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心得体会【三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心得体会【三篇】

第一篇 有效教学,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或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三维教学 目标是否达到,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学懂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 使教师教得再多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下面我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反思、布置作业四方面来着手。谈一下教师如何 提高教学实效。 (一)有效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性与否。备教材要备教材 的编写思路、教材的呈现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备课程标准,要充分利 用教学参考书,将本节课的考点抓出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从而以标靠本从学生的最近 发展区入手,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 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节节有所教学生堂堂有所得。另外课堂要以生活为基础、 以语文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有效课堂教学 1、有效讲授。 讲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上课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要般把学习目标告诉学 生,在他们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关键”部份。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结束时强调 相应的关键部份,以免学生关注形式的多样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采用易 于学生喜欢的语言,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 助一些技巧。其次,上课时少讲,扮演好引导的角色而不是主演的角色,我们在上面眉飞色 舞了一通我们是很条理了也明白了,但学生究竟会的并不多。通过问题情境环环相扣将本节 知识以学生的学为主要过程进行而不是老师的讲,多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另外,要考虑的是 在讲授中要提供鼓励性的即时评价。课堂上善于发现和,及时地作出有效评价;同时要“师 出必有名”,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 2、有效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说明我们要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的 有效性。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一节课就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巧妙 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针对班内的全体学生进行反复提问。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发言的,“你把刚才的回答再说一遍!”“你再 来说一遍,”“谁的想法与他的不一样?”类似这样的问话,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 的话,更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这种交流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中,教师 是这样引导学生的,用“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来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用“谁听 懂他讲的意思了?”来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用“你能解释一下吗?”来引导学生 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用“你有新的想法吗?”来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异同的方法,培 养学生优化的意识,用“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来引导学生再次提出问题,把学生最不 容易掌握的难点反馈出来,再次引起学生的质疑。这样引导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 补短的交流过程就是有效交流的过程。 (三)有效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不在多,贵在精。可以记录这些内容: (1)记课堂生成。在课堂学生表现如何,学生的讨论有哪些精彩的成果,课堂上生成了 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都能够为教师的下次备课提供可借鉴的素材,使备课中的“备学生” 有据可以。 (2)记下规律。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会有所感悟,应该及时地将这些感悟记下来,从中发 现点滴的教学规律,并思考提炼出实用而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3)记下精彩。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之处应该在备课中有批注或勾画。这些记号可以用 固定的色彩做上醒目的标记,并在旁批上做上点评,这样不但可以为下次备课提供捷径,还 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资源共享。 (4)记下败笔。有成功,就有失败。失败并不可怕,但须及时发现并总结,避免下次重 蹈覆撤。对课堂教学中的败笔进行回顾、梳理,并探究剖析其根源,有利于教师自身快速成 长、迅速成熟。 (5)记下灵感。在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有时教师会从那里得到灵感, 甚至产生顿悟。这是一定要将这些“智慧的火花”记录下来。 (四)有效布置作业 作业不在多在精,一天十个选择或者五六个选择一个大题认真做完,有希望做完。太多 了他就一二一一点也不做了或者胡弄你。“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的重要保证。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新课程下的教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 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 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教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 学生的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上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的教育 艺术,都有赖于教师的各方面的持之以恒的锻炼。骨干教师的培训使我收益非浅。 每一次在听了名师名家的辅导以后,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他们在对教材的把握上, 在教学理念上往往站在一个全新的比较高的层面,让我听后,内心震动很久。于是,我就想 名师的教学设计我能不能拿来用呢?大的板块、大的思路不变,根据自己的学生的特点,根 据我的风格在细微处适当变化。试过几次后,我发现学生有时对新的思路是很感兴趣,可是 由于每次模仿的名师设计理念各不相同,在课堂上我反到没了自我。所以我意识到在引用借 鉴别人成果的同时,还应有自己,切不可完全依赖他人,使自己丧失创造力和独立意识。 课堂是一篇动听而丰富的乐章,教师课前与文本的对话、理解是这篇乐章的序曲,课堂 上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主旋律,而在对话中的一个个生成则是一个个美妙 的小插曲。我所接的班级差生较多,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我真是煞费苦心。“百学趣当先”, 兴趣是的老师,也是的约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于是我决定从兴 趣入手。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胜,那么我的课堂无论从内容、形式上都会体现一个“趣” 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智能。这样一学期下来,我的 几名学生由不及格到及格,看着他们的进步我的内心充满喜悦。 我不是名师,但我朝名师的方向去努力。我的课堂未必精彩,但我会极力作到有效。 第三篇 最近,学习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凌飚先生的《有效教学论》。高先生通过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有效教学的资源”等三个大的方面,详细介 绍了“教学”、“教学论”、“课程”、“课程论”、“有效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教 学组织”、“课程资源”、“反思教学”等等。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 义。 “有效教学”是 20 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或一种教学思想。那么,什么是“有 效教学”?本人认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 称之为“有效教学”。 怎样成为成功的教师,怎样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教学效 率和质量,如何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等等问题,一直成为学校教育和相关研究的焦点,这 些问题在《有效教学论》一书中都给出了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有效教学论》首先从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模式入手,详细阐述了“教学规模” 进而形成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原始的“个别化教学”发展到“班级教学”, 再由“班级教学”不断向“个别化教学”的回归,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依照“否 定之否定”的哲学轨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被更新和完善。其次,在有效教学过程中, 对教师的“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提问与倾听”,对学生的“有效激励”和期望等, 都提出了全新的解释和要求。如对教师的“有效讲授”,认为教师清晰的有效讲授可以在师生 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给学生灌输 知识,而是启发和引领学生,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点拨”。这就与传 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大相径庭,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 个性发展。 对于“有效教师”的含义,《有效教学论》作了详细地描述:“热情的教师用丰富生动的 手势强调重点,缺乏热情的教师经常只是一节课中站或坐;热情的教师与学生保持眼神交流, 缺乏热情的教师避免与学生对视;热情的教师运用不同的音高、音量、变调、停顿等来控制教 学的节奏,缺乏热情的教师讲课音调单一”等等。这些对我们每个人成为“有效教师”起到 借鉴作用。 另外,高凌飚先生在“有效教学过程”一文的论述中,对“有效备课”、“有效讲授”、“有 效提问”等许多课堂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观点。如“有效讲授”,他认为教师在课堂清晰有 效地讲授能起到点拨、引领、启发、强化的作用,而不是“满堂灌”。对于“有效提问”,他 认为教师应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保持一定的难度。开放性问题是一种丰富的资源,能 使教学更为新鲜有趣,同时,他还将“有效提问”分为记忆型、理解型和应用型三种类型, 对于教师提问给予了更具体的技术指导。对于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满堂问”现象,高凌飚先 生给予尖锐地批评,认为这些都是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 习、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有效备课”中, 他提出了“有效备课”的三个要素,即学习者、学科内容及其结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等, 要求教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些观念的提出, 对教师选择和利用教材以及课程内容的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化”的再 处理。 类似以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有效教学论》一书都给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全面的 解释,对当代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具有非常切实的指导意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