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心得)之信息技术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
信息技术论文之信息技术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 信息技术公开课,对于年轻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如何上好信息技术公开课,是同样“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关心的话题。本文分别从“学会教育”、“开放教育”、“实践教育”、“多媒体教育”等方面形象地概括了信息技术公开课与其他教学的区别。 随着教学改革的飞速发展,公开课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督查,学校促进教学竞争、促使教师的优化发展,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等都把公开课当做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公开课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桥头堡,是教研活动的一个切入点,也是教师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关注信息技术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推进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和排头兵,它必然成为各个视角的焦点。 第二,信息技术科目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传统的经验积累,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借鉴。 第三,由信息技术是新兴学科导致绝大部分评课教师、领导、专家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学生”,评课教师、领导、专家对你课堂成败的评价,不可能不受到自己听课、学习效果的影响。 第四,对多媒体设备操作的任何一点误差,都会给你的公开课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信息技术教师怎样上好信息技术公开课?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学会教育”是信息技术公开课的优选教学原则 “学会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对所授知识的独立运用能力,即在内化(理解)的基础上的外展(运用)能力。信息技术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素养、技能操作典型的课程,“学会”的是其存在的理由和基础,更是检验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标准。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信息教育课程定位的时候,使受教育者在听懂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应成为优选的教学原则。而公开课在此的基础上还应包括所有评课教师、领导、专家,因为他们不但是来评课的,而且还是来认知、学习这节课所授的技能技巧的。因此,让所有人“学会”,应成为评价公开课成败的关键。试想,如果一节课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华丽而没有最终落实到“学会教育”这一原则上,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如果评课教师、领导、专家都不能“学会”,他们会认为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能“学会”吗? “开放教育”是信息技术公开课的优选教法和学法 “开放教育”是指在达成“学会教育”这一目标的过程是开放的、不拘一格的,即在指导学生“学会” 的教学方法上应是软环境的、因材施教的,学生在达成这一目标的类型可以是各有不同的,只要最终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开放教育”,首先,对教育者来说,就是要具有包容性,对受教育者个性特点包容,对受教育者所选的学法包容,对受教育者所引用的材料包容;其次,对受教育者来说,应具有能动性,应让受教育者明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是完全自由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达标方法;再次,从学习材料的选择上来看,可以具有多元性。 “实践教育”是信息技术公开课的优选教育途径 “实践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践行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掌握。实施“实践教育”,它有坚强的理论基础。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实践教育”,是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及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我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 “多媒体教育”是信息技术公开课的优选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多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信息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并依托多媒体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每一次改革,都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试想,我们在选择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手段时,如果用的还全是“粉笔+黑板”,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所以,信息技术教育性质决定了其教育手段上已经摒弃传统的方法,实质上只能是一种多媒体教育。 无论你对你的教学手段是多么自信,但在进行信息技术公开课时,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技术公开课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隐性内容。 “实践教育”和“开放教育”一起组成了“学会教育”这一目标的两个方面。如果我们把“开放教育”看做是“学会教育”的软性指导的话,那么“实践教育”就是“学会教育”的硬坐标。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