使发现问题及时调控,保证教育管理活动能围绕目标在计划设定的转道上运行。评价是实施工作的延伸,是对实施状态的测定,对教育管理活动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    评价,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确定应以计划为依据,尽可能将各项要求进行量化,便于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其次,进行评价应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注意评价的整体性。再次,注意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四)总结    总结是指对一项相对独立的活动或某段相对完整时间的班级教育管理活动进行总的分析评价,肯定成绩,吸取教训,处理遗留问题,寻找规律,确定继续前进的方向。总结是教育管理实施过程的终结环节,对班级教育管理过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总结,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增加工作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   ‎ ‎ 总结首先要对照原定的目标、计划,肯定取得的成绩,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肯定可行的措施和作法,鼓舞师生的斗志,形成继续前进的动力。其次,对存在的不足和遗留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吸取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改进。最后,总结活动应注意不流于形式,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把经验教训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透过现象寻找规律,指导今后的工作。    操作维的运作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阶段或每一项任务运作的完成,都标志着班级教育管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一个新的运作过程的开始。班级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综上所述,班级教育管理过程是理论维、设计维、操作维的三维协同运作过程。理论维保证了班级教育管理过程的科学性,设计维保证了班级教育管理过程的计划性,操作维保证了班级教育管理过程的实效性。三维在协同运作中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在不断取得动态平衡中推动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运动和发展。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