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时机
语文论文之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时机 大公桥小学 曾凡琴 新课程标准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创设真实、形象、活泼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从整体上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其直观性、生动性毋庸置疑,它能够把学生平常没有注意微观现象或者没有接触过的宏观场面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思维造成一定的束缚,形成思维的惰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有效时机,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场景一: 这是一节低年段语文阅读教学课,教师执教的是人教版第十八课《北京亮起来了》,在教学中,教师大量地使用了媒体教学,把北京的夜晚通过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从天安门璀璨的灯光到西单商业街明亮的橱窗,从色彩斑斓的各种彩灯到宛若银河的街头,从宛如彩虹的立交桥再到灯光迷离的故宫,几乎囊括了文中所描述的所有场景,学生陶醉在画面中,当老师让孩子们带着惊讶、自豪、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时,孩子们仍然不能从屏幕上收回惊奇的目光,不能潜心把自己刚才的感受通过读展示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课后,在进行评课时,谈到了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们谈到他们学校的很多孩子没有看见过各种彩灯,更没有见到过文章所描绘的情景,于是老师们课前搜集了很多的资料,想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多媒体了解北京的夜景,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然而因为媒体的频繁使用,没有能够给学生留有一些想象的空间,冲淡了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味语言文字,去积累背诵那些写的好的语段。 场景二: 仍然是这一节语文课,对于“焕然一新”这一词语,教师采用对比法,教师播放了多媒体课件:王府井商业街以前的面貌,由很多的小杂货摊点构成,虽然店面多,但是显得庞杂而纷乱,现在的商业街,宽敞明亮的街道,高大的商厦,琳琅满目的物品,川流不息的人群,学生迅速理解了“焕然一新”,教师马上进行拓展训练,要求大家用“焕然一新”说话,有学生说:“我们的学校在今年暑假要进行改建,下学期将会焕然一新。”还有学生说:“我们宜昌刷黑了马路,兴建了夷陵广场,开放了公园、博物馆,也是焕然一新。”教师给予肯定,娓娓说来:“我们宜昌在三城联创的推动下,也变的越来越美,焕然一新。”这时教师展示了宜昌几年来发生的巨变的图片资料,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解,但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非常到位。这一处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非常恰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场景三: 这是一节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的1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学生通读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勾画出文章中关于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的语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一次划火柴的部分,教师在学生理解了文本后,播放多媒体课件,并配以大提琴哀伤的基调,让学生边看课件边听老师读第一次擦然火柴的部分,音乐的渲染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文本所描绘的场景,然而多媒体课件上的小女孩穿着蕾丝花边裙,梳着可爱的娃娃头,虽然她没有穿鞋,手里拿着一根火柴,但显然课件中隐含的内容与文本内容不相符,因此有学生说:“这个小女孩好像并不是很可怜,她的服饰那么好看……”这里的音乐渲染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多媒体课件又使学生从创设的情景中走了出来,使这一教学环节形同虚设。 场景四: 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教材口语交际要求大家说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情。上课伊始,教师充满深情地说到:“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这些情感是什么造成的呢?你若能把这令你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说出来,定能感动听众。请同学们观看一个小短片。” 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的画面后,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的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妈妈洗脚。看完后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中的细微处入手,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交际。在给学生提供令人感动的事情时,教师播放了今年春天那一场雪灾中涌现的许多感人的画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寻口语交际的切入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从以上教学场景中我们不难看出,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正迅速地进入课堂,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教师把握好尺度、时机,以及预测可能得到的效果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为了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而使用,所以笔者以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凸显在这些环节之中: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使用。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例如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第十七课《桥》,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一课要让学生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受到国际主义、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要在阅读中训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叙事、抒怀的一些表达方法。但文章所描绘的洪灾场景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而且学生对于文中老支书的行为不能理解。为了让学生迅速走进文章所描绘的情境,教师准备了1997年特大洪灾的现场,以及武警战士为了人们群众的利益拼搏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以及在洪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的照片的视频,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播放课件,迅速把学生带入了那个特定的情境之中,为下文学生对老支书行为的感动与理解埋下铺垫。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第二十六课《蜜蜂引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课共有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9个会写的字,其中“派”和 “敲”比较难写。教师在执教这课时,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书写“派”和“敲”字,教师采用电脑小博士给予学生书写上的示范,然后让同学们在语文书后的田字格里书写,同座位两个同学互相检查书写情况,把生字教学落在实处。 本课的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要想让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弄清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住处,明确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帮助学生理清花丛,园子,小房子,蜜蜂和列宁的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画出简笔画,帮助学生在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当学生认识了文中的事物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这样在文中走了一两个来回,难点迎刃而解,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拓展延伸,迁移练写时使用。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学生学完了整篇课文,教师总结归纳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后,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西藏藏南的碉房等,教师边展示边给学生进行简要介绍,然后让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民居,可以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可以调查访问,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成一篇说明短文。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还应该因师而异,因生而异,因学科而异,怎样把握运用的时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