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3篇与家风演讲稿4篇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3篇与家风演讲稿4篇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3篇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深刻阐述了理论学习对党员干部的重要性。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各种“周末读书班”“夜校课堂”应运而生。然而,“理论学习不够”“理论学习不深入”“理论学习不系统”等问题依然是党员干部个人总结、民生生活会报告中的“常客”。归根结底,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没有掌握到理论学习的“完整秘籍”。 理论学习当以“学”字开头。理论学习切忌瞎学、胡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弄清楚学什么,坚持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如近期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涵丰富、内容广博,是党员干部的必学教材。另一方面,要弄清楚怎么学,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必须坚持读原文、学原著,带着问题系统、认真、深入地学,确保入脑入心。 理论学习当以“思”字深入。曾听某位党员干部说:“理论读本上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天书’。”此话是自嘲的玩笑话,但也映射出部分党员干部学习不深入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若只学不思,那么学习必然会浮于表面,无法领会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因此,党员干部要摒弃人在书前、心在天边的“假努力”“假学习”,多问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把自己放进去、把职责放进去、把工作放进去,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理论学习当以“践”字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和思的目的都在于用,学得好不好、思得深不深,都要靠实践来检验。相反,不付诸实践的学习是“纸上谈兵”,是不可取的。党员干部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要勇于、勤于、善于将所学所得用于实践,既以理论指导实践,又在不断实践中修正完善理论,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理论学习当以“悟”字收尾。感悟是学习的重要过程,是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忽略了感悟环节,认为做到了学、思、践,就是学以致用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坚持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短评232篇,这个撰写的过程便是感悟的过程。党员干部要把所学所思所践归纳、总结、升华为感悟,不断完善适合自己的工作思维、工作方法,在感悟的过程中体会真理的“甜”。 学习、思考、实践、感悟是一个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悟而得的过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党员干部要掌握理论学习“完整秘籍”,以理论坚定促进政治坚定、党性坚定。 【篇二】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通知》,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作为基层干部,如何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求生存、求发展,我们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风险挑战,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大脑,用实际行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学原文、悟原理。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列入个人学习计划,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凝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篇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会议指出,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加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党中央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强烈担当,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有了深刻地认识和体会。 会议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而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我会一直带着使命、带着信仰、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员、人民更好的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更好的让自己高质量、全方位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主、让人民当家做主。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让我们受益颇多。 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紧扣奋力为实现总体目标献出一份力量,保持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昂扬斗志,积势蓄势谋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实绩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主、让人民当家做主。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让我们受益颇多。 家风演讲稿4篇 家风演讲稿4篇 文秘网是专业的范文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QQ:4000121855或者写作电话:400-012-1855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家风、家训,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以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勤俭持家到尊老爱幼,好的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好的家风、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家庭是圃,我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例如:“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做官不许发财”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而“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做自立、诚实、孝敬和正直的人”是我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重要成员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一国两制创立者邓小平的家风:“勤俭节约,讲情义”是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家风:……勤奋,俭朴,务实,清廉,自立,诚实,孝敬,正直,守法,低调……读着这些大人物的家风,无不令人动容、令人心生感慨。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风”里,我也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家风”的精髓:“重德修身”,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家训,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怎能没有家训呢?从我刚懂事起,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言必信,行必果”。就是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诚信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如果没有诚信,在社会上难以立足。“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线”“言必信,行必果”“做人要诚实”……我牢牢地谨记这几句话,这些家风家训时刻激励着我做一个品德高尚、懂得感恩的人。 