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有血性心得体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军人有血性心得体会

军人有血性心得体会 篇一:军人血性 习主席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 血性,古往今来都是备受推崇的人格特质之一。它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道义承担,是“曲戟在颈,不易其心”的忠诚坚守,是一闻战鼓虎气生的豪气迸发,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死生抉择。 军人铁血尚武,舍生忘死,投身报国,自古皆然,我军为最。毛主席曾说过:“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我军数十年的辉煌征战,就是一部以血性与豪情写就的壮烈史诗。在硝烟弥漫中出生入死,在前仆后继中英雄辈出,形成战胜强敌的精神密码,传承胜利之师的血性基因,铸就人民军队鲜明的形象标识。 血性是信仰与道德的熔铸,是灵魂与本事的迸发。习主席提出的军人血性,承载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血脉,是对我军战斗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东风劲吹,惊涛裂岸,战鼔催征,站在践行强军目标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正按照习主席的要求,练气练胆,铸剑砺锋,激发血性虎气,砥砺战斗精神,锤炼顽强作风,磨练意志品质,努力塑造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续写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辉煌历史。 在我军灿若星辰的英雄谱系上,必将铭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血性传奇。 一切旧式军队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只有为数不多的军队,能达到或接近达到这一境界。 这一境界不需要重金悬赏,也不需要严刑峻法,更不需要杀气腾腾的督战队压阵。这一境界使这支军队的每一名官兵,在他的党,他的人民,他的国家需要他、召唤他的时候,就会从每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或队列中挺身而出,在刹那间完成由一名普通士兵向英雄豪杰的升华。 这些士兵会面无惧色,用单手托起即将爆炸的炸药包; 会奋然跃起,用身体堵住机关枪喷吐的火舌; 会毫不犹豫,跳进冰窟窿中救起落水儿童;会超越生理极限,任烈火烧尽自己的躯体;会齐心协力,用胸膛筑起抵挡洪水的堤坝;还会用鲜血淋淋的十指,去挖开、搬动、寻找水泥预制板下一息尚存的生命??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支军队早期的英雄谱上,有些人甚至昨天还是敌对阵营中被抓来的壮丁,今天一旦投诚到这支军队的行列里,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精神上的“化学反应”,迅速转变成一名为自身的阶级利益,也为人类共同理想而战的伟大士兵。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事情算得上奇迹,毫无疑问,这就是奇迹。那么,又是什么人,什么力量,在缔造这样的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信念 理想、信念,这就是这支军队不同于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有军队的奥秘所在,也是所谓“东方之谜”的全部奥秘所在。 当红十军团21师师长胡天桃衣衫褴褛地走上敌人的刑场时,连行刑的敌军士兵都为之动容。因为,他只要在一张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与这身装束 永久地告别,跻身脑满肠肥者之列。但他骄傲地摇了摇头,毅然向刑场走去。只因为那张纸上写着两个字:投降。一位在二战中与德国和日本两个法西斯国家军队都交过手的美国军官,曾写下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德作战,对日作战,已被德军和日军的顽强所震撼。但与中国军人的牺牲精神相比,那些法西斯的殉葬品们,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顽抗。中国的军人,面对美军炽烈的火网,就像不在意似的,第一波倒下,第二波跨过尸体继续前进,还有第三波、第四波??他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姿态,就像殉道者似的,那大概不是因为命令和纪律,一定是信仰。 他说的没错,那就是信仰。从胡天桃,到无数个像胡天桃一样倒下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战士,用他们前赴后继的牺牲,向世人证明,这支军队从一开始,就是被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聚合到一起的。也许,当他们在雪山、在草地、在漫漫征途、在敌人的枪口前倒下时,并不懂得这种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是他们的价值观。但他们从信仰它的那一刻起,就发誓奉守它到自己生命的终点。他们全部毫无愧色地兑现了自己的誓言。而这无数个誓言的兑现,构成了这支军队的一场场战斗和战役的胜利,这是信念的胜利、价值观的胜利,而这一切,最终也构成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篇二:军人心得体会 军人心得体会 当兵争当“四有军人“ 习主席10月30日在古田会议上提出,要正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存在问题,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也就是新一代四有军人。