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对于高效课堂的思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对于高效课堂的思考

其他论文之对于高效课堂的思考 ‎ ‎  一。高效课堂的定义;‎ ‎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对于高效课堂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我在理论上认识到什么是高效课堂。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  1.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2.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是课堂教学永远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其理念在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均衡发展;其本质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难点在于转变教师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其重点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其目标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让教师幸福工作。‎ ‎  二。创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  (一)、创建高效课堂是落实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需要:‎ ‎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 ‎  (二)、创建高效课堂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其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高效课堂重在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这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 ‎  (三)、创建高效课堂是不断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尚有差距。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的培养;重优生,轻差生;重结果,轻过程;学生负担仍然较重,教学效率尚需提高,迫切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提升我市教育教学质量。‎ ‎  (四)、创建高效课堂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  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开展高效课堂的创建活动,就是要真正使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与创新的能力,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  (五)、创建高效课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健在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永远处于主导地位。高效课堂需要全体老师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转变角色,教学相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  三。高效课堂的要素 ‎  课堂教学效率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可以从三个方向和三个层面进行定义分析:‎ ‎  教师层面,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 ‎  学生层面,教学效率 = 教学对所有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 ‎  这里强调“所有学生”,旨在倡导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即全体性。‎ ‎  所谓“一切影响”,是指“学生学到的有用知识 +‎ ‎ 学生形成的有用能力 + 学生养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负面的影响”。‎ ‎  时间方面,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时间 / 实际教学时间 × 100% 。‎ ‎  所以,高效课堂源于有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有效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有高有低、有正有负。教学的成果是“人的发展”而非工业产品,教学效率的量化或许永远是一种奢望。提出“教学效率”的概念,不是为了“计算”,只是为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提供比较正确的导向,理想的方向。当时间被用到极限时,教学必然从有效走向高效。‎ ‎  高效课堂的内容、环节及其时间分配模式。‎ ‎  一般模式亦称基本模式,为10+25+5;分为三个环节: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 ‎  在40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包括新课导入、分配任务、疑难点拨、归纳提升、组织测评。‎ ‎  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自学)、对学(同质对子合作)、“群学”(小组学习)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 ‎  5分钟为当堂达标测评时间。当堂达标测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试卷测试或者作业,而是通过学习小组,组织进行对子之间的“两两”检测,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当堂“小纸条”测评,也可以简单到“口头”测评。‎ ‎  四。在具体操作中的做法:‎ ‎  实施课改以来,我们也在不断的探索,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不断丰富完善。‎ ‎  (一)最开始先和班主任商量,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科成绩加以分组,尽可能做到平均分配,一个组中以好中差搭配,选出组长。‎ ‎  (二)组长培训,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在每项活动中要求组长清楚自己要带领组员做些什么。比如在预习单词时,要求分组读单词,确定本组的读音,一旦全部读完后,组长示意,老师检查是否标准,老师给组长纠错,组长带读,全部掌握后,再记忆意思及拼写。由组长检查记忆情况。‎ ‎  (三)给出一定的评价标准,做得好的小组,给予加分。在平时的上课过程当中也是对于积极回答问题,表演对话声音洪亮,落落大方,无重大语法错误的都给予加分,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也有了提高。