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激活·丰富·个性────谈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
美术论文之激活·丰富·个性────谈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 小学美术论文 激活·丰富·个性────谈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温岭市城西小学 冯智红摘 要 本文针对少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少儿思维发展的自身规律,提出在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中,在观察中写生,激活学生的作品;在课堂中联系生活,丰富学生的作品;丰富绘画造型语言,使学生作品个性化。使学生的绘画作品体现天真烂漫,不受羁绊,天下唯我的境界。关键词 写生 观察 丰富 个性 生活 激活孩子在进行绘画之后,都会异口同声地向老师问“像不像”,究其原因,孩子都是以某一样板或模式来进行绘画的,久而久之就以“像不像”这个标准来评判自己的绘画。因而孩子在创作课上却一筹莫展,不知画什么,这反映了在艺术教育方面重技能而忽视创造力培养的不良后果。我认为:小孩子没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就不会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绘画。美术教学上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大胆探索,不断进取。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呢?著名美术学家杨景芝指出:“ 我们所进行的造型训练其特点是:游戏的、感知的和创性的。儿童艺术的语言能力不是教出来,是儿童通过感知进行的创造性表达,我们鼓励儿童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自己的色彩表现方式,不受成人偏见的束缚,没有一套死的程式和方法,使儿童有极大的空间去自由自在地画。”运用写生的形式联系生活,丰富学生的表现手法,可以给学生的作品注入新的源泉,如何唤醒他们对美的创造愿望。一、在观察中写生,激活学生的作品新课程都留有百分之二十的课程作为教师自选教材,我认为选择写生,让学生走进生活,是提高学生美术作品具有生命力的最有效方法。而写生能否成功观察是最重要的手段。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贯穿着积极思维的知觉,因此观察的目的性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预定的目标上,收到良好的观察效果。(一)儿童创作的现状,机械重复以学科为中心的儿童美术教育,用成人专业化的观点去安排教学内容,将着眼点放在“提高” 儿童的美术知识和艺术素养方面,用现代艺术中一些不易被儿童理解的艺术形式,或者用概念化的符号,让儿童被动模仿,产生那种怪诞、离奇、概念的儿童作品,这是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出现的一种偏差。如:十一、二岁的孩子往往不论画什么样的内容,画出来的形象总是以同一种形式出现。这个孩子这样画,那个孩子那样画。比如画太阳就都是画一个圆圈,周围画几条线,代表光;画树就是在树干上画两个羊角似的,然后以一个大圈代表树冠等等。概念化的作品并不是真正的儿童画。概念化的形象和色彩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在于,他们一旦以概念化的形象和色彩去画画以后,他们就不再用自己的眼睛去认真仔细地观察周围世界。孩子们会认为自己已经学会画画了,他们画的形象开始一成不变,成了一种机械的重复,这样不动脑子的画,对孩子的成长怎么会有益处呢?画画是要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的内容,以自己的方法表现出来,可是概念化的画却没有这一切,它有的只是孩子死记住的外来的概念,这对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是没有益处的。所以,做辅导者的不能以孩子是否能画出漂亮的概念化的画作为目标,而应该辅导孩子尽可能快地摆脱这些概念化的画的影响。只有当孩子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了过去不知道的、过去没见过的内容时,这些内容就会强烈地刺激孩子的感情,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这样孩子充满激情的笔下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儿童画,说白了,真正的儿童画应该是能够反映儿童自己真实情感的作品。 (二)从孩子的玩入手,进行写生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因此,应把学生带入生活,在生活中写生,从而发现美、创造美。如在学校组织春游时,我通知一个班的学生准备作画工具,今天我们要去公园上《春游》这一课。出发前我强调注意秩序、安全,并交待了这次活动的安排:“前40分钟,大家尽情地玩,后40分钟,画一画感受到的场面。”在儿童乐园里,有的玩旋转木马;有的玩电动飞机;有的玩青蛙跳;有的玩碰碰车;有的荡秋千…… 40分钟后,分组交流玩的体会,有的说:太好玩了,我的碰碰车把他的撞了,他气的大喊大叫。有的说:木马转得真快,我怕跌下来,紧紧抓住木马。有的说:青蛙跳,真恐怖,突然从高往下降时,我吓得大叫,但她的叫声更大,惹得下面的男生大笑,还讲我们是胆小鬼。……学生分头到自己游乐的器械前,开始作画了。,在巡回指导中,我不断鼓励学生抓住重点,表现自己的感受。学生作画过程几乎没有什么停顿,一气呵成,从学生的作品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儿童画中最可贵的童真、童趣。这样的有感而发,结合玩的方式,在生活中创作给学生的作品注入生机勃勃的源泉。