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篇党员领导干部学《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2篇党员领导干部学习《______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九专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目录 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 2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重点 4 《______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体现了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是高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旗帜,进一步学好用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著作。全书分为开篇和19个专题,其中,开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第九个专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______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用一句话来概括,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坚持“一个方针”——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一条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大变革”——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加快建设“四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提高“一个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两个力”——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当今中国发展之道。从科学内涵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问题导向看,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从着力点看,坚持创新发展,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坚持绿色发展,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开放发展,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坚持共享发展,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______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等七个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 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二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五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六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四、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重点 ______总书记今年1月在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 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决不再回到老套路、老做法、老模式上去。 1.按照“两型三化”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健康服务等万亿级产业和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烟草等千亿级产业。 二是推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旅游文化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等八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持续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绿色能源牌”的重点是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精深加工一体化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牌”的重点是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是要让云南成为创新创业、休闲度假的聚集地。为此,要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巩固依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成果,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支持疫苗产业加快发展,促进现代中药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县城、康养小镇、特色小镇。 四是大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深入实施“云上云”计划。积极布局新基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上云用数赋智”。建设产业互联网。 五是加快发展“三新”经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应对疫情影响,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2.大力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 作为欠发达省份,创新能力不强是云南的“阿喀琉斯之踵”。为此,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资源整合共享,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深化科技入滇。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3.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做强滇中、搞活沿边、多点支撑、联动廊带”,构建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带动的城市化格局。强化“做强滇中”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以“搞活沿边”、“联动廊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多点支撑”的城镇体系。大力推进滇中崛起,全面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纵深推进滇西发展,努力把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造成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统筹推进滇东北、滇西北等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4.全力推动最美丽省份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让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更加响亮,让“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成为云南的靓丽名片。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以“双十”重大工程为引领,全面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加快总投资约1.6万亿元十大在建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总投资约2万亿元十大新开工项目时序,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6.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农村良性发展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良性发展机制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基本保障。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乡村振兴。 7.加强城市更新,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把城市更新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8.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大改革、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持续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 篇二 党的十九大将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烈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科学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之后,伴随新的伟大实践探索,这一思想又获得了新的丰富和发展。《______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体现了这种新的丰富和发展。其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论述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刻阐释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为什么必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回答了怎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针对性和严密的理论逻辑性。 一、为什么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正如______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何谓高质量发展?______ 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发展理念是发展实践的先导,“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成了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征,呈现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早在2014年,______总书记就深刻指出:总体来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些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客观必然。因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要适应这一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首先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由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理念自然需要顺势而变。因此,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正如______ 总书记所说,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是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2.高质量发展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根本转变发展方式,从传统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张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要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拉动经济增长。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在跨越“贫困陷阱”阶段,需要能够以要素投入量扩张为主,以高速增长为方略实现经济成长。从供给方面看,经济落后国家各方面生产要素成本低、丰富且具有竞争力。从需求方面看,经济落后国家急需摆脱贫困,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市场需求规模迅速扩张。以规模扩张为显著特点的经济增长既有供给方面的要素条件,又有需求方面的市场容量。但当经济发展跨越“贫困陷阱”之后,这种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条件会发生系统性变化。 从我国的实践看,自2010年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以人均GDP水平为标志,我国2010年达到世界银行划分的上中等收入水平线),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这种约束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极为显著。______总书记早在2014年就对这种变化作出过全面概括,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的变化、市场竞争特点的转化、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变化等九个方面做出了系统阐释,指出这些变化既是系统性的,也是趋势性的,既是经济新常态的外在特征,也是内在动因。要适应这种经济条件的深刻变化,保持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如______ 总书记所指出的,这种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必然性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使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均衡,经济才能保持健康发展。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要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视量的发展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这就要求根本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有效增长。三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必须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量的扩张为主向质的提高为主转变,这是客观经济规律。 从经济发展史上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其他大量国家或者长期深陷“贫困陷阱”,或者即使跨越了贫困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但长期难以再跨越,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原因就在于发展方式能否转变。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二、怎样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怎样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方式转变?______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把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突出强调了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根本原因在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式。离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就谈不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谈不上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______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因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现代化经济体系包含什么内涵?从根本上说,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概括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发展、改革、开放三者更加深刻的有机统一。具体地说,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______ 总书记系统概括了现代化经济体系七个方面的内涵,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______总书记特别强调,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必须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2.怎样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______总书记指出:“全党一定要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贯彻怎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______总书记对此作出 了清晰的阐释:一是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际上,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眼点,即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从传统依靠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依靠效率提升为主的集约式增长,从以往高速度增长转变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二是必须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是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生产端入手,提高生产者的效率和竞争力,包括微观上的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集合而成的产业的竞争力,宏观上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需求侧宏观调控的重要之处就在于,需求侧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市场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已转化为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因此,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工作的主线应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际上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推动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以使新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贯彻,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有效进展。四是牢牢把握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际上是从发展意义上强调产业基础。五是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从改革意义上强调体制条件。以上,______总书记从发展、改革、开放三者有机统一的角度阐释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的要求。 现阶段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应当采取哪些实际举措?______ 总书记突出强调了五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三是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四是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的制度保障。以上,______总书记从实体基础、战略支撑、空间布局、国际竞争力、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突出强调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和行动重点。 总之,______总书记关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基于对新常态下客观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科学论证了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在于贯彻新发展理念,阐释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式,剖析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回答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坚持的原则和要求,部署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和举措,是“怎么看”和“怎么干”的有机统一,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向指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