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心得)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探

物理论文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探 ‎ ‎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国家发展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物理是一门来源于自然,应用于社会的实验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接受实验的检验。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一、遵循认知规律,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应,创新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规律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前所未有的成果,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头脑中旧得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例如:学习“沸腾与蒸发”一节课时,我精心设计如下程序:在讲台上放一盏酒精灯,然后举起一张纸问学生:“‎ 这张纸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吗?”学生回答:“会”。“那么,用纸制作一只盒子装满水,放在酒精灯上,会燃烧吗?”,学生回答:“当然不会,纸盒装水湿了当然不会燃烧。”教师又问:“为什么纸盒装了水湿了就不会燃烧起来?”,此时,就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找答案,老师引导学生上讲台测量水的温度,发现纸盒的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从而导出水沸腾和蒸发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温度降低的原理。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归纳等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学生创造人格的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一些科学家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实例,以培养学生那种创造型人格。例如: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介绍伽利略不盲从权威,挑战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论断,哥白尼、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科学精神;;学习牛顿废寝忘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精神。通过这些科学家的影响,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热情,这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二、营造课堂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学记》中说:故君子之教,渔业。道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教育学生在与引导,引导他走路而不是硬牵着他;鼓励他前进而不是强制他;启发他思考而不是把一切都告诉他。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善于创设气氛,启迪学生发散性思维,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  例如:在研究“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因素”试验中,可以引导学生,斜面的机械效率主要受物体克服摩擦付出的额外功多少的影响,那么,除了斜面的粗糙程度影响额外功的多少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额外功的多少,结合功的计算公式W=FS,同学们很容易就想到了除了力F的影响,还有S的影响,而斜面高度一定的条件下,S的大小就与斜面的坡度有关的猜想,然后老师就可以鼓励课下同学们去自己探索。这样,就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多面思考、深入探讨的行为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设环境和条件,所以研究性学习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 ‎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学习问题。‎ ‎  研究性学习,学生要经历一个设疑、析疑、解疑、质疑的问题探究过程。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求知欲。教师要做到保持对来自学生信息的敏感性、警觉性,透过一种对学生警觉性的、启示性的倾听,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把学生引导到另一个高度。例如:学生在研究动滑轮实验中,测量的结果与理论值有较大的差异,在排除错误因素后,把学生引到机械效率的研究中,又可导出有用功与额外功的知识,再引导学生设计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若干方法。在研究性学习中,要鼓励学生新的想法和创意,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意识,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气质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  四、注意过程,注意体验,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中学生的思维形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这中形象思维是借助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而产生的。如果离开了客观实际,表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的情境,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亲自接触的过程中得到感受和体验,并且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所启发,有所创新,比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不是把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直接告诉同学们,而是以实验的形式让同学们自己猜想,自己动手去验证,这个过程是相当重要的。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创造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所以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试验,自己动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以自己独特的人身体验去感悟物理世界的奥秘。‎ ‎  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小制作,它可以为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学习光学时,可以让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学力学时,可以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潜水艇、土密度计等。这些科学小制作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五、拓宽思维空间,给学生创新的的天空 ‎  宽松的环境是创新的土壤,师生在和谐平等的气氛里,就会无拘无束,思路才能打得开,想得远,理解的透彻,教师要充分挖掘物理教学实践和直观操作的潜能。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大胆积极动手、动脑、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插上金色的翅膀。‎ ‎  综上所述,做为基础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必须遵循认知规规律,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开展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努力营造创新氛围,提供学生创新的天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让他们的生命在探索的欲望中燃烧起来,为中华民族腾飞培育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