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心得三篇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的心得3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心得三篇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的心得3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心得三篇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取得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就在于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理论学习对党之建设、国之富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应自觉培养“三种能力”——鉴别力、自省力、行动力,将学深悟透与致知笃行统一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 入门须正,培养“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鉴别力。“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此言虽为论诗,放到理论学习中亦有启发。读书要读经典,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书库中选择“第一手资料”,就要看学习者识书辨书的能力。理论学习前,心中要有专业出版“清单表”,脑中要有理论书籍“谱系图”,眼中要有延伸阅读“知识网”。历史底蕴深厚、专业实力雄厚的出版社是书籍质量的重要保障,如学习出版社主要出版干部理论读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学习资料;外文出版社面向世界传播中国领导人的思想、中国的声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就由其出版。党员干部要多学理论多读历史,放眼世界立足国内,培养见微知著能力,才能在出版乱像中收获“开卷有益”,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后疫情时代”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在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钻研须勤,培养“学然后知不足”的自省力。理论武装是实践的先导,理论学习的多寡、深浅会直接影响实践效果。学问勤中来,理论学习要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就要以“时无重至”的紧迫感学深悟透,肯下“苦功夫”,甘坐“冷板凳”。学习贵在坚持,如同撑逆水而上的船,一篙不可放松,党员干部要利用工作间隙碎片时间在手机上进行“零散知识”学习,挤出每天下班空闲时间进行“串联知识”学习,整合周末集中时间进行“系统知识”学习。学习中固然会遇到全然不知、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的情况,这就需要静下心来细析文义、勤翻著述、发微抉隐。“吾日三省吾身”,理论学习不能止步于“不求甚解”,而是要善于反思自省,对每天学习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逐一审视分析,在反思中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不断调整,逐步建立起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实践须实,培养“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行动力。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理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学而学“走过场”、附庸风雅“装样子”、进官加爵“撑门面”,而是要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共同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党员干部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忧民之情、“洒向千峰秋叶丹”的奉献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责任担当,致知笃行,立足本职练就过硬本领。工作中遇到难题要“迎难而上”,不能绕道而行;要“敢于亮剑”,不能不置可否;要“只争朝夕”,不能尸位素餐,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中不断提升行动力,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工作,一环扣一环抓紧落实,一棒接一棒接续前进,自觉将理论学习锻造成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利器”,拿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矢志报国,造福人民。 【篇二】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而干部的成长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武装。近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正式发行,570页,19个专题,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九大以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为当下基层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知识储备提供了一本“学习宝典”。 在基层,“凡事留痕”已成为一大工作特色,借助图片、文字、视频等载体查看工作是否落实、完成是否出色。而理论学习留痕现象依然严重,书籍发放登记表、集中学习记录及图片、个人学习总结和心得、学习笔记等已然成为了被督查的硬性资料。基层干部除了处理日常的各项工作之外,还要抽时间学习理论知识,不仅要让“里子”富起来,还要“面子”过得去,而大多数基层干部是撑了“面子”空了“里子”。 理论学习不应沦为“抄笔记”。理论学习抄笔记,原本无可厚非,“好记心不如烂笔头”是再通俗不过的道理,在摘抄的过程中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一旦和任务挂上钩,就变了味,盲目摘抄,以凑字数为目的,完成任务、应付检查,表面上看学习认真、思考到位、把握精准,实际上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经不起半点涟漪。同时同事之间“资料共享”是常事儿,领导干部找工作人员代笔也时有发生,而这种“表面文章”更像是实实在在的形式主义,没有用,但是不能少。“笔记抄得手软”,是对“留痕”学习的无奈,也是对这种检验学习成效的不赞同。理论学习不是靠笔上用力,而是靠深悟久思,要入脑入心,真正把理论学习成果化作解难题、答疑惑的“密钥”,化作冲破荆棘、乘风破浪的“利剑”,化作战胜困难、砥砺奋进的“法宝”。因此,要避免理论学习沦为“抄笔记”,在学习意识的强化、学习组织方式的创新等方面,都必须下足功夫、寻求改变。 理论学习不应沦为“苦差事”。随着互联网在基层的广泛运用,不仅提高了基层工作效率,节约了办事时间,更好地为民服务,同时也创新了理论学习的方式、拓宽了理论学习的渠道,除了较为常见的报纸、书籍等纸质载体能有助于理论学习之外,不定期地参加学习培训班、参加线上理论学习知识测验、下载各类学习app、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等让基层干部应接不暇,本来是利用各种方式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但是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成了基层干部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一个“硬指标”,即使部分基层干部刚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但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也只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到头来,“面子”上挂不住,“里子”也空空如也。