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融入实验,让小学科学的课堂绽放异彩
小学科学论文之融入实验,让小学科学的课堂绽放异彩 常平镇土塘小学 周静梅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的教学应与其它学科一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实验融入,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收获。并通过实验让学生的思想火花得到碰撞,以获得更大的学习收益。【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 融入 探究 绽放异彩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探究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把实验融入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和分析观察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作出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融入实验,拓展学习资源《科学课程标准》中对于知识目标的要求是:“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这就指明了小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从内容上来说,是与自身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在班里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角,把实验融入了课堂教学中。教学《养蚕》一课时,我的具体的做法是:先找到两个透明的玻璃箱,然后在两个玻璃箱里分别放入幼蚕与小毛虫。因为幼蚕的生长变化过程与小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我想通过这一实验对比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小动物的认识,并通过实验与观察让学生能更清楚地掌握两种小动物的成长变化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分别对两种小动物作出了两组资料分析。资料一:养蚕的玻璃箱必须是透气的。幼蚕的主要食物是切碎的桑叶,它的成长必须经过以下阶段,小蚕——(三星期左右)长大、脱皮——蚕宝宝——(脱皮3-4次)作茧、吐丝——(半个月左右)蚕蛾——产子;资料二:养幼毛虫的玻璃箱也必须是透气的。而幼毛虫的主要食物是树叶子,它的成长必须经过以下阶段,卵期(胚胎时期)——幼虫期(生长时期)——蛹期(转变时期)——成虫期(有性时期)。这样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不但了解了蚕的成长过程,还通过对比了解了幼毛虫的成长过程与蚕的成长过程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它们能变成飞蛾与漂亮的蝴蝶在天空展翅高飞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们都要经历漫长的成长与脱变阶段。这样我们把实验融入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淡化知识目标,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还能在观察与对比的过程中掌握了幼毛虫的生长变化情况,补充课本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层面。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如果单纯把教育局限于认知上,即使他的知识非常广博,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所以,我认为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目标应放在低位,更应该突出学生的实验与观察能力。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中我会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并通过实验观察这一途径以达到扩充课本学习资源这一目的。二、探究体验,以实验为中心 探究既是科学课程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我在科学课堂中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因此,我经常创设以下的探究机会让学生来亲身经历、感悟体验,从而理解科学。 (一)激趣导入,以“趣”引起学生的实验期待 如教学《植物繁殖的奥秘》时,先让学生进行一个“猜猜它是什么植物”的游戏。老师巧用谜语导入新课:小小绒毛轻又轻,随风飞舞像伞兵。飞到东来飞到西,到处安家把根生。它是什么?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一下被我调动起来。我顺势利导,让学生也尝试编谜语给大家猜。于是,很多熟悉和陌生的植物名称就从学生编的谜语中走进了课堂。我们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始了《植物繁殖的奥秘》的这一课的学习。又如教学《磁铁》一课时,我在课堂前拿着两块普通的铁与两块磁铁让学生动手尝试把它们放在一起的不同效果:铁放在一起不会发生相吸或相斥的现象;磁铁却不一样,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会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通过这样的激趣导入,学生对该节课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感,他们也想通过实验了解相关内容。我们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所创新,设计与编写谜语是让学生掌握观察探究、学会描述的科学训练方法。以实验导入新课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爱做游戏和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学中悟”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探究欲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共同参与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通过设计谜语与对比实验的方法也可以增强课文学习的趣味性,以“趣” 引起学生的实验期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也必能大大提高。(二)创设实验平台,增强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有了上述的激趣导入,学生对《植物繁殖的奥秘》这一课的学习已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继而为学生搭建实验的平台,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本课的知识。我尝试利用学校的劳动基地为学生搭建实验的平台,让学生分小组到学校的劳动基地进行观察实验。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我们的劳动实验基地里有很大的发现。如A组的同学发现我们学校劳动基地的瓜果类植物繁殖都比较相似,它们主要是通过蜜蜂或其它小动物为它们传播花粉,从而结出瓜果。B组的同学却发现稻谷的繁殖却不一样,它并不需要任何小动物为它传播花粉,而它同样能繁殖。C组的同学经过细心的观察,发现我们劳动基地里有些植物是直接靠它们的茎来进行繁殖的,如甘蔗、空心菜、藤菜等。通过我为学生搭建的实验平台,学生对植物的繁殖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因而我顺势利导,适时地把他们引入课堂。并进行总结:植物的繁殖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亦称种子繁殖,即利用雌雄受粉相交而结成种子来繁殖后代的繁殖方法,也是人类的正常繁殖方法。禾谷类、豆科和部分瓜菜类都属于此类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是指不经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法。我们常见的甘蔗、空心菜、藤菜都属于此类繁殖方式。这样为学生搭建实验平台,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也能让学生切身体会,把观察到的事物与课本知识相联系。或许,他们掌握的知识并不全面,但我们能做到的是为学生打开兴趣的大门。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肯定会自觉地查阅相关的资料,以扩充课堂中所学的不足。这也正实现了我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三、设计方案,让实验有条不紊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得,有所获,但这并不代表是让孩子们盲目地玩。我们要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设问-预测-验证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养成在实验前制定实验方案的习惯,做到实验过程中有条不紊。如:在研究《浮力》时,学生先提出疑问,该怎么证明物体在水中是否有浮力呢?接着他们会产生很多的预测,并欢天喜地地围着我问结果。我只送了学生一句话: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他们的假设。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证明的方法,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实验?实验过程应该注意什么?其他同学还能想到其它方法来证明自己心中的假设?然后交流实验方法并请学生进行演示、验证。学生想到拿石头在空气中与水中进行比重,分别在空气中与在泳池中称自己的体重…… 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实验方法,想法层出不穷,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研究热情特别高涨。哪怕假设是错误的,老师也不在实验前指出,而是让他们探究后,用事实来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对事物的认识深刻而牢固,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效果远远胜于老师的帮助。经过反复的实验操作,学生遇到问题就能自己做出预测,且能经过小组成员的协商设计好实验方案,做到实验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这也正与我课前的教学目的不谋而合。通过实验我不但给予了孩子更多的学习自主空间,也培养了孩子们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可谓“鱼与熊掌,两者得兼”啊!四、总结实验,让课堂绽放异彩 当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或观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总结。总结时,要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发言。可以总结在实验中的收获,也可以总结在实验中的教训。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扩充知识面。单从课本与实验得出的结论显然有不少的缺陷性,若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课外读物等途径来弥补课堂与实验学习中的不足,这必定能锦上添花。至于对于效果不明显的实验,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们分析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各种可能情况,让他们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这样通过实验与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我们的科学课堂必能绽放异彩,学生的收获也肯定会硕果累累。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妙趣横生的实验基地,让学生能拥有一个无拘无束的创造空间,并通过这一创造空间让我们的课堂绽放异彩。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诗人是鼓手,他们打着鼓前进。” 而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小学科学课老师也要做一名科学的鼓手,敲打着生动有趣的鼓声来吸引千千万万的科学爱好者,让他们能像小蜜蜂一样自由自在地飞进科学的殿堂,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让这座科学殿堂绽放七彩光芒。 【参考文献】【1】徐敬著《小学科学教学技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1-1【2】(美)罗伯特E.罗克威尔等著《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教学案例》. 长春出版社 2008-9-1【3】邓泽美、戴素兰著.《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9-1【4】刘浩发《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创造的乐园》 虎门北栅小学 2005【5】时功林《科学课实验教学的一点看法》 2010-3-3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