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通过对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有 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在为人处世方 面存在的许多缺点与不足,今后,我将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 这些坏毛病,提高自己!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小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1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 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 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 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 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 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 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 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 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 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 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 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 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 21 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 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 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 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 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 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 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 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 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 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 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 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 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 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 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 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 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 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 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 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 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 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 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 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 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 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2 21 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 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 21 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 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 就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 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 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柳斌同志在《关于 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谈到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中,他指出: 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 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 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 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 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 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 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 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 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 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 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 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 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 学生观,对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一项对 475 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 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较智商预期为高)、 普通成就者(成绩与智商预期相当)、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 商预期)差别的产生,与性格特征有关。高成就者工作习惯 较佳,对学业兴趣较浓,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 事认真负责且有计划。低成就者难自律,难自我规范,较冲 动放肆,喜好玩乐,贪图近利,与同伴关系欠佳,较不合作, 较自私,较不尊重权威与传统,较不合群,在校在家较不快 乐,常为己辩护,愤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较悲 观。普通组介上下之间,尚属正常。由此可见,培养积极的 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能促进科学文化素 质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 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 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 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外貌美丑、体能强弱、 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 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 确对待,也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以上所述表明,健 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 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能的充 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造型美、生气美等身体美的 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 的发展无不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适于力量 大、速度快的活动,内向性的人完成目标的动机强,适宜进 行精细、准确的任务。同时,身体潜能能通过运动技能的提 高得到发挥。运动技能是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 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运动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与 智慧技能有联系。运动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随意 的、反射性动作,也不是如同摇头那样简单的肌肉反应,他 受到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动作技能,发挥人的 的身体潜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 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形成审美素质 的基础和条件。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心理上的修养,审美的修 养不可想象。此外,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内在美的表现, 也是美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例如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 现实,客观、全面、公允地看待问题,能正确地正视现实, 热爱学习和工作,聪明才智得到正常发挥,有自知之明,对 自己能正确评价,行为举止得体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现。又 如对人富有同情心,诚恳,正直,正义,不畏强暴,乐群, 对学习与工作勤奋、细心认真、有首创性,不卑不亢,严于 律己,自信、谦虚,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现。通过心理 健康教育培养的这些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精神美的成分, 又是审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是充满 活力的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3 从 5 月 23 日至 6 月 15 日,长安镇教办举行了一次中小 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非常荣幸我能参加这次这么有 意义的培训,因为在这个月的培训中,让我巩固了许多大学 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开拓了我对心理学领域的认识,也结识 了很多其他学校的老师。通过这次的交流和学习,让我获益 匪浅,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6 月 6 日由管延华老师主 讲的《活动课的心理学原理及教育应用》。下面,我将对这 一天的学习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在这一天的学习中,管老师通过讲授与活动相结合的方 式,向我们介绍了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开展活动课的意义、 方式、步骤,以及通过活动课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应该遵循 的原则和心理指导意义。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 述: 一、活动课主题的选择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 1、选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 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生活周围的事往往十分关 心,教师在选题时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选择与 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和 关心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共性的问题, 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不同年级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年级 的学生,选题应有所不同。例如,初一学生主要面临的心理 问题是以学习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为核心的新环境适应问 题;初二学生面对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学习策略问题;到了初 三变为升学压力和就业问题;高一学生又一次面临更为迥异 的新环境适应问题;高二学生要面对学习压力与人际关系交 往问题;高三学生面临考试焦虑和职业选择问题。 2、选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其行为表现也会 有所不同。同样是在中学阶段,随着年级的上升,举手回答 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高中课堂氛围表象活跃程度明显不如 初中,造成这种原因并不单单是学生上课不专心或其他原因, 而更多的是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了那种表现自我 的心理,多了些独立思考、静心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某种程 度上说,小学初中的课堂氛围更多体现在显像层面,高中课 堂氛围更多体现在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感受等隐形层面。所 有这些要求我们在选题和设计时都应做充分准备。 二、弄清心理辅导活动和主题班会的区别。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与主题班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思想方 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又往 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主题班会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 德、行为等教育,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从心理的角度切入,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心理卫生保健和心理训练,心 理辅导活动课与主题班会可互为补充,共同塑造学生美好的 人格和道德行为。 三、课题的选择应该考虑班级和学校管理的需要。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整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 的,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班级与学校整体管理 的终极目标也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即时性目标和方式方法 上的差异。 