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刍议
数学论文之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刍议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认真贯彻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其本质就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自主学习;合作求知;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08)05-0099-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具有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关键。 一、自主学习的能力 1.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要解决的总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解决了心理品质总是能够帮助学生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愉快心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勇于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学”的过程就是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旧有的固定答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应该提倡“以学为主”的精神。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资料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在进行有关乘方的相关内容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从乘方的意义或逆用幂的运算开始,先从简单实例考察着手,让学生自己探索,通过从易到难的考察过程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有很好的效果。 3.勤于实践手脑并用能力的培养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亲自探索知识形成过程,通过创造条件、创造情景、提供活动现场、感性材料,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味学习的快乐,享受知识的内涵,从而获得知识。 4.直辖市关系,合作求知能力的培养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又一途径。在现代数学教学理论领域中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协调各种关系、合作求知的能力。 二、创新能力 1.良好的智力结构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智力结构一般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单是模仿和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2.自主学习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为创新能力的展现提供前提,学生的很多独到的见解都源于该过程,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练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从关注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入手,为其创造环境,提供思维和操作平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3.创新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是非曲直创新能力的心理要素。素质教育鼓励学生质疑、求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毅力、自信、果敢等品质。创新意识道德是怀疑的精神、求实的态度、综合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对数学题的讨论,养成对问题进行质疑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创新的心理品质创设空间,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总是辨别是非,评价优劣的思维品质。 4.创造性思维形式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在科学史上诸多事例证明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对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排除固定的思维方式和陈旧的解题模式,探究解题的新思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和不同空间去认识、分析和思考;从问题的纵向、横向和逆向去探求;引导学生进行多因素分析、多空间对比、多角度论证、多方向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单一性向多向性发展,进而形成学生的直觉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性思维形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