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其他论文之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   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  杜将雷 ‎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意识都发生着剧烈变化。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教育要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基本规律,以及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  关键词:心理健康  小学教育  心理发展  途径  方法 ‎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意识都发生着剧烈变化。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约有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付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脑的神经系统的均匀和平稳的发育构成了小学生心理的协调发展;学习成为主导活动,不仅使小学生智力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而且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迅速发展。‎ ‎  小学生经历有限,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内心活动容易表露出来。这个阶段“闭锁性”不明显,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富有表情化,喜、怒、哀、乐明显地表现在面部,而且容易变化,不善于修饰和控制。所以小学阶段,成人与儿童容易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容易融洽。‎ ‎  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个性,社会性和品德,都易于培养,诸如人生观、世界观等一类稳定的个性意识,在小学阶段尚未萌芽;又如性格这一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只是开始形成时期,良好的或不良好的习惯都能通过教育措施加以改变。‎ ‎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基本规律 ‎  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内部固有的发展规律。对此,国内外心理学家都还在摸索研究。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根据国内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  1.遗传很环境的关系。先天的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良好的遗传素质无疑是心理正常发展的物质基础。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上。‎ ‎  2.内因与外因关系。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又毕竟是外因或外部条件,这个外因必须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即内部矛盾(发展的内动力)才能实现。‎ ‎  儿童心理发展内部矛盾,是通过儿童的实践活动激发出来的。这对内部矛盾,一方面是新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原有水平。儿童的新“需要”是由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新要求而引起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过浅或过深的要求都会使儿童接受不了新知识,促进不了他们心理的发展,只有那种高于学生原有水平,而通过学生努力又可以达到的要求,是最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与之相应的心理发展的。‎ ‎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在其内动力驱使下由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的教育条件决定的。小学教育要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起他们新的需求,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节奏、循序渐进地引导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的教师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健康心理的培养,才能不断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  4.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而说的。如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总的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一年级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与幼儿晚期差不多,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尽管还带有具体形象性,但基本上是初步抽象逻辑思维了。‎ ‎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也表现在关键年龄上。心理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据研究,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四年级是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而同一年龄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特征也不是一模一样的,由于社会和教育对儿童所起的作用不尽一致,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距离。‎ ‎  三、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  1.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使学生“先天不足”‎ ‎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而目前学生家庭教育却存在着下列情况: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祖辈,形成了隔代教育,其显著特征是溺爱、呵护,这类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孤傲、瞧不起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单亲教育”,不完整的家庭使学生得不到完整的教育,这类学生在校往往很自卑、性格孤僻;父母忙于生计,平常疏于对孩子的管理,一遇问题大多是“拳脚教育”,这类学生往往行为偏激;父母整天无所事事,对孩子不闻不问,实施的是“放羊教育”,极易导致学生各种不良习气的滋长;父母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却对孩子寄予过高的希望,什么都要管,实施的是“捆绑教育”,这类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在上述家庭环境中,学生很难形成健康的人格、正常的行为心理。‎ ‎  2.不良的社会环境容易使学生成“迷途羔羊”‎ ‎  现在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都是正面教育,感受的都是真、善、美的东西,可不良的社会现象让他们感到学校、教师传授的思想信条、道德情操显得单薄、脆弱,“不切实际”,他们可能会产生困惑:不知谁对谁错,何去何从。‎ ‎  3.学校德育与学生心理“貌合神离”‎ ‎  学校德育更多的是给学生嫁接成人的观点,这种强行的“嫁接”忽视了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对其成长需要的满足,强调行为规范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学校德育运行的模式大多属于行政管理模式,其基本的方法是灌输、压服,学生处于被动、顺从的地位,这种绝对权威的德育观念是不道德的,是一种典型的“人治”。它只强调学生对德育的责任和义务的服从,而忽略了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在德育评价上,往往用成人的认识和行为标准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是单向的、“纸上谈兵”式的。‎ ‎  四、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分为3个层次:‎ ‎  (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 ‎  具体包括: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  (二)                 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1、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2、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3、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4、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 ‎  (三)                 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  五、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小学重新开设一门课,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优化整个教育过程。‎ ‎  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等多项工作中;2、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开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文体活动;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 ‎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有:‎ ‎  (一) 学科教学渗透法 ‎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学科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 ‎  1。要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  2。要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 ‎  3。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  (二) 活动辅导法 ‎  活动辅导法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游戏和其他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  运用心理辅导活动方法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心理活动的开展尽量与班队活动和第二课堂等活动结合起来,不要使活动成为一种新的课业负担;同时,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要精心准备和组织。‎ ‎  (三) 个别心理辅导 ‎  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习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使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老师可利用周记去了解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  1。 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a. 要平等待人,尊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人格,要使自己成为这些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b.慎用测验,要科学准确地诊断心理问题而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c。与家庭密切配合,帮助家长提高心理辅导水平,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心理辅导合力。‎ ‎  2。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方法:a。心理谈话和咨询。通过心理谈话和咨询,了解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并在谈话过程中对所了解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辅导,指明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b。心理行为训练,即针对个别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设计专门的活动对其进行心理行为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提高某种心理品质的目的;c。心理诊断与心理治疗,对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疾病)的学生,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找出心理病原,再运用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  (四)环境渲染法 ‎  环境渲染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辅助方法。主要方式有:‎ ‎  1。心理辅导室 有专职教师负责,专门解答学生提出的多种心理健康问题,负责指导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2。心理信箱 学生书面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均可投入心理信箱,然后有心理辅导老师作出解释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生书面提出心理健康问题应允许他们不记名,以便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  3。心理健康专题广播 通过学校广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以提高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还可通过广播公开解答一些学生提出的各类心理问题,这种方式影响大,效率高,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方式。‎ ‎  4。板报宣传 运用黑板报或墙报的形式,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和富有成效的好办法。由于板报宣传具有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强的特点,因此最适宜于各班级运用,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具备心理辅导老师的素质,这样才能发挥好板报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  总之,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值得每个人去关注和重视。‎ ‎  参考文献 ‎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漓江出版社 ‎  [2]朱智贤 《小学语文教育》 第20期 ‎  [3]陈太平 《促进学校德育与学生心里零距离对接》教育科学研究 2004(10)50-5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