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挖掘文章潜性因素 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挖掘文章潜性因素 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语文论文之挖掘文章潜性因素 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 ‎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从这几句诗中,我们认识到阅读不仅要理解文章大意,还要领会文章的话中之话,字里行间的话——文章的潜性因素的含义。过去的讲读教学,一般来说,讲得都太多、太滥。常常是按自然段问问答答,不管重点和非重点,也不分文章的显性和潜性的因素,更不问学生会与不会。每一段的教学,基本上是让学生的思考在同一智力水平上重复。一课又一课,一遍又一遍,只是在重复文章中的浅显因素。这样学生对学过的课文并没有真正理解,学生的感悟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主要应当是提高学生对文章潜性因素的感悟能力。在教学中,把精力放在未知的,有思考价值、引人思考的潜在因素上,做到细致入微。对那些熟知的、浅显的因素,可以迅速做出结论,一掠而过。‎ ‎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呢?‎ ‎  一、    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 ‎  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里边的词句相当精彩恰当。作者常把自己的写作意图融在文章精彩的语句中,讲读时要抓住这些关键的词句,巧妙地讲述,积极地引导,使学生咀嚼出它的妙处,挖掘出它的潜在内涵,从而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作者在写草塘的“绿”和“动”时,写到“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欢笑”一词并不难理解,就是人内心高兴而体现在外的一种行为,而“芦苇和蒲草”不是人,又怎会有如此丰富的内心感受呢?作者的用意何在?结合课文的内容,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读中感悟,学生终于弄清楚作者的真正意图是:把“芦苇和蒲草”当成人来写,写出了他们绿的有生机,绿的有活力。其实在这儿欢笑的不正是作者自己吗?茫茫的草海被风吹拂着,草浪在不停地翻滚,绿色在不停地流动。作者被草塘的满眼葱绿、静中有动的美景所陶醉,对他产生了由衷的喜爱之情。经过一番自读自悟,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得到了训练。‎ ‎  二、    重视文章的矛盾之处 ‎  有些文章在叙述上显得有矛盾,但这正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作者的意图往往潜伏在此。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矛盾,解开这些潜在的“结”,会使文章显示其内涵,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写人们在等灵车时,写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描写老奶奶神情的两个词:“焦急”与“耐心”,这正是一组反义词,用在这里不矛盾吗?通过分析,我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也通过了一番积极思维,最终悟出,这不但不是作者的失误,恰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焦急”是老奶奶盼望早点见到灵车;“耐心”‎ 表明老奶奶一定要看到灵车的心情。这二者的结合更真切地表达出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的真挚的爱戴之情。正是抓住这些潜在的因素,才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到《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的写作意图。‎ ‎  三、    着眼文章反复之处 ‎  文章的反复之处,并不是简单的文字重复,它往往是作者写作意图的体现之处,是文章精华所在,隐含着作者写作的主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抓住这些因素,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出现了两次“再见了,亲人”,作者的意图何在?通过引导思考讨论,学生反复感情朗读,最终领悟到这是志愿军战士坐在远去的列车里发出的呼唤,也同样表达了朝鲜人民的心声。在并肩战斗中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使两国人民胜似亲人。告别之时,难舍难分,充分表达了志愿军对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的眷恋之情。抓住了文章中的反复之处,感悟文章的主题就比较容易一些。‎ ‎  四、    从文章的变化之处入手 ‎  文章是富有变化的,而这些变化并不是单纯的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动,它是作者写作思路的显示,每一处变化,往往便是作者潜伏自己写作意图之处。从这里入手,可以发现文章的“要害”‎ ‎,体会出作者的写作主旨。如《草原》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随着文章飞到广阔的大草原,看到那里特别蓝的天,特别绿的草,白色大花似的羊群,蒙古人的五彩飘逸的衣带。景色在作者的笔下不断的变化。在讲读课文时,我对作者笔下的每一处景色,都让学生入情入境去仔细体会、回味,重点比较每一次景色变化后,人物的情感变化。学生在品味这些变化中,会发现作者不仅赞美了大草原的美丽,更重要的是颂扬了蒙汉人民的友好和睦,作者的意图是颂扬民族的大团结。抓住了文章的变化之处,学生便会进一步体会到“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所蕴含的情感。‎ ‎  五、    从文章的空白之处入手 ‎  有些文章往往有一些内容,作者没有清楚明白的写出来,甚至省略不写,留有一些“空白”。这并不是作者粗心大意,而是作者的精明之处,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写作主旨潜伏在空白里,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便是文章的潜在因素。在讲读中,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实,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文章内容中去,用自己的审美力、创造力,去补充、还原,发展文章的内容,不仅能感受到文章的写作意图,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概括出闰土的人物特点后,针对“我”的外貌课文中只字未提这一“空白”设计了如下训练:闰土年少、健康、天真活泼,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学生纷纷推想“我”的形象。有的说:“我”是一个脸色苍白,头戴一顶瓜皮帽,身上穿一件丝绸小马褂的小少爷;有的说:“我”‎ 的身体一定不很好,来一阵风说不定就会被吹倒,因为“我”整天呆在高墙大院中,连门都不出;还有的说:“我”整天呆在高墙大院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以脸又白又嫩,整天不干活,肚子一定是大的。显然,经过这一填补处理之后,学生无论对文章的内在的逻辑和审美价值的认识,还是在语文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是“填补”之前所不可比的。‎ ‎  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潜性因素的理解能力,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阅读课文,吸取文章中的精华,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多动脑筋,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去感悟课文,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