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国家与革命读书心得 国家与革命的论文
国家与革命读书心得 国家与革命的论文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国家与革命读书心得 国家与革命的论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国家与革命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选择。 国家与革命读书心得 列宁的这本小册子《国家与革命》从写作角度来说思路非常清晰,如果将写作本身也看做是一种革命者行为的话,可以说这本小册子是非常酣畅淋漓,如同一把利剑直插敌人心脏。但是如果单从评论内容而言,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本人会做一些批判。先来阐述一下他这本小册子的内容,究竟说了些什么,有何目的。这本小册子总共七章。概括而言有三部分内容,即他在序言之中就阐明了,首先我们要考察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特别详细地谈谈这个学说被人忘记或遭到机会主义歪曲的那些方面。其次,我们要专门分析一下歪曲这个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即在这次战争中如此可悲地遭到破产的第二国际的最著名的领袖卡尔••考茨基。最后,我们要给俄国1905年革命、特别是1917革命的经验,作一个基本的总结。P110但是其实这本小册子只写了前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第一章到第五章,第二部分内容只涉及第六章。而第二部分内容抨击考茨基也只是第一部分马克思理论的运用,或者说是重申。所以只需将第一部分内容简明扼要的说明就够了。 一、 关于国家与革命问题的马克思理论以及对其的歪曲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即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得出结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而其遭到两方面的歪曲,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迫于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于是就悄悄纠正,把国家说成是阶级调和的机关;另一方面,考茨基主义则巧妙的歪曲,它既不否认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也不否认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但他却把最重要的暴力革命给抹杀了。 接着逐步论述了国家的本质,在其中提到了国家的公共权力,说明被称为国家的那种力量概念,即从社会中产生但有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的概念主要是指拥有监狱等等的特殊的武装队伍。通常它被当做不证自明的,其合理性被说成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职能分化等等,恩格斯批判说它掩盖了社会分裂为不可调和地敌对的阶级这个主要的基本的事实。P116不然为何没有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呢?而在每次大革命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这两种武装组织体现的赤裸裸的阶级斗争。其次,指出国家的本质即是阶级压迫的工具。然后,论述了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被歪曲的最严重。一般被曲解为似乎变化是缓慢的、平稳的、逐渐的。似乎没有飞跃和风暴,没有革命。P125从而回避革命甚至否定革命。恩格斯真正的意思是说资产阶级国家不是自行消亡的,而是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来消灭的,但在这个革命以后,自行消亡的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或半国家。所以恩格斯不仅没有否定革命,甚至在他的著述中热切的赞颂革命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作用(除作恶以外),革命的作用;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P126所以关于国家的自行消亡与革命问题最重要的结论是: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无产阶级国家的消灭,即任何国家的消灭,只能通过自行消亡P128 然后在第二章与第三章通过经验的分析(18481851年的经验和巴黎公社的经验),明确提出革命的任务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并概括了以往一切革命的失败原因,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它摧毁。P133而最能体现资产阶级社会国家机器的有两种机构,即官吏和常备军。官吏和常备军是资产阶级社会身上的寄生物,是使这个社会分裂的内部矛盾所产生的寄生物,而且正是堵塞生命的毛孔的寄生物。P135所以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就要先去打碎这个国家机器。这是18481851年总结的经验,而此时还没有解决应当怎样以无产阶级国家来代替资产阶级国家的问题,紧随着巴黎公社的经验给出了答案。要建立公社,其中有几个要点:第一、废除常备军而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它;第二、一切公职人员完全由选举产生并完全可以撤换。第三、取消祝福给管理的一切办公费和一切金钱上的特权,把国家所有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的水平。第四、取消议会制,将代表机构由清谈馆变为工作机构。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工作的机关,兼管行政和立法的机关。P149 以上基本是马克思理论关于国家与革命问题的论述,其中第五章关于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本人将这部分内容留到本文第二部分批判时再提及。而为什么说考茨基滚到了机会主义阵营,也是由于他将以上基本内容忘却,虽然他声称与机会主义论战,但论点软弱到与机会主义妥协甚至苟同的地步。比如无关无产阶级专政问题,考茨基居然说我们可以十分放心地留待将来去解决,还有他认为不破坏国家及其也能夺得政权,将马克思主义的打碎国家机器全忘到脑后去了。还有他犯了对国家盲目崇拜和对官僚制的迷信错误,无产阶级的国家是可以自行消亡的,官僚和公社的官吏是完全不同的,不仅是可选举同时是可撤换的且同工人工资水平一样,并且是议行合一的,这些他都忘却了,却守着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官僚制不放。 还有马克思主义常被无政府主义者歪曲,那是没有看到他们的根本区别点:第一,虽然两者都赞同国家会消亡,但是如何消亡两者是有截然相反的观点的,无政府主义者妄想在一天之内完全消灭国家,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革命把阶级消灭之后才可能达到国家消亡的目的。第二,虽然两者都赞同破坏国家机器,但是无政府所以根本没有想过破坏之后的问题,甚至也否定无产阶级专政,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要肯定无产阶级专政并且破坏国家机器后用公社去代替它。