‎ ‎  (四)高效课堂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策略;这也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  中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认知策略,指对信息的收集、编码、储存及检索等的内部组织的技能;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自我的能力及理解程度的认识、对所要完成的作业的性质的了解、对完成作业可以采用的方法的了解,做计划、对计划的检查与修正、评价结果与得失等;资源管理策略,指学生对其学习认知过程中的时间、环境、努力经营和寻求他人支持的管理。‎ ‎  (一)影响英语学习策略掌握的主要因素 ‎  有关研究认为,有效使用策略可以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综合使用各种策略,并且能解释使用这些策略的目的和原因。因此获得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的重要的任务,经过必要的训练,学习策略是可以掌握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影响英语学习策略获得的几个主要因素。‎ ‎  1 年龄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策略的获得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越是复杂的策略能力的培养,年龄越晚的学习者越容易掌握。‎ ‎  2 性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20世纪20年代曾以实验证明,女性在语言表达、短时记忆方面优于男性,比较偏重于对文字语言材料的记忆和机械识记;而男性在分析、综合、推理能力和空间知觉方面优于女性,偏重于理解记忆。‎ ‎  3 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学生元认知水平与其学习策略使用效果密切相关。低年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较低,他们的学习更多地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较高年级的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明显提高,他们学习的独立性也增强,从而能够灵活地运用学习策略。‎ ‎  4‎ ‎ 个性特质外向的学生在面对面的交际场合表现出的自信大方,乐于表达思想,练口语时不怕犯错误等性格特征,对学习英语这门实践性、交际性很强的学科会有帮助。‎ ‎  (二) 教师的准备工作 ‎  1 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英语课堂就像是戏剧舞台,教师是导演,提供表演的思路、机会和反馈的意见,而学生则是演员,他们是展示“剧本”的人,所以他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剧本”。‎ ‎  2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是他们学会调控学习的重要能力 教师在教完一单元后,可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指导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自我评价:① 本单元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结构的记忆和理解;② 阅读理解、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部分的练习完成情况;③ 在热身、读前、阅读和各种任务的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通过评价,学生可以清楚自己在哪方面的学习比较欠缺,并依次可设立短期的学习目标,使自己的英语学习更具目的性。‎ ‎  3 帮助学生识别正在使用的学习策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识别他们已经或正在运用的学习策略,有助于他们辨别自己或同学正在使用的学习策略。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现状的同时,也为他们的课堂训练提供了准备。比如,教师知道学生已经会运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那么他就可以教给学生推理的阅读策略。在教授新的学习策略之前,学生也可告之教师他们对最熟悉的学习策略的认知加工过程,为教师的教学指导做好铺垫。‎ ‎  4 教学生学写学习日记教师应让学生通过日记形式汇报他们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这样教师和学生能发现正在毫无意识情况下使用的策略,并跟踪记录策略的使用情况。如果可能,学生最好记录课内外与某一项具体学习活动有关的策略使用的情况。例如,如果学生有机会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他们可以记录如何处理每次见面的情景。学习日记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纽带、学生档案袋评价的依据。‎ ‎  3 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课堂训练 ‎  根据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师的训练可以通过以下五步骤来实施。‎ ‎  (三)。‎ ‎  1 介绍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识别他们正在运用的学习策略并发展他们理解心理加工和有效学习关系的元认知意识。通过诊断学生的先前知识和他们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对训练指导的需求。‎ ‎  2 讲授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解释并举例说明某一项学习策略的特点、作用和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演示自己运用这一策略的情况。‎ ‎  3‎ ‎ 练习在这个阶段,学生要通过真实的学习任务有机会联系策略。这种练习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经常发生。在教学之始,教师在更大程度上控制着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大家默读一段课文,然后结合这段课文,向大家明确地示范如何在理解课文时运用各种理解的策略。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就下一段课文来练习使用这些理解策略。在教学的开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更多地、更具体地示范各种理解策略的使用。而随着教学的进行,教师便逐渐更多地引导学生来使用这些策略。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教师逐渐提高要求,直到他们能独立地运用这些策略。‎ ‎  4 评价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是给学生提供机会,评价他们自己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然后培养和发展他们学习加工的元认知意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①策略练习后引导讨论;②学生记录他们运用学习策略的学习日记;③使用策略的清单;④ 学生对使用某些特殊策略的意见的开放式问卷。这个阶段要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的认知历程与认知资源,包括个人的能力、理解程度、学习过程与性质、学习风格与缺陷;所要完成的任务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完成工作或解决问题的可行策略。同时使用及调整自己的认知历程,包括计划(预测、排定时间、分配资源);监控(检查、选择、修正、再计划);评鉴(检验后果、得失)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