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标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语文论文之新课标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班上的孩子写作文,有的洋洋洒洒上千字还意犹未尽,有的孩子连五六百字都东拼西凑凑不够。这是怎么回事呢?不禁令人反思自己。 首先,生活体验少了 作文源于生活,源于观察,源于体验。现在的学生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中长大,没有了夏天下河洗澡、捉知了、摸鱼捉蟹的乐趣,没有了冬天捉迷藏、堆雪人、打雪仗的经历,也没有了秋天偷摘水果的窃喜和不安,更没有了感受邻居的关心和受他人凌辱的体验。总而言之,他们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犹如无源之水,脑袋空空如也,写作文时只能苦思冥想,胡拼乱凑,瞎弄一篇应付了之。写出来的文章情感淡泊,让人读了觉得十分枯燥乏味,没有真情实感,确有此事的,写出来也变得似乎不是自己身上或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其次,没有触发情感 生活是五彩斑澜的,童年的生活更是让无数人回味无穷。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怕作文、烦作文,看见作文就头疼,总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呢?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的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还没有材料积累的意识和习惯。就拿写父母来说吧,孩子一出生就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发生了多少有情有趣的事情呀,他们却觉得没什么可写,没什么要写的,因为这些事情为孩子们“太熟悉”,熟到不认为这是写作的素材。比如六年级上册三单元要求以“关爱”为主题写一篇习作,就是很好的例证,刚开始大多数学生作文枯燥,一点也没有令人感动的地方,只是平铺直叙的干瘪瘪的事件。还有几个学生嚷着“我不觉得谁很爱我呀。” 第三,积累不够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在讨论中发掘了很多可写的材料,老师满心喜悦,以为这次作文肯定成功,可结果却大失所望,很多学生寥寥数语,而且语言干巴巴的,一点也不生动。有了丰富的材料,为什么写不出好的文章呢?原因就是学生的语言贫乏,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 如何带领写生走出这些困境呢?我觉得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积累素材。清朝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就在自己家的道路旁设了茶烟,“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闲聊使作者积累到了广泛的素材,才使他写出了这部伟大的书。我们也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感受它们的独特之处,如在学校运动会上,注意观察每一类人的不同表现:拉拉队怎么加油,运动员怎么比赛,你属于哪一类人,当时有什么想法或表现…… 老师在事前先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并分类做好记录。那么,作文的时候,就有了第一手写作的素材。再加上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文章就生动起来,丰满起来。 积累语言。《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语言材料的积累,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要求小学六年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达100多万字,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教学中,我们要体现新大纲的基本精神,强调多读,以读取代繁琐的分析和回答,如:整体感知课文的范读、自由读、默读;理解课文的引读、带着问题读、问答式轮流读、分角色读;总结课文的赏读、想读的人都站起来读等等。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读得多了,课文也就理解了,文中那些好词佳句也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话、作文时就能做到“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涌于笔下”。 另外还要 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如: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前,启发学生读一点有关鲁迅的故事,对伟人有个初步了解,并创设机会让他们在课内三言两语的介绍。学完课文,推荐他们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上完《海底世界》这类课后,又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海洋动物、植物、矿物等方面的科普读物。并在阅读中积累和提炼生活中的语言,如:谚语、歇后语以及一些富有哲理的语言等,在说话和习作中适当运用,会增添几分生活情趣。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听说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中理解,在听说中运用,在听说中积累。特别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做语言积累的有心人,时常留意丰富多彩的口头语言,扩大积累。 积累写作方法。在一些课文的后面,常常有一些“小练笔”,也可以叫它的时尚叫法——“微课写作”。它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小”。“小练笔”就其篇幅而言,短小精悍;就其章法看,不求其成“体统”,只要达到训练目的、训练要求即可,不限于结构的完整。二是“活”。①形式灵活。既可对课文某一内容编写、扩写、续写,又可借鉴课文的某种句式特点仿写。②内容灵活。可以写物、写景、抒情。 三是练笔时间灵活。可安排在全篇课文学完之后,也可安排在某段课文学完之后。在不影响阅读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训练的时间可短,可长。鉴于以上特点,这种方式有很多好处。所以我们教师可以好好地运用它,就某一个技巧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训练。时间长了,方法也多了,作文的难度自然降低。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一条河流,那么积累就是开源;只有开源,才能浚流。“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水平得以提高的原动力。“积学以储宝。” 积累知识,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知识聚宝盆的过程。学生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作文时言之有物,就得通过及时和持久的积累,下笔才有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