第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通过利用现代国家来使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准备;而无政府主义则否定这一点。 二、对马克思理论的批判 本人在读完这个小册子之后,一方面深深感动于马克思主义的博大胸怀,或者说是对于全人类的爱,但更加认识到人的有限性,之所以此篇文章起名为马克思的偏见与固执,正是因为他对无产阶级的同情或许蒙蔽了他的双眼,刺激了他的神经,尽情抒发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殊不知这种情怀的释放带来多少血雨腥风。 (一)革命真的是助产婆吗 恩格斯引用马克思的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多么形像的比喻,但是怎么知道就一定是助产婆而不是刽子手呢?马克思自己也承认共产主义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P193那为何不让它自然生产,而偏要用革命的方式剖腹产呢?如果是剖腹产或许还好至少还是能生出个胎儿,就怕是才几个月的胎儿还没成型就逼迫它出来,发育不好估计生出来也是一堆血肉模糊,就还得重新怀孕。历史上的各种革命不就像这样一个怪圈吗,破坏重建破坏,而不给一个自然生长期。 (二)马克思的偏见 马克思的设想是全人类的解放,即他将共产主义分为低级阶段与高级阶段,最终要达到的高级阶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之后;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但设计达到这一完美图景的方式是无产阶级先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然后再经过无限不确定的时间最终达到。马克思鲜明的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而彻底否定了资产阶级。而现代社会资产阶级达到了福利国家,是马克思远远不能想到的,而现在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处境却是,人民的福利提高了,不愿意革命了。最终如果都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证明未必要通过暴力血腥的革命之路才可以达到,说不定少数人也可以带领多数人平稳走向共产主义。 (三)自由何所安 恩格斯在给倍倍尔的信中,提到当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它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P168这句话说的多么有预见性啊,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时期,而这段漫长时间都将是无产阶级专政,列宁也在这本小册子中描述过社会的状况,当大多数人对资本家(这时已成为职员)和保留着资本主义恶习的知识分子先生们开始独立进行和到处进行这种计算即这种监督的时候,这种监督就会成为真正包罗万象的、普遍的和全民的监督,对它就绝对无法逃避、无处躲藏了。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的工厂。P202这些论述不禁让人想到奥威尔的《1984》,是的老大哥在看着你呢,难道为了遥不可期的自由就要牺牲眼下吗?马克思教育民众不要为了一碗红豆粥而忘却了自己当主人的权利,但他给民众的是什么呢,画一个大饼充饥吗,而且还不止如此,为了这个还不知道是否真实的饼,先得去当炮灰。列宁自己在书中也承认但是无论是谁都不仅没有许诺过,而且连想也没有想到过实施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因为这根本无法实施。P199如果说没有最终为了人类的幸福许诺,无产阶级有反抗的权利,资产阶级也有镇压的权利,责备人民在资产阶级下为了一碗红豆汤而放弃当主人的权利苟且偷生,如果最终的自由是更大的奴役,无产阶级又为何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革命呢?更何况马克思承认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产生出来的,历史有自身的规律,作为个体为何不能坐在历史车轮上前进,而偏要以血肉之躯去推动历史车轮(或许推不推的动都是一个问题)被它碾碎,而放弃此世呢?马克思主义可能最难让我接受的就是将人的存在可能性只是限定在政治单一的维度内。 v国家与革命读书心得 大家好,我是沈华钧。今天我分享的是列宁-《国家与革命》读后感。这本书是饮誉世界的政治学名著之一,立足于20世界初页俄国革命的实践,总结了欧洲革命特别是俄国革命的经验,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与革命相关的理论。 这本书的内涵非常丰富,由于时间问题,我主要分享我在读后总结出的一条逻辑线,分别是列宁眼中的国家的概念、革命的概念以及国家的消亡。本次分享是我个人在读后的总结归纳,各位同学如果觉得有不妥之处,欢迎随时指出,我们一起探讨,我坚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首先,我们先看列宁关于国家这个概念的讨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道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比如说氏族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成阶级的时候,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历史上,曾经有过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那么结合列宁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帝国资本主义时代。阶层的分裂也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剥削与斗争。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而具体的压迫手段,也就是国家工具可以有军队、监狱、银行等等。而这种工具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秩序来抑制阶级冲突,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说到这里,关于国家这个概念的理解,推荐大家阅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 因此,总结来看,在列宁眼中,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名词,其实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工具的代名词。所以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渴望革命,渴望建立政权,消灭剥削。 那么,谈到革命。在这本书中,无产阶级革命有两层内涵。其一是通过暴力手段,而且也只能通过暴力手段,来武力夺得政权,这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其二,也是更深远的一步,是无产阶级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彻底打碎打破国家机器。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谁,自然是剥削他们的人,也就是资产阶级。那么,如何保证无产阶级政权稳固后,避免剥削这种情况发生呢?列宁分析到,剥削来自于资本,而在政治上,体现在武装力量和特权上。因此,打碎国家机器的第一步,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军队问题,二是国家官吏问题。