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论文之浅谈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 ‎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使语文教学程度不同地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反映在学习方式上,观念陈旧,效果低下,曾是社会各界批评最多的话题。‎ ‎    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哪能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形成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对被动、封闭、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与修正,也不是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的“兴奋剂”,而是一种学习理念上的根本性转变,一种语文学习上的革命。转变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三者水乳交融,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 ‎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的向导。‎ ‎    在《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接近尾声时,一位学生突然问道:“曹操为什么不让箭带上火再射出去?这样诸葛亮的草船不就完了吗?”这一问着实让我愣住了,这似乎与教学无关啊!但我没有置之不理,没有搪塞,更没有训斥,而是接过话锋说:“‎ 这好像是个好主意,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好好地研究、讨论一番。”于是,教室里读书声议论声响起,变得热闹起来。一会儿,有的同学说:“曹操怕自己的营地着火。”有的同学说:“带上火,箭就射不远了。”当时,江上雾大,突然敌军来袭,情况是那么突如其来,形势十分紧张,曹操哪里会去细想呢?“还有的同学说:”诸葛亮出此绝招用草船借箭,就连在一起的鲁肃也想不到,曹操是敌方,情况不明,又怎么想得到呢?“看来,这一质疑表面上好像与教学无关,实质上却是深读课文的契机。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正是因为我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师生互动中形成合作、探究的生态氛围,才使得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迸出智慧的火花。‎ ‎    二、不能让学习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 ‎   ‎ ‎ 我们所倡导的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其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转变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尽管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也暴露出一些教师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或是鼓励学生采纳新的学习方式,但在实质上却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质量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没有效果。于是,课堂教学看似热热闹闹,形式多样,但一节课结束后,我们在评估学生到底学了什么,完成了哪些目标时,确实很含糊,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往往教师也不知道。因此,在课堂上不能只有形式多样,更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创新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不顾教育的现实情况、学习内容的需要而盲目地追求时尚,要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要从单纯的模仿走向创造性的应用。‎ ‎    三、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是,这种新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不能出现异化,为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弱化甚至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 ‎    在学校的一次公开课教学中,一位教师为了体现这种自主学习的新理念,在课堂上谨小慎微,话语不多,始终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不时听到的是”讨论讨论“”不要拘谨“”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一类鼓励性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给学生分析和讲解的声音。他认为这便是自主的课堂,便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课堂,岂不知,这是把自主学习给”泛化“和”圣化“‎ 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自我潜能的发现,都需要教师真诚的引导。学生学习遇到困惑时,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以化解困惑,学生学习浮于表面时,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提升认识,这样的引导是一种有益的启迪。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和平衡点,使”导“与”放“相融合,做到”导“”放“有度,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二为一,相互促进,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    四、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    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并存。教师在课前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如认真钻研教材,写备课笔记,然而我们在上课时却不可拘泥于原来设定的程式。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能够完全预见的。因而,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并 予以引燃,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探究,让不同体验进行交流和争辩,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