其次,班级和学校日常学生管理经常遇到的各种学生问 题,有许多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到的学生心理与行 为问题。比如学生的厌学情绪、学习态度偏颇、学习动力不 足、同学人际交往、各种问题行为等,这些本身都是与学生 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过程密不可分。或者也可以说是班级和学 校日常管理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体的表面上的行为问题,而 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关注现象背后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 过程倾向。但这并不影响两者所指向共同的问题。 四、形式要多样。游戏、绘图、角色扮演、小品、辩论 赛、讨论、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条 出人意外的新闻,一个惊心动魄的案例,一部来自学生生活 场景的 dv,一支拨动心弦的乐曲,一串发人深省的数,一组 震撼人心的照片,一段诙谐风趣的动漫,一出自编自演的小 品,一个经典的游戏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热身阶段的重要素材, 只要它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心灵、思绪、情感、注意力焦点, 就能引导学生走向这一堂心理健康课的主题。 五、课题的选择应该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在不 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的需要。教育部__年 8 月下发的《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是途径 之一,并强调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这里 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倾向,应该理解为开展各种心理健康 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操作层面存在的误区和倾向,而不 是这些途径和方法指向的内容和目的存在问题。心理健康教 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能当作语文、数学等文化课 来学习,并以传统授课模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 操作上要防止学科化倾向,但是在涉及的内容上和目标上必 须体现出一种系统性和连贯性。《纲要》还指出了心理健康 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 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纲要》规定的心 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具体到一个学生的不 同发展阶段,许多是相同的,是需要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六、参与要广泛。我们开展活动,要选择一些学生中普 遍存在的、覆盖面广的、有待逐步提高的教育点,与学生一 起探讨、研究、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踊跃发言, 要全体参与,避免自卑、内向的学生由于不敢发言而隐瞒内 心的真实感受。促使师生、生生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交流的活 动中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或唤醒学生内心己有的经历和体 验,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热情,促使学 生在深刻的感悟中达到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例如:中职新学生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学习、生活、人际交 往、恋爱等,教师要从切身的问题设计话题,才能有更广泛 的参与度,也才能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开学初期的适应期,尽 快适应新的环境,投入到职业教育的学习中。在设计问题时, 要让学生有话想说,不吐不快,参与面要广。 总之,心理健康康教育活动课主题的选择,应优先考虑 学生当前的、实际的需要;其次再考虑班级和学校管理的需 要;最后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的 需要。符合实际需要的主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好的 主题,结合活动课的具体开展,才能收到理想的实际功效。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的一 些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会尽我最大的努 力,把这些收获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中,务求让学生发展成为 身心健康的新个体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4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 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 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 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 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 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 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 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 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 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 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 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 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 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 状态就 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 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理是否正 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 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 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 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 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 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 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 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 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 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 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 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 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 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 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 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 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 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 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 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 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 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 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大学生 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 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 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 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 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 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 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 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 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 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 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 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 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 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 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 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 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 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 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 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 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 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 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 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 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 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 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 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 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 能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5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已经持续好几个星期了,虽然学习的 时间不长,但对我的冲击却是极大的。其中学到不仅仅有心 理学理论,还有好些教育学的方法,更有正确对待生活的方 式,如怎样释放压力,调整自己心态,与他人如何沟通、如 何相处的方式,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 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想办法解决。通过学习, 我深深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当一名好教师 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来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仅 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 均臻良好的状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 能仅要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教师本身也要保持心理健康, 而这个问题一直是被我们大家忽视的。教师常常要做学生的 心理工作,给学生排忧解难,而教师的心理压力又由谁给解 决呢?教师这个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的社会角 色和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及社会的认 可的不对等,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和压力。 教师的工作环境是学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级同事,又和 自己的服务对象终日在一起工作。社会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 针对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时间段来服务,而老师 的服务对象是人——成长中的人,并且肩负着指导他们成长 的重任。那种八小时以外时间还在为自己的学生的成长和未 来殚精竭虑的事情,是不做此项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做 教师根本就是一个累身更累心的活计。. 教师的待遇现在是提高了不少,可教师的地方依然没有 提高多少。.而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了。部分 家长急功近利仅仅关注学生得的短期成绩对老师求全责备 等原因,教师得不到社会的真正重视,压力太大。碍于自己的 所谓“面子”,普遍的现象是有了心理问题不会疏导又不去 找专业人士治疗,甚至于心理健康教育未能普及的情况下, 教师有了心理障碍和疾病却不自知!积劳成疾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现在的舆论开始纷纷关注教师的”亚健康”状态,不仅 是身体的,更多的问题来源于心理.那么,教师怎么样避免或 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多 用心去看看周围的事物,尝试着去做做不同的事情。当我们 个体困扰,可以观观群体,比较能让人产生落差,比较更能 让人寻回平衡。运动是一个调节身心的好方法,找几个朋友, 在运动场上大汗淋漓后,不仅疲劳的身体得到了锻炼;看书 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自己的身心沉浸下去的时候,我们 就会忘记我们自己的生活…. 二,要有知心朋友。时常和他们聊天,好的,不好的; 得意的,失意的:大的,小的……把心事跟大家倾诉,是缓 解心理压力的好办法。 三,照顾好家庭。什么都不顺利的时候,家是你永远的 避风港湾。永远不要试着只顾大家,不顾小家。最后的可能 是会失去两个家。 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 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希 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开创美好的生活.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