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以文载道,润物无声——德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语文论文之以文载道,润物无声——德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摘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德育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在语文课本中寻找突破口,抓住课文的背景材料,及作家的心路历程,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正面的影响,从而进行德育活动。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抓住难得的教育契机,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锻炼了自我,感受了自我,完善了自我,也提升了自我,从被动接受伟人的情感价值到主动吸收践行伟人的美好情感和价值观念。教师因势利导,让 “责”“爱”“义”“诚”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在语文课上得到最好的传承和体现,把语文教学和德育完美整合。 关键词:德育 语文教学 整合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又是一个班主任,深知在教育过程中德育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所以我的语文课非常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和实施。然而,在物质生活显著提升的当代社会,很多的传统名篇,经典作品,学生并不感兴趣,反而认为教科书上的东西非常假,大,空。我为此而苦恼甚至和学生辩论,强制学生记忆,但是我发现效果并不好。 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我发现学生并不是不喜爱阅读,不爱学习,经常发现玄幻小说等读物在班级流传,而且还有家长反映学生在家用电脑、手机看网络小说。认真思考后我发现,很多高中生对有情节,有冲突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易于被感染。于是我在语文课本中寻找突破口。终于,我发现课文的背景材料,尤其是诗歌,名家散文的背景资料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多涉及到作家的心路历程,有很多作品是作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人生境遇下完成的,这一特点,很值得探究,它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对学生理解本课作家作品,文章内容,甚至是对丰富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地理等多学科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它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人生阅历,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正面的影响,从而进行德育活动。下面我以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的课文为例阐述如下。 高一年级必修(一)中有一个诗歌单元,一个古文单元和一个现代文单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诗歌的学习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爱国情怀和美好情感的最好范本,而语文教材中选择的诗词又都是这些范本中的精品,《沁园春· 长沙》描绘了一幅壮阔秋景:远山层峦迭嶂,层层枫林被秋霜染得火红;江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千帆竞发,往来船只你追我赶;雄鹰敏捷矫健,奋力冲向万里长空;鱼儿轻快自如,在清澈明净的水中游弋,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的蓬勃绚丽,而现实社会却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俯仰天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问苍茫大地:谁来主宰你的盛衰荣枯?下阙,作者认为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风流人物”应该是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而现在的这些包括诗人在内的“同学少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意气奔放,才华横溢,敢为天下先……他们不主沉浮,谁主沉浮?所以说,下阕通过抒情,艺术而巧妙的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抒发了改造旧中国,以天下为己任,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充满社会责任感和革命使命感!通过学习,毛泽东诗词那精练形象的语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责” 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理解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诗人对大堰河的歌颂,也是对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品德的歌颂,揭示她们的悲惨命运。诗人与普通人一样,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诗人与普通人不同,就在于诗人能把某种感觉变成艺术,变成诗。艾青就是把自己心中的感觉通过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了,谱写了一曲献给大堰河的赞歌。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 的强烈仇恨。艾青的诗有着特有的忧郁美。诗人的这种忧郁,源自民族的苦难,体现着他深刻的忧患意识,博大的历史襟怀和浓烈的爱国真情!他的诗永远昭示我们:对国家、民族深沉强烈的爱和广博的襟怀、火热的心肠,是诗的根本!这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爱” 古文单元,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不仅让学生结识了一个令人佩服的辩才烛之武。而且认识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君子。强敌压境,理应朝廷里文臣出谋武将出力,而郑国却把一个无名老百姓烛之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可国难当头,他已经垂垂老矣,已经“无能为也矣”,郑伯才想起来找他,心中自然有许多的怨恨要发泄。于是他面前有了选择:是因个人恩怨而趁机报复郑伯,还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献身?烛之武的选择说明了他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是一个明白大义的君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国家利益是大义,面对大义,君子什么都可以放弃,包括自己的生命,何况自己那点不得志呢。这又是一个让我们敬仰的理由。这让学生体会——什么是“义”。 现代文单元,从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扫除人们心灵的垃圾,感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同时通过作家巴金的故事深刻认识到:一个人惟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一个民族只有忏悔自己历史上的过失才会远离偏执,专制和野蛮,走向理性与文明;人类惟有忏悔自己的行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存互进。惟有忏悔我们的社会才会走向和谐,人类才会走向美好的大同。 著名作家冯冀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犯下给人带来深深伤害的过错,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我们应该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这让学生感悟——什么是“诚”。 我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告诉大家春秋战国及民国,都是很有个性的年代,社会不安定,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限度的开放,然后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去查询这些年代的人和事,我特意强调的是故事,而不是作者介绍,文学常识等语文课堂知识。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学生们非常有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难得的契机,让学生带着这份难得的体会,感受这些文字,烛之武、毛泽东、艾青、巴金,每一个伟大的人格,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让学生以第一视角视角感悟,边感悟边默读,学生的情绪发酵的特别好,接着让他们放声朗读,读出情绪,读出爱憎,读出感悟,读出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了自我,锻炼了自我,完善了自我,也提升了自我。这是一系列的德育过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寻访伟人,接近伟人,了解伟人;和伟人交流,悟伟人精神,替伟人发声; “责”“爱”“义”“诚”,这些伟人们优秀的文化基因在语文课上得到最好的传承和体现。教师因势利导,加入情感态度与人生观的教育,让学生从被动接受伟人的情感价值到主动吸收践行伟人的美好情感和价值观念,真正做到语文教学和德育的完美整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