其主要思想就在于要把4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 要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要把党性原则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坚持党性原则是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 要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把战斗力标准作为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健全完善党委工作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要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政治干部把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统一起来,坚持求真务实,坚持公道正派。 为大力提升新兵战斗力,xxxx支队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部队实际情况,多措并举,有效地激发了新兵争做“四有军人”的政治热情。 这个支队积极改革创新,拓宽思路,采取立体化、群众性、全方位的形式,深化“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充分发挥“三互”、“双四一”等载体作用,采取集中授课、随机教育、撰写体会、群众性大讨论等形式,引导新兵认清当前严峻形势,激发新兵敢打必胜的战斗意识,强化新兵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把学习英模典型活动作为激励广大官兵坚定信念、苦练精兵、弘扬战斗精神的有效途径,组织新兵远学英模先烈,近学身边典型,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争做“三好”新兵,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使新兵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坚持环境熏陶,营造育人氛围。注重用警营环境熏陶感染新兵,充分发挥支队警史馆、荣誉室的教育功能,广泛运用板报、橱窗、图书室等宣传载体营造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浓厚育人氛围,使新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有效增强了新兵“能打仗、打胜仗”的信心和勇气。 一系列措施,有效激发了新兵扎根警营、履行使命的政治热情,培养了新兵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锤炼了新兵争当“四有军人”的政治底蕴。篇三:对军校学员血性的思考 军校学员如何转变军校“血”员 摘要: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养军校学员的血性,在新形势下,军校学员作为未来部队的指挥官,要打赢未来战场,需要什么样的血性来做支撑 关键字:军校 血性 培养 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生长干部学员作为未来部队一线带兵人,更须具备“平时有血性,打仗敢拼命”的气质和胆识。我理解,这个血性就是闻战则喜的勇气、有我无敌的霸气,就是肉体死、精神生,自己死、战友生,个人死、民族生的牺牲精神。有些同学认为“未来打仗拼科技,用脑用心不用力,只要有了新武器,血性多少没关系”,有的认为军校培养血性的氛围不够,对培育军人血性不是十分积极主动。这些需要我们,深化培养血性必要性的认识,强化血性虎气对于走好军旅之路重要性的理解。 ‎ ‎ 1、军校学员目前在血性上的不足和缺失 1.1、学习训练怕苦累。经过军队院校几年的淬炼,学员吃苦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面对枯燥的学习、艰苦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仍有部分学员嘴上有不满,心里发牢骚。体能训练时晴天怕晒,雨天怕淋,冬天怕冷,泡病号、凑公差、争站岗,野外驻训时背背囊更是越轻越好。面对战争的问题,不少学员都抱有“打不起来,轮不到我”的想法,把军人当成谋生的职业。 1.2、精神思想不上进。不少学员来军校就只顾学习。“只要不挂科,六十分万岁,宁可默默无闻,也不能积极表现”的思想充斥在一些学员中。在生活中总有部分学员无论干什么都喜欢混在大队伍中,对于任务能躲则躲,不愿当骨干,不愿主动思考。有人自诩“看破红尘”,天天“轻松过”,听哨集合,到点上床,每月拿钱,快活自在。年年“知足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立功受奖,从不去想。 1.3、崇文尚武不双全。军校学员的“书生气”应是携笔从戎,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的豪迈之气,应是“信息精英+钢铁硬汉”的虎狼之气,如此“书生气”才可合军聚众,一呼百应。少数学员吹拉弹唱功夫了得,操枪弄炮本领不强;说起明星大腕一套一套,提起党史军史一知半解;见第一不愿争,见红旗不敢抗。精力外移,兴趣偏移,胆气式微。更有甚者,把自己定义为文艺青年,天天微博空间感慨不断,越临近毕业,越缺少精进勇猛的锐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究其原因是学员尚武精神缺失,血性胆气不足。一个血性衰竭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血性的军人就不配叫军人。 2、军校学员为什么需要具备血性担当 2.1、培塑血性是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利刃。