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情感教育手段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运用
其他论文之情感教育手段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运用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能读懂“问题生”。“问题生”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问题生”,他们从其外显行为就能让人很容易发现; 另一类是隐性“问题生”,他们相对内向、怯懦,只有较长时间接触才能逐步体察到。针对他们尤其是后者更要求教育者要心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工作要细致入微、明察秋毫,预感问题的存在,及早发现并及时妥善解决地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摸清造成他们后进的原因和关键所在,以便对症下药。而要做到这一点,不和学生交朋友,不从内心深处热爱学生,不了解学生的脾气、秉性、个性,是根本办不到的。在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真正站在关心后进生成长进步的立场上,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增加认同感,使得后进生放下包袱,倾吐真言,在交流和沟通中,不断肯定后进生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后进生的转化,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反复抓”与“抓反复”要常抓不懈、贯彻始终。 其次,德育工作者必须热爱所有学生。微笑是师生情谊建立的催化剂。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融化寒冷的冰。教师不仅要工作细心,更要热爱学生,尤其是所谓“双差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净洁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如果教育者能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克服世俗偏见,恰当地“偏爱”那些后进生,善于发现非智力型后进生的闪光点,扬其长,避其短,他们身上那种潜在的动力就会被挖掘出来,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因此树立和提升。长此以往,老师的这种期待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也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这样就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三,德育工作者要对“问题学生”多一点宽容。宽容是师生情谊建立的润滑剂。人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古人也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但教师更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尽力防止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当他们无意中犯下什么错误时,他们需要不是指责和挖苦,而更多的是宽容和理解。及时适当的表扬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的表扬与赞美中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更可以通过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更加自信、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激发其起欢乐与奋发的学习激情。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后进生的心理承受力,即耐挫力。错误的表扬或滥用表扬这一教育手段,也往往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第四,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尊重一切学生。现代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对人的尊重。这正是许多德育工作者做学生工作常常“费时低效” 的一个重要原因。俗话说,人都是敬怕的,而不是吓怕的。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敬畏孩子的生命、让孩子在未成年前处处体会到尊重的存在,这样一来长大后,他就会尊重家人、尊重师长、尊重伙伴、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他国习俗、尊重地球家园。只有这样,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才有可能乐于与你交朋友,与你进行心灵对话。学生都有自觉性、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受到尊重与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陶行知先生也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用信任和尊重传递出的期望和要求,远比任何说教、批评都更有效果,更持久,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性和主动性。但尊重学生并不等于不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是统一的。 最后,德育工作者要善于为其创设表现的舞台。人人都渴望体验成功的快感,“问题学生”也不例外。关键是平素我们多数人太留意其不足之处啦,其实每个学生都会在某方面具有过人之处。对“问题 学生” 的转变单靠给予关爱是不够的,一线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真正能促使其尽快转化的重要手段就是要适时地为其搭建供其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教师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情境,如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该适当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他们已经经历了过多的失败和挫折,我认为,对他们来说,只有成功才真正是成功之母。所以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及早摘掉“问题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