使美术成为学生与人进行沟通的一扇门。(三)用“看”的教学方法,进行写生 在绘画基础教学活动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一种是侧重学生的视觉机能培养,让学生张开自己的眼睛去感受,然后通过绘画勇敢自然地表达。称之为“看 ”法教学方式。另一种是根据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适时地教给学生基本画法,使学生掌握一种表达方式,很快体系出绘画上的能力。称之为“画”法教学方式。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画”法教学方式注重最终的教学效果,这恰恰与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是相悖的,美术教育最基本要求是养心而非求法。采用促进“看”法的教学方式则不然,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挑战,去除心中的概念和成见,还原视觉真实的感受,画法应该是对自己内心感受最自然和真实的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向外去“看 ”,而学生则要把由看所获得的内心感受勇敢而真实的表现出来。“看”法教学最困难的是评价,因为最终结果评价没有可见的参照。以本人的浅见,开展“看”法的教学儿童比成人容易,因为儿童内心单纯,需要去除的固有概念相对较少,良好的“看” 法学习可以保护儿童的视觉思维能力,形成敏锐的感知基础。因此,儿童时期的绘画学习得到正确的“看”法引导非常重要,过多的“画”法学习过早造成学生概念化、模式化的视觉认知,影响学生对事物进一步的视觉感受。这也是目前儿童画教学一般不提倡简笔画和临摹的重要原因。只有将这种“看”法学习和各种“画”法的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够使感性学习和理性认识相互促进。二、在课堂中联系生活,丰富学生的作品(一)感悟生活之美,把生活化的场景带进美术课堂 艺术高与生活,也来源与生活,要想丰富学生的作品,充分提供情景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来再现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例如:在教学自编教材《画味道-辣》一课中,我煮了辣味的猪肉切成小片,味道相当辣,分给每位同学偿。这时,安静的课堂瞬间变得热闹起来,“真辣!真辣!”喊声和“咝咝” 的吸气声充满了整个教室。有的吐舌头;有的用手或书扇舌头;有的跳起来;有的抓头搔脑;有的紧皱眉头;有的脸蛋通红;有的两眼流泪,有的强忍辣味。虽然辣得难受,学生还是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谁谁谁被辣得怎么样。我紧抓机遇,请学生谈谈感觉,说说看到同学被辣的姿态,如果用颜色来画味道,你会用什么颜色,再回忆以前自己或别人被辣的有趣情景。一连串的问题,在热烈的交流中得以完成。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辣的感觉。这节课学生的作品张张充满了生气。再如:教学《茶香四溢》一课时,以前教师是拿出精心制作的范作,让学生观察分析茶叶包装的结构、式样、制作步骤的教学模式。现在采用创设生活情境教学的方法,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茶叶包装设计公司,出示有各种各样茶叶包装的超市,进行了“买茶叶包装”(市场调查)的游戏,“买”了茶叶包装就得说说买的理由(式样奇特、装饰美观、功能齐全等)。学生在“买”与说的过程中自然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然后是“做茶叶包装”(产品生产),最后是“卖茶叶包装”(推销产品),推销者介绍产品,购买者说说理由,并通过举手的方式,评出最佳创意奖。生活情境的创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在玩中学”的乐趣。(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带入美术课堂生活是知识的聚宝盆,打破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世界交往的屏障,更多地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带入美术课堂,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将美术教学生活化,让美术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真实而又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美术作品的创作。 我在《风筝风筝飞上天》的教学活动中,第二课时以放风筝游戏为主,第三课时,学生回忆创作。第二课时,我宣布本课做“放风筝” 的游戏,但在游戏中要去发现、观察游戏中最有趣的一瞬间,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表情上观察,你的心情如何?游戏自愿组合,游戏中我为每个小组拍了许多照片。余下十分钟,回班内画自己的感受及观察到的场面。下课前,告诉学生,所有照片将在学校网站上供大家参考、回忆,便于在家中继续完成构思。第三课时,教师从第二课时的照片中选择典型的画面,从构图、趣味、来着重评述,激发学生的个性创作。有了观察的初步感受,学生作画的兴趣提高了。画面出现了较多有趣的场景,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了。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儿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虽然是学生每天都能见到的,但要真正反映表现生活时,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还停留在无意识状态中。