拥有了顽强刚毅的血性,即使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也能坚决完成任务。在人民军队发展历史进程中,我军正是凭着这股精神,创造了一幕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血性从来都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正是凭着独特的血性,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敌,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军校学员是军队未来的指挥官,是祖国的新鲜血液。为了能打赢未来战场,军校学员必须拥有足够的血性,带出血气方钢的部队,炼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精神利刃。 2.2、强化血性是世界各国军队的共同追求。纵横欧洲的拿破仑曾经说过:“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的”,深刻道出精神因素和军人血性的重要性。西方军队在历史上很崇尚血性,直到今天,仍重视强化军人血性。美军在西点军校往西十来公里的军事保护区森林中,专门建有一座叫巴克纳的新生训练基地,教官明确告诉学生“三个月之内不是人”,目的是不惜用非人手段击垮娇生惯养的个人主义,重新塑造合格的军人,练就钢铁般的意志。这说明虽然各国军队在培养方式上各有不同,但是血性二字却无一例外地镶嵌其中。 2.3、追根思远谋打赢,信息战场更加需要血性。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这充分说明,战斗精神对于一支军队、一个军人的极端重要性。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不仅是先进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人的意志、作风、勇气的比拼。无论武器装备先进到什么程度,危险、困苦甚至死亡始终是每个军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据统计,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突袭战的效果非常有限,伊军损失飞机10%、装甲坦克20%、火炮20%,而利用“软打击”给伊军士气造成的毁伤却高达40—60%。这正是导致40多万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战斗意志崩溃,一夜间“灰飞烟灭”。究其原因,就是国家的士气、军人的血性被打没了,精神被打垮了。哀莫大于心死,血性没了怎能不投降。未来战争无论作战样式怎样变化,战争的本质始终不变,仍然是军人血性的较量。 3、军校学员怎么才能加强血性培养 ‎ ‎ 3.1、红色血脉中汲取。习主席指出:“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纵观我军的战斗历程,创造了无比荣光的历史,谱写了无可匹敌的传奇。从靠“一股劲、一股气,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南昌起义到“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的血战湘江,从“天大的困难也不言苦”的杨靖宇到“不计个人名利,只为民族国家”的左权,无不深深体现出军人的血性。这血性是一代代革命先辈战斗精神的高度浓缩,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军人的血性源于崇高的历史使命,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对党的赤胆忠诚!习主席指出:“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的大问题”。作为未来军队建设的生力军,应当学好党的创新理论,学好军史党史,在沐浴辉煌历史中教育激励自己。 3.2、军营文化中熏陶。文化是精神的血脉,战斗文化催生战斗精神。军人的血性源于对理想信念和军队文化的认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建设学习型军营中,我们应多读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和军事著作,多组织一些充满战斗豪情的仪式教育,在充满战斗气息的军营环境中不断浸润,持续培育不畏艰险、敢打必胜的尚武精神。要让“越吃苦的人越吃香,越辛苦的人越幸福”的思想在军营里传播,把当兵当事业,把打仗当主业,把打赢当伟业。院校应大兴尚武之风,大练精武之能,始终高扬备战打仗的主旋律。坚持用武化活动和武化环境笃定尚武志向。 3.3、在点滴养成中固化。军人的血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军人血性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关键在养成。要在未来战场上英勇无畏,抓好日常的作风养成,将其作为培育我们军人血性的全过程,让军人的血性内化为我们自身的固有品质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经过一点一滴的长期培养和艰难困苦的反复锻炼形成的。我们每一位官兵要把这种战斗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日常教育是培育血性的土壤,只有保持土壤的“肥力”,血性才能在沃土中茁壮成长。 在未来献身强军实践的征途中,就算不能血染疆场,依然胸中有胆气、心中有豪情,依然秣马厉兵、精武强能,努力把自己锻造成永不服输、敢于亮剑的军中骄子,“平时敢流血、战时敢拼命”的血性军人,真正让党和人民放心、让敌人胆寒的中国军人! 【参考文献】 (1)《让有血性成为军校学员的“耀眼证书”》, 张晶,国防工业出版社 (2)《对加强生长干部学员血性培养的几点思考》,陈龙坤,解放军出版社《》 军人有血性心得体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