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运用课改理念进行有效备课
其他论文之运用课改理念进行有效备课 备好一堂课,要树立五大意识:明确角色意识;树立问题意识;确立服务意识;确立对话意识;确立发展意识。要做到有效备课,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备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对新课程标准,我觉得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要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都是在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在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条件下备课,可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学生的“真实情况”是教师决定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由于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头脑中就始终要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到学生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探究中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学有所得。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有真情涌动,才会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2、备教材,解读并超越教材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 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3、备材料,关注材料的结构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以说,材料是我们教学的基础,教师演示材料可以展示科学实验现象,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可以观察到科学实验现象,而这些现象是能揭示概念的。因此,我们应关注材料,关注材料的“结构性”。这就涉及到材料的选择、材料的数量等一系列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是指向概念的还是容易引起学生无关注意的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另外,关于材料,我们教师在选择的时候还要考虑成本问题。 4、备活动,让有价值的活动更深入活动是一个载体。通过活动,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科学品质等等。当前活动已经受到重视了,学生动手活动的时间也有了,但是很多时候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让学生用于思考,进行思辩、动脑的时间又太少了。课堂上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参与活动,或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活动贵在精而不在多,宜少不宜多。毕竟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准确把握好教师角色,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