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几点做法
数学论文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几点做法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无论是应用题、填空题,还是简易方程等,都离不开计算。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而数学计算正确率低是目前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明显问题,学生计算不准确并不是许多老师和家长认为的“粗心”和“马虎”,而是计算能力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一、 加强口算,夯实基础。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它是笔算、简算、估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1、注意掌握口算的方法。例如,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乘法口诀求积或商;在混合运算中,教给学生一些运算技巧,如:A+B-A+B=2B :A×B÷A×B=B2 等。 2、注意观察数据的特征,根据数据的特点适当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如:98+78,可以将98看作100,得出的结果再减2,这样算起来既快又准。3、口算常练习。每节数学课都抽出一些时间做几道口算题,开始时不要求快,但要按规定时间完成。偶尔穿插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这种紧张而有序的训练,引起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日积月累,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3、口算练习形式多样。由于口算题比较枯燥,所以设计口算题时,要做到形式多样。例如:同桌互算、口算竞赛、接力赛等。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竞赛意识,从而产生口算兴趣。 二、 参与推导,明确算理。很多学生计算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理解算理,因此在推导计算法则、运算定律的过程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通过自己观察、操作,主动去探索,这种获得知识的过程,理解才深刻,才能自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运用自如。例如:在教学商中间有0的整数除法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420÷4=15,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十位上不够商1要写0占位不理解。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十位上要商0。 三、 错例分析,对症下药。一般说,在新授课初次练习时,学生会产生一些错误,教师可让学生板演,引导其他学生改正,还可以通过改错题的形式进行纠正,防患于未然。如果同一个学生或同一班级的同学重复同一种计算错误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常见的典型错例进行分析、“会诊”。还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复现此类题目,组织学生进行对比训练,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性。比如学生常将24×5和25×4、16×5和15× 6等混淆,教师就利用早自习时间常出这种对比题。另外,建立病题卡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将做错的计算题,建立病题卡片,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学生可以自己在计算中发现和总结规律,有意地进行记忆训练。 四、 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当学生理解算理,弄清算法后需要一定量的训练才可以提高计算的能力。由于计算题没有情节,比较枯燥,因此训练时,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训练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听算练习、对抗赛、计算小能手评比等。 五、 培养习惯,保证正确。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有助于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受益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1、 认真对数。题目抄题了,结果就不可能正确。所以抄题时,要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2、 认真审题。我们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算,必须先审题,看看运算顺序是什么,能否进行简便运算,然后再动笔。3、 认真书写。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数字间要有间隔。4、 “草稿纸” 草不得。要准备专门的草稿本子,打草稿要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要求,字迹清楚、规范。 六、 熟记数据,提高速度。在计算过程中,如果学生熟记了一些重要数据,有助于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较好地掌握计算技能。1、 和、积为整百、整千的数据。如:25×4=100、125×8=1000、65+35=100等。2、 1—20的平方数、1—10的立方数。3、 常见的分、小数互化。 =0.5 =0.25 =0.2 =0.125等4、π的2——19倍,π×12—925、有关“0”、“1”的计算规律。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七、 加强估算,学会检验。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 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见成效的。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想方设法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那一天不会很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