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引领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引领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数学论文之引领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 ‎  “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这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不能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获取,而忽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只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使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数学活动中体验知识、获取知识,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即引领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那么,怎样引领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  一、创设情景,体验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  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过去的教学,教师往往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学生体验不到数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大多数学生面对着枯燥乏味的数学,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为生活服务。教师如果结合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还原成学生熟悉的、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并在学习以后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会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一点儿也不神秘,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时,我围绕学生熟悉的“买东西”这一实际生活实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同学们,自己到商店买东西吗?买过些什么东西?像你们买的那些东西可以称为商品。那么,你在买商品时,应付多少钱是怎样确定的,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吗?这样,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不仅调动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索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  二、主动探究,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  数学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自经历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活动,从而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 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应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要知道操场的面积、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该怎么办?当学生说出用算的方法求得时,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谁用关系?再组织小组讨论和验证,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亲身经历活动掌握了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  三、合作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  合作交流对数学学习乃至对以后适应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体验交流,从而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  如上例“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让他们用教师发给他们的几个长方形和1c㎡的正方形去拼去摆,来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他们有的拼,有的算,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交流时,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争着补充、修正。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在与别人协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 ‎  四、应用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 ‎  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作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去开拓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自己所获得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数学,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旗杆高。旗杆二十多米,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很危险;有人说把旗杆倒下来,但又麻烦……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旗杆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旗杆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的影长,算出了旗杆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亲身体验的境界。‎ ‎  五、积极评价,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历来人们只信奉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当然是有道理的, 对于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失败是新的更大的失败之母。对于他们来说,缺少的正是成功的机会, 新的成功可以使他们自信心提高, 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发展。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 对于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 甚至可以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被人的肯定和赞扬,学生也不例外。积极的学习评价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此教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真正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相信自己,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快,产生”我会学、我能行“的自信。同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更要评价学生对待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愿望。‎ ‎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后,我通过这样一题对学生进行评价:为教室设计一个装修方案。我首先深入学生的活动中了解学生能否独立地进行设计或与他人进行合作,了解他们能否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并收集相关的数据,同时了解学生在设计中能否应用知识进行思考。教师根据学生在此活动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不仅检查了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