理论学习是基层干部的一堂“必修课”,学习本是一件快乐的事,应在理论学习中寻找“美”,而不是把学习看成一件“苦差事”。 以学益智,就是要通过勤学习多思考来开发智力、开阔视野、拓展认识;以学修身,就是要通过大量理论知识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以学增才,就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增长自己的才干。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不仅要透过“面子”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要抓实“里子”,用大量的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充实“里子”,紧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步伐,争做理论学习路上的“排头兵”。 【篇三】 古典名句是流淌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智慧结晶,浸润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生机和厚德载物的精神血脉,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引经据典谈安危、论治乱、道时机、讲大局,把古人智慧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当代实践,为“故纸堆”里的典故赋予“新生命”,生动深刻,又恰到好处,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执政之要的辩证理解,和对治理大国的深切认识。我们要学深悟透这一重要著作的深刻意蕴,从中读懂总书记的执政智慧,汲取引领中国发展的磅礴正能量,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读懂“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的初心之“意”,“典”亮前进道路的正确方向。语出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政体》,见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专题。治理国家好比种树,根系牢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中国大地,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是能够持续推动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的;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体现于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从容应对风险挑战、实现现代化总体目标的根本保证。中国的这一前进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制度自信,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夯实“本根”不动摇,“典”亮前行的路、走好自己的路。 读懂“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的使命之“意”,“典”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语出明代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见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专题。立什么样的志向,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要立志,明确奋斗方向、凝聚攻坚力量;更要立大志,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这个梦想,凝聚着几代人的夙愿,不仅关乎14亿人民的整体利益,更是每一名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革命先烈用生命追求理想、捍卫信仰;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改革先锋用奉献不懈探索出中国道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一远大理想。我们要牢记历史使命、“典”明远大理想,让奋斗之光始终照耀于“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民族复兴征程。 读懂“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的人民之“意”,“典”燃群众路线的智慧之光。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见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专题。尧、舜分别设立谏鼓、谤木,作为让百姓来进谏的工具,体现了重视舆论、善于倾听群众声音的执政理念。群众是政策的亲历者、受益者,更是知情者、评判者,群众的呼声里没有阿谀奉承、没有精心安排,只有真实的舆情、为政的得失,理应成为我们党执政的依据、工作的“信号”。群众路线是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宝贵经验,要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绝不能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要一以贯之扣好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迈开脚步深入一线、俯首倾听群众呼声,因民之利而导、顺民之意而能。也要抓住用好全媒体渠道,最大程度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从而“典”燃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汲取治国理政的“地气”和民心。 读懂“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的求实之“意”,“典”破知行合一的制胜密码。语出南宋张栻《论语解·序》,见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专题。“知”与“行”相互生发、相互促进,实践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认识越深刻,就越能指引实践发展。改革开放42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既是“摸着石头过河”砥砺前行的实践胜利,也是从实践中探索规律、获得真知,不断强化完善顶层设计的理论成功,是对“知行合一”深刻内涵和辩证关系的生动诠释。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唯有顺应历史潮流,将党和人民在筚路蓝缕的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方能不断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推动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将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的心得3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的心得3篇 【篇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今年的政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要从厉行节约开始。 