教师要诱发他们去认识生活,观察生活,指导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一瞬间,可以鼓励学生坚持“画日记”,让学生把看到过的物像或经历过的事情,凭借记忆默画下来。当然,在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回忆当时的场面、情景及自己的心情、感受,把记忆中的形象进行合理取舍,经过审美判断,创造性地组织画面。这种做法,有利于促使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记形象,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三、丰富绘画造型语言使学生的作品个性化(一)线描写生教学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写生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线描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及培养美感素质,线描教学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线描练习可以看作是对儿童多种能力的锻炼,而不是专业技法的单纯作业。 1、线描写生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儿童进行观察训练,使儿童积累感性认识,增强儿童在绘画中的自我表达能力,使他们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并能够在自然中敏锐地捕捉到美的事物,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线描写生中记忆力的培养。在儿童线描教学中,记忆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记忆的绘画是不可能的。而在儿童绘画中,最重要的记忆就是形象思维的记忆。事实上,绝大多数儿童画画都是靠记忆来进行的,哪怕对静物进行面队面的线描写生,也不能排除对对象的瞬间记忆。所以,必须依靠形象记忆能力来锻炼儿童的线描能力,反过来,通过线描写生也促进了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 3、线描写生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儿童线描的造型特点具有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针对儿童这一时期绘画特征,不需要让他们进行枯燥的线条训练,也不要单纯进行抽象构成练习,我们一般都采用具象和抽象结合、装饰和构成结合,通过线形的排列、组合对儿童进行美的感性训练,使他们掌握线描的基本功。其教育目的是以人的造型本能为基础,进行美感和秩序的表现,开发儿童创造性的表达能力。4、线描写生培养儿童想象能力。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逻辑思维方式束缚自己,不仅具有多向性的积极幻想,而且有着无可抑制的表现欲望,这是儿童天生具备的创造潜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儿童表达自己情感,并融入自己奇异的幻想。线描写生,教会儿童怎样自己画,丰富了学生的造型语言,提高学生自由创作的水平。(二)儿童绘画造型语言体现出孩子的个性儿童绘画的造型特点是不求没有情趣的形式,不讲没有感觉的技巧,凭的是无意识的纯真自然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就是孩子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他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如果孩子处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他的作品就体现出轻松自由的感觉。什么样的美感才是标准?答案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个性表现出来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美感。如果你的孩子是粗犷的性格,却非要他画出细腻的风格,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呢?所以我们要了解孩子才能正确地对待孩子。鼓励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个性会启动他们的创造才能和独立的判断力。在教孩子绘画造型时,不提标准,少讲技巧,不做示范。而对鱼遭受简笔画毒害颇深的孩子,转变孩子的绘画观念和思维模式至关重要。艺术的顶峰境界时要体现天真烂漫,不受羁绊,天下唯我的境界。儿童绘画时天性的自然流露,它非常真实,不做作,不虚假,全是有感而发的东西,与艺术大师追求的最高境界恰恰一致。这就是儿童绘画的造型语言。它是孩子自身感受的表达,外形形象虽然不真实,但内心感受却非常真实,体现了高境界的艺术追求。技法的娴熟不是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是孩子绘画作品体现出来的东西。只有从生活中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才能创造出独特的、生动的作品。 参考文献: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 2009年第一期 《少儿美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9期 《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3年4月 杨景芝 《中国中小学美术》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2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