家风和家训,一直伴随着我成长,陪我走过十二个春夏秋冬,它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我,激励着我。在家时,我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爸爸妈妈捶背,为年迈的爷爷奶奶端饭送碗,铺床叠被……良好的家风、家训正像“播下了一种行为,收获了一种习惯,播下了一种习惯,收获了一种性格,播下了一种性格,收获了一种命运”这句话。是啊,家风给我播下、收获了一种习惯、性格,成就了这么一个优秀的我,它还让我有一技之长,让我的生活无忧无虑、多姿多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二】 家风家训就在父母的言行里,它充满正能量。记得小时候,我背着书包去读书,爸妈交代的就是: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打架,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他们还告诉我在外边碰到长辈一定要叫人,小一点的叫哥哥、姐姐;大一点叫叔叔、阿姨,老一点的叫爷爷、奶奶等。礼貌、友爱、诚实是爸妈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家风的一个体现吧。记得有一次和同学打架,老师告诉了爸妈,爸妈一个劲的赔不是,还让老师尽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负,一般情况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说,因为一说,爸妈都会马上责备我:“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这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诚实做人,老实做事,还要尊敬长辈。教育我们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现实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家风体现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有家教,那个孩子没家教。家教也是一个家风的体现,它是通过孩子的言行表现出来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为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已经帮学校教育好了。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风不怎么的家庭,表现在孩子也是很难管理和教育的对象。有的时候甚至家长也拿他没有办法。家风虽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礼貌教育、规矩教育,它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家风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培育好的‘家风’,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家风”不仅是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也是主流道德价值观大众化最有效、最简洁的途径。“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还难以真正的理解和领会,但通过挖掘学生‘家风’中的优良因素,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学习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髓。” 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家风传承做贡献。“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学校可以把家风教育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局将组织各校开展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父母教会我”等为内容的主题活动,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文比赛与演讲比赛。要求各校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家庭教育大课堂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也使家长们更加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 通过活动要让学生知晓家风家训,围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共筑“中国梦”,切实加强家校联系,强化“感恩父母,对父母负责”的意识”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篇三】 在这个物流纵横,世风日下的时代,“家风”俨然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总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一言以蔽之,家风之不传也久矣。 那么,家风究竟是什么?“家风”看到这两个字让我联想到的是种种严厉的家规!依我之见,家风是一些列在纸上的条条框框,是一把约束人做事情的戒尺! 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需遵循的祖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它不需要列举,更不需要背诵,但是它需要我们的传承…… 百善孝为先,我们一直在传递。 12岁农家少年张俊,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 “每学期必须拿到一张奖状,回去让奶奶高兴;在学校坚决不能犯错误,免得奶奶伤心。”这些是小张俊对奶奶的承诺,他希望奶奶快乐!在张俊的家里,熏黑的墙上画着一张评比表,上面写着张俊和弟弟张旭的名字,名字后面画的是五角星的图案。 张俊说平时他和弟弟谁帮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谁的后面画颗星,每月一评比,看谁得到星星多。 这个少年在用真心演绎孝的家风,孝根植我们内心,我们一直在! 励志奋斗,我们一直在行动!“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这是陈欧的正能量,也是我们的率真和勇气!我们会带着社会的历练,奋斗终生。 不离不弃,我们一直在! 诚实守信,我们一直在弘扬。 不说谎话,不说大话,实事求是,是家里人从小对我的教诲。 原来家风一直都在! 家风需要传承。 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展现着良好的家风。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风古训仍为世人尊崇。 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员子女啃老骄奢;多少人因为不想吃亏,争名誉地位甚至可能为争一个公交车座位而“斗智斗勇”;多少人为了利益而制假售假……如果有严格质朴的家风,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减少一些? 如今的社会岁月改变了时代的面貌,却拭不去铭刻至今的家风。 我们承载着祖先的基因,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享有着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们是否可以将其延续下去?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果要齐家,就要我们传承良好的家风。 好家风,我们一直在;好家风,我传承! 【篇四】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好的家风和不好的家风都会影响到后代。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庭,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个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子女的成才与否,而且不仅是一代。 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伯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及周总理的10条家规等均是。 其次是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对社会有益的有用之才,这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古人云:父母亦师;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左右着孩子一生的道德行为。著名翻译家傅雷教育孩子就不止于言教,更注重于身教。他在1962年给傅敏的信中说:“我和你妈妈给你的榜样总还是勤劳认真的,……我对青年人、对自己的要求,除了吃苦(肉体上,物质上的吃苦)以外,从不比党对党团员的要求低;这是你知道的。但愿我们大家都来提高自己,不仅是学识,而尤其是修养和品德!” 三是要构建和谐家风。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当着孩子面吵架;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平等协商;要开朗、乐观,和孩子一起玩,让家庭充满欢乐情趣。总之,要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