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餐饮浪费心得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制止餐饮浪费心得3篇

制止餐饮浪费心得3篇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纷纷身体力行自觉勤俭节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国家日益变得富起来,强起来,从几十年前的物资匮乏,到如今的物产丰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餐桌上的变化日益丰富,大鱼大肉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日常。但是却发现物质富裕的今天,浪费举目遍是。譬如笔者发现身边有很多的家庭当顿吃不完的就倒掉,坚决不吃剩菜剩饭,造成的铺张浪费,实在是让人痛心,也实在是可耻。殊不知,我们丰富的一餐一饭,是国家,是无数军人、农民、商人......的负重前行在为我们买单。‎ 笔者以为,制止餐饮浪费,国家公职人员应做“头雁”,带头从自身做起。一是在工作范围内,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禁用公款相互宴请,公务接待严格按照相应标准,按人按量点餐,杜绝餐桌浪费。二是在生活中宴请亲友,要自觉践行节约意识,以客人吃饱吃好不浪费为原则,切不可和别人盲目攀比,导致客人已吃饱吃好,却剩满桌佳肴的尴尬局面。三是在家的一日三餐,要把勤俭节约对家人言传身教,计划好家庭的三餐所需,理性的购买食材,杜绝出现买的肉菜还没吃完,却因食材变质而倒进垃圾桶的浪费。四是各种婚丧嫁娶宴席,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量大面广,还是需要各级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出台引导性的示范意见,逐步引领城市和农村这类宴席,从源头上杜绝浪费,引导参加这类宴席的人自觉以浪费为耻,以节约为荣。‎ 我们美好的今天,是无数的中国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是无数的英勇烈士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是无数的先辈们用辛勤的汗水为我们换来的,犹想起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吃树皮、草根果腹,犹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吃不饱肚子,吃肉是奢侈的年代。在经济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我辈当忆苦思甜,把节约作为工作生活的第一要务,身体力行,影响身边的人,自觉树立起全民节约的良好风尚。‎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粮食都心存尊重与敬畏。而消费社会下,餐饮文化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受到“面子”的驱动,造成大量“舌尖上的浪费”,令人心痛。一粒米、一滴油,看起来不起眼,却事关国计民生。如果人人都“吃一碗、倒一碗”,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挥霍。‎ 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要用完善的制度进行规范和保障。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举措,向餐饮浪费说不,引导健康理性消费,取得扎实成效。结合各地实际,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管,遏制餐饮浪费现象的滋生蔓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要形成居安思危的粮食安全意识。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们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威胁,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提醒我们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 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还应全社会共同发力,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是永不过时的“传家宝”,我们要端牢中国饭碗,就应时时刻刻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粥一饭”,让人间烟火气更有幸福味道。‎ ‎【篇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吃饭是老百姓过日子中的寻常事,可习近平总书记却对全国人民殷切叮嘱并对制止浪费作出重要指示。一件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关心的头等“大事”,这其中饱含着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保障粮食安全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传承民族文化为民族复兴的大爱情怀。‎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对于群众而言,吃饭是“小事”,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大事”,群众能不能吃饱、吃好,是为政者必须要思考和提前谋划的问题。“一个都不能落下”的承诺就是要让所有老百姓都有饭可吃,都能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制止餐饮浪费让每个人都管好自己的“嘴”,也是为了让所有群众都有饭吃。即便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以及疫情后粮食收入带来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也没有忘记群众嘴里“一口饭”的事情,从乡村振兴战略到“六保六稳”的提出,都是致力于从国家层面全力保障粮食收入,确保群众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然而,我们应该明白,有粮食不代表可以随意挥霍,即使今年疫情对粮食收成有一定的影响,也没有让群众有收紧裤腰带“过紧日子”的危机意识。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7%以上。粮食供应充足让群众“安然高枕”,没有“后顾之忧”。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粮食需求量也高。如果不能够正视粮食浪费问题,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或者大的危机,我们将面临巨大威胁,“一张嘴”的事情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安危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大粮仓”是为了让群众心中“有底”,遇事不慌,但不是用来挥霍浪费的理由。我国拥有14亿人口,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具有现实而紧迫的特殊意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世界变局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粮食减产已成定局;近来南方水稻主产区持续大雨,遭遇洪涝灾害,也给我国粮食供应带来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我们更应该量入为出、勤俭节约,为家为国出一份力。节约粮食,不仅是对个人可能面临灾害的有效防范,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平稳发展。‎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应该沿着先辈的脚步秉承优良的传统,让文化之光深入骨髓,将节俭的美德传承下去。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一个缺乏灵魂深度的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浪费,真正的绅士不会通过“挥霍”彰显自己的富有,真正的贤能也不会用“文采”斐然标榜自己的德行。中华民族的精髓:包容、勤奋、节俭、奋进……都值得传承,要走向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就不能丢弃我们最深刻的“标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以小我之节俭共同推动整个社会之节俭,兴起勤俭兴家、兴国之风,民族复兴就不会远矣!“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不仅包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精粹继承的肯定,更饱含着他对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殷切期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