一个是暴力机关,一个是特权阶层。通过这两步,来彻底打碎打破国家机器。列宁在这里举了巴黎公社的例子,关于军队,巴黎公社的做法是废除常备军,而代以武装的人民。关于国家官吏,公社的市政委员是普选选出,只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罢免,而且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这样的做法,是免除了国家官吏的政治职能,使他们变成了随时可能被罢免的国家雇员。这两大措施,在列宁看来,核心是消除特权,进而消除资本,消灭剥削。没有了剥削,没有了压迫,自然就革了国家机器的命。 最后一点,是国家的消亡。我的理解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剥削关系的消亡,导致国家这个机器的消亡。无产阶级革命,是对剥削阶级的革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了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人们既然摆脱了资本主义奴隶制,摆脱了资本主义剥削所造成的无数残暴、野蛮、荒谬和丑恶,也就会逐渐习惯于遵守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提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而不需要暴力,不需要强制,不需要服从,从服从到习惯,再不需要所谓国家这种强力机关的特殊机构。没有了这些需求,国家机器职能的消失,也就带来了国家这种统治阶级的强制性手段的自然消亡。 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国家与革命》这本书里面的一条逻辑思路。国家的概念,革命的概念,以及国家与革命的结果国家的消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国家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双重内涵。这两点解决后,国家消亡这个列宁口中看似拗口的结论,也就逐渐清晰易懂了。 国家与革命读书心得 列宁在他的文章中所谈到的关于国家的功能,主要是指国家在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时所发挥的作用。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无产阶级的压迫和俄国苏维埃政权对反革命集团的镇压等。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家的对外功能则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无论是当时的法西斯联盟还是反法西斯联盟,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形成的,并不是以某个阶级的国际联合对付另一个阶级的国际联合。换句话说,是国家利益之间的对抗,而不是阶级利益的对抗主导了这场世界大战。可见,国家不仅具有阶级压迫的功能,而且也具有抵御外来干涉的对外功能。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他们都没能经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影响最广泛的战争,因而不可能就国家的对外功能有深刻的研究和认识。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注意研究和发挥国家的对外功能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我们对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缺乏认识,因此对国家功能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例如在国际交往中,过分强调了以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划线,忽视了国家的对外功能与对内功能的差异性。比如说我们过去就没有认识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可能会对外扩张;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会发生摩擦甚至战争。又比如,我们过去总对与资本主义世界打交道百倍警惕,迟迟不敢对外敞开国门。事实证明,国家间的矛盾与国内的阶级矛盾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并决定了国家的对外和对内功能的不同。因此,仅仅重视研究国家的某一方面功能是不够的,这将导致我们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出现偏差。 二战之后,联合国诞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联合国逐步成为了调节和解决国际间冲突(包括贸易冲突)、维护世界正常秩序的国际机构。联合国是以国家为成员构成的,并通过国际法规协调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要想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和善待,必须成为这个国际大家庭的一员,我国加入TWO,也是这个道理。在我国申请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由于我们的认识不够,没有积极要求同时恢复我国在GATT(关税总协定)中的成员国地位,结果使我国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谈判,我们才得以进入WTO。可见,不重视发挥国家在调节国际关系方面的作用,就会付出代价。 在历史上,犹太民族曾遭受过多次灭顶之灾,仅在二战中就有600万犹太人在纳粹的大屠杀中丧生,占当时全球犹太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犹太人自身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同情,联合国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方案,为建立以色列国扫清了道路,然而也为巴以之间的拉锯战埋下了祸根(目前巴以之间的问题最终也要用分立两个独立国家的办法解决)。以色列国的建立,使犹太人有了自己的祖国,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无家可归的历史,并为永久保持犹太民族的特性和利益提供了保障。可见,国家也是解决民族矛盾的产物和工具,它具有包涵和延续人类不同民族特性和宗教信仰的社会功能。 又比如,国家为捍卫民族利益所发挥的作用也生动地体现在我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蒋介石面对日本人的侵略,却打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张、杨两位爱国将领出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而掀起了全国人民共同抗日的高潮。为了民族利益,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与过去围剿过自己的国民党军队一起,携手抗日。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功能与民族利益之间的超乎意识形态的紧密关系。 现在少数台独份子还在试图把台湾从中国的版图中分割出去,全然不顾中华民族的利益自古以来就是以中国的统一为保障的这一历史事实。对于这些分裂祖国的小丑,中国人民是不会允许他们走得太远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