高位推动,方能立竿见影。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好处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整治餐饮浪费现象从未停止。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开展“光盘行动”,已经取得了狠刹“公款吃喝风”的良好效果。 文化引导,终成社会风尚。“公款吃喝”需整治,实际上民间的“吃喝风”才是真正的顽疾,非一朝一夕就能治愈。极目望去,可以看到大街小巷的餐馆里浪费现象同样令人瞠目结舌。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勤俭节约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都是在告知我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大中小学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各种新媒体应正视自身责任,大力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积极引导民众拒绝浪费。广大党员干部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头,从生活中感染周围的群众,以点带面,以期形成优良的社会风尚。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当前正值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只有厉行节约,科学使用手中“余粮”,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助力全面小康决战决胜! 【篇二】 近日,央视批评了部分“大胃王吃播”严重浪费粮食的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反观组织工作,其实也存在着类似“大胃王”的痕迹,一些干部喜欢搞“花架子”、不会“过日子”,甚至喜欢“凑热闹”,干事脱离实际,工作难有成效。要想让人民群众过得“有滋有味”,组织工作必须要始终“对味”,万不能做那“假吃催吐”哗众取宠的大胃王。 不能“流于形式”,要脚踏实地展现“真味”。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然而实际中,有的党员干部学习时浅尝辄止,做门面功夫,干事时注重形式、缺乏内容,一些活动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其实毫无成效,为应对检查,忙于填表造册,临时整理出一堆“项目”“亮绩”,实则假大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要让群众尝到甜头,干部自身必须学深业务知识,成为行家里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少一些“噱头”,以“干一处响一处”的信念,认真履职、实干担当,下好“绣花”功夫,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换取更多的“流量”。 不能“铺张浪费”,要精打细算坚持“风味”。“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干部们不能有“花公家钱不心疼”心态,开展工作不计成本,为了面子挥霍公款,讲排场、比阔气,甚至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这不仅严重背离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影响群干关系,还容易滋生奢靡享乐之分,败坏了党风政风,污染政治生态。组工干部要当好“领头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把“廉”“俭”铭刻于心,实践于行,小到日常办公时的细枝末节,大到各项活动统筹考量“性价比”,保证每笔经费用在“刀刃”上,坚持自警自省,让清风正气促事业兴旺。 不能“盲目跟风”,要守正出奇探索“新味”。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组织工作也需要有新作为新担当。学习他人的工作办法无可厚非,但组工干部要有辨别力,万不能奉行“拿来主义”,这不仅容易画地为牢,而且容易出现错一个倒一片的问题。“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激流勇进,牢记初心使命,不能因追求“眼前一亮”而传播错误的价值导向,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好总舵、观好大势,敢闯新路,敢争标杆,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开创新局面,让所行有价值,所做可回味。 【篇三】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继续开展“光盘行动”。 何为“光盘”?是拒绝浪费农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辛苦耕耘的劳动成果,是谢绝堆积自己未解决的工作任务,是抵制固守陈旧腐朽的工作制度。对于所有人来说,“光盘行动”是要吃光盘子里的饭菜,拒绝浪费粮食。而对于组工人来说,“光盘行动”还有另一番寓意与要求。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创百姓问题之“光盘”。群众利益无小事,在组织工作中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群众的每一个需求我们都要放在心上,群众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踏实解决。组工人手里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所求不堆积,人民所需不忘记,人民所诉及纠正,坚持人民至上,心里装着人民,始终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用心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创百姓问题之光盘。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创工作任务之光盘。组织工作任务多、工作细,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细致研磨。同时组工人起着上呈下达的纽带作用,起着党风政风的示范作用,一旦工作中出现失误,不仅会影响各级部门的工作,也会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在这样的工作性质下,组工人略有惰意就不免工作大量堆积。今日工作尚未完成,昨日工作更是无暇顾及,等到手头工作忙完后,之前放下的工作早已抛到脑外。积土可成山,积水会成渊,要今日工作今日做,未做完的工作及时完成,不在盘中积剩的残余工作,创工作任务之光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陈旧腐朽之光盘。组织工作是面向人民、顺应时代的。要随着人民的需求不断改进,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没有变化,组织工作难以前进,故步自封终会感到力不从心、脱离时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组织工作要永远走在创新的路上。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线上线下齐上阵。顺时而变,顺势而变,创陈旧腐朽之光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