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从课例《报纸的故事》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音乐论文之从课例《报纸的故事》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9月,我有幸接触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在欧洲已经相当成功的运用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之中。其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综合性、即兴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从本土文化出发、适于开端、为全体学生的。其教学特点在这学期的课程中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下面就以《报纸的故事》这一课例,来谈谈我对奥尔夫的认识。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素材来自于生活,来源于自然,体现出了其回归人本的特征《报纸的故事》是以报纸为素材。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有可能和报纸接触,就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报纸也是我们获取新闻知识的重要途径。当我们每人手中拿了一张报纸后,李老师便问:报纸有什么作用?刚问完,我们七嘴八舌的开始说了:可以看啊、可以擦玻璃、可以叠飞机、可以刊载广告……。当一群孩子拿着报纸时他们所想到的报纸的作用就远远不止是这些,甚至可能当时将报纸叠了或撕了。爱玩是人的天性,课一开始就让我们,让孩子们体现出了天性并让我们体会到了童真。随后我们用报纸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有音乐感觉的传递下去。此外,我们还将节奏通过不同的形式传递了下去,让我们平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东西也形成了音乐。二、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重要课题 《报纸的故事》这一课例中传递声音时,要求学生积极思考,用报纸创造出与其它同学不一样的声音,一圈下来全班同学用报纸创造出了60多种不同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谁会想到一张报纸会有这样神奇;创作回旋曲式时,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创作和展示,几个人合作用报纸表现出的节奏表现主部,个人再以即兴表现插部。在主部表现时大家以相同的节奏,不同的节奏型即兴进行了多声部声势的演奏;在插部的表现时,个人积极的想像与创作,进行了对即兴性训练。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即兴性是我们每节课都必须涉及的内容。即兴性的训练也就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奥尔夫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创造性能力被视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主要标准。创造性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音乐作为艺术的主要门类,在培养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这一课中可以看出奥尔夫的创造思维的培养体现在:一、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鼓励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采用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动机,训练积极的思维习惯;二、重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三、培养与发展直觉思维的能力。运用灵感与顿悟,快速解决思维问题。三、亲自参与是奥尔夫教学的又一特征 亲自参与这不只是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在“奥尔夫” 课上李老师的行动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必须有着满腔的激情,在《报纸的故事》中,老师和我们一起头顶着报纸,背驮着报纸……合着音乐在教室里来来去去。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大家都能亲自参与到活动中来。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亲自参与是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课例中我们通过亲自参与积极发挥自己的想像仅仅在一张普通的报纸上我们就获取到了不同的音响效果,在参与的同时我们对音乐的结构------回旋曲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四、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为全体学生的 《报纸的故事》,拿报纸上音乐课的确让人觉得很新奇,每个同学都拿着报纸,报纸吸引了每个人的注意力,然后大家分组集体协作用手,又用膝盖,用脚传递了报纸,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合作。新的课程改革一再强调,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一点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不是为的某一部分人,在奥尔夫的教学计划是有弹性的,不仅是让学生能消化,而且还有一定的难度。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做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结合着中国本土文化在中国已经开花结果。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通过音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遵循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并注重综合教育原则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培养,从音乐的各方面、在生活的各方面等着手在学习音乐的各个环节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正是以其独特、新颖、富于创造性的特点一步一步走进中国。我们将借助老师们给予的平台,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创造,将这个大众的音乐教育推广开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