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如何展示历史课的魅力
历史论文之如何展示历史课的魅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以及教材容量大、教学任务重而课时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历史科备受歧视,人们普遍认为历史科没多大用处,只是叫人死记硬背一些时间、事件,枯燥无味。学生不喜欢历史课,觉得历史课可听可不听,听与不听一个样。有的历史老师也因教授历史科而感到低人一等。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历史教学走出困境,如何让历史课不再枯燥,如何充分展示历史科的魅力,使学生乐学历史,喜欢历史老师呢?笔者总结多年来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塑造语言,充分体现历史科应有的文辞之美。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优美的课堂语言会让学生获得艺术的熏陶。那么应该怎样塑造优美的语言呢? 1.力求生动、形象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语言枯燥,缺乏情绪感召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会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而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使人耳目一新,情绪愉悦,感觉不仅是在学历史,而且是在欣赏和享受语言的艺术魅力,可提高学生的兴奋度,激发其兴趣。如讲完《中国古代史》“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后我这样小结:我们祖国境内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上溯至170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光辉而灿烂历史的扉页就是这些手持石斧、石镰的原始先民们首先掀开的。此后又有……人类历史大踏步地向前行进着。将“开创中华文明”比作“掀开历史的扉页”,赋予“人类历史”以鲜活的“人的行为”。讲到秦末农民战争时,我这样过渡:秦始皇曾幻想自己称“始皇”,他的后继人为二世、三世以至于万寿无疆。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只经历了十五个年头,传到二世,就被农民的锄头、䦆头打得粉碎了。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同学们脸上流露出会心的微笑,自然也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够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历史情景,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切地感受历史情景的美妙。 2.善用不同的语言风格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善于运用轻快、凝重、高昂、低沉等不同风格,感情色彩各异的富于变化的课堂用语。比如我在介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时运用了轻快而又激昂的语调:“和亲使他感到耻辱,匈奴的进犯使他感到愤怒,他再也不愿意把汉家的公主送到塞外去乞求北方的安宁了……他跃跃欲试,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为此,他必须首先加强中央集权” 。这番气势激昂的语言振奋了学生的精神,感染了学生的情绪,课堂气氛盎然。同时,精力的集中,使学生对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外背景有了清晰而深刻的理解。而当讲到鉴真东渡弘法的艰难情景时,我插入了这样的评述:“这幕幕悲壮的史诗,虽历千年岁月,今日得闻,仍令人百感交集,鉴真法师当年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了”,语调低沉、凝重,饱含感情,学生深受感染,有的学生眼中充溢着泪水。历史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功能也落到了实处。 3.借助诗词为语言增添色彩 历史科的许多教学内容可以和一些诗词联系起来,由此既可以使语言生动优美,富有魅力,又能很好地诠释历史现象,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会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例如,在讲到宋高宗定都临安时我这样叙述:宋高宗同其父兄一样,生就一副软骨头……到达杭州就在此定都了,为掩人耳目,改杭州为“临安”。可是他很快就在此起宫殿,建太庙……变“临安”为“偏安”了。故南宋诗人林升讽之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在讲到“四五运动”时,我引用了《天安门诗抄》中一些诗词:如“悼词花圈献碑前,周围广场尽肃然。总想恩人功和绩,理应哀痛泪连绵。”再如“一从盘古开天地,便有鬼怪恶魔王。白毛秃瓢寿亦短,清江姚桥命不长。……”这些诗恰好是对“四五运动”实质的诠释。通过引入大量的诗词,历史课变得不再枯燥,学生兴味盎然,历史科的魅力得到展现。同时,诗歌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心灵。 二、穿插故事,充分展现历史科内容的情境之美。 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爱听故事。历史科的许多内容都有较强的故事性,如果在教学中,适当还原历史,将教学内容变成小故事,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讲故事也需讲究方法,若平铺直叙,轻描淡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会使他们感到扫兴。那么怎样才能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特·蒙荷拉比把语言的表达效果概括为一句话:影响力=15%声+20%色+25%姿+40%情。因此,讲故事应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内含情绪,外富表情,依据故事的发展恰当地处理语调语速的高低快慢,细致地展现人物的语言、神态(当然,这要求教师本人能够对故事认真分析、体会,自己能够置身其中。),努力做到声情并茂,使学生如临其境,充分地享受故事趣味与美感,那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乐学历史。当然,决不能为了讨好学生的“故事欲”而滥讲故事,应紧扣教学内容,恰当处理,收放有底,这样既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又能展现历史科的魅力。 三、精设过渡语,充分展示历史科内容的结构谨严之美。 课堂结构严谨与否是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历史教学欲实现此效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为每节教学内容的“背景、经过(或内容)、结果、意义(或影响、评价)” 之间本身具有因果联系,每节内容又都和前后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本身就便于组织成严密的有机整体。在备课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语、过渡语、小结等,使历史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使学生充分享受历史科结构谨严的美感。 比如,我在讲授“文艺复兴”一节时,先提问上节所学: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影响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对学生回答加以总结,由此导入新课:资本主义诞生以后,“新兴资产阶级一方面用‘火’和‘剑’为自己开辟道路”,即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掠夺,为自己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另一方面又用笔和舌为自己的合理性而辩护”,也就是向封建神学和教会挑战,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精神束缚。这样将“新航路开辟”一节与本节内容连在了一起。在讲完第一目“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后,我这样过渡到第二目: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这场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了西欧广大地区。讲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后,我又用“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使文学、艺术等获得了大发展,还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一句话过渡到了第三目“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当然在每目内部也要有过渡。本节内容讲完后作如下小结:“……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精神的束缚,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世纪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到来了。”这样又和后面将学的资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了。 这就是历史科谨严的结构美。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历史科的凝重之美。 历史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与研究往往需要运用大量的文物和文献等多种资料,这些资料的应用,往往有利于增强直观形象,唤起学习者的兴趣。为此,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力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物图片、音频、视频等历史信息,使教学内容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让学生真切地感知遥远的史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讲述新中国开国大典,若单纯依靠语言描述有很大的局限,难以再现大典的盛况与气氛,学生往往感到枯燥,难以尽兴。于是我在课上播放了电影《开国大典》有关片断,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影片中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时那高昂的回荡整个广场的声音,天安门广场上广大群众那“新中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等欢呼声,雷鸣般的掌声,如海洋一般涌动的人群等场景,深深的感染着学生,室内气氛活跃,效果颇佳。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再现了已逝的历史,使学生得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既能使学生获得历史科特有的视听享受,使历史课堂气氛得以激活,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五 、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展现历史科特有的功能之美。 学史可以明智,历史科的社会功能在于鉴古察今,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历史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明这一点,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愿望。但由于历史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往往对所学内容有一种距离感。如何实现历史科的社会功能呢?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教学内容与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使所讲授的历史知识能为学生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服务,从而既强化历史科的学科功能,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复习完“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后我给学生出题,要求学生即席回答:“请借助历史的经验,分析论证今天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通过回答这一问题,学生一方面熟悉了本专题的内容,另一方面加深了对当今我国改革开放政策重要性的认识理解。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生感到历史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它能使人增长智慧,提高认识能力,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很有益处。 历史科本身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充分展现其学科魅力的多种途径和手段,只要我们精心挖掘,精于设计,恰当运用(任何一种“手段”都只能是“手段”,都要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切忌喧宾夺主。),历史科就一定能摆脱“困境”,历史教学就一定能获得同学们的青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