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
美术论文之论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 葛 健 摘要:水彩风景画创作中必须要有意境的营造意识,没有意境的风景画是 死的,不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享受。所以,我们要做的,既要加强对水彩的技法掌握,又要加强对水彩意境的了解。 关键字:水彩、意境、艺术、风景画、美术家 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称为风景画。早期的绘画中并没有这一单独门类,十八世纪以前,水彩风景画只是在一些人物画中以背景或陪衬的形式出现,如达芬奇的《蒙娜莉莎》。水彩风景画最初表现形式为“风土地形画”,“风土地形画”是英国对外扩张中被提倡、被使用而得到发展的,在内容上具有纪录性质的特点到了后来,水彩画家经过在题材上慢慢演进,是水彩风景画逐渐独立于“风土地形画”。“十八世纪是英国画开始建立的世纪,地形画进一步发展为风景画”。“英国水彩之父”保罗。桑德比经过技法上的实践,他把以功利为目的的地形画推向歌颂自然,表现美好世界的风景画,他的作品《哈尔伍德公元》就体现了这一特征。至此,水彩风景画则形成与德国,成熟于18、19世纪的英国“ 。水彩风景画再一定程度上如同我国的山水画,均有强烈的抒情性。一幅优秀的水彩画,不应只是自然的真实图解,而是能使观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要使观者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让画面具备深邃的意境。从而使观赏者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操得到升华;更好的激励观赏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意境是个大概念也是评判其他艺术的标准。在美术中,中国传统绘画把意境摆在首位。作为西学东渐的油画和水彩画。在民族化道路中,中国画家把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融入其中注重对画面意境的营造。本文主要通过从意境及其在水彩风景画中的营造手法入手,对水彩风景画中意境的营造进行分析。 在中国,意境作为美学一个重要的范畴,它是构成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艺术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意境“一词,相传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这里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意境“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唐。王昌龄《诗格》。 我国古代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从”情思“与”物境“ 互相交融的角度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到了唐朝,最初把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提出来的是王昌龄,在他的《诗格》中说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所说的”物境“是指形似;”情境“是指传情;”意境“ 实际上是指表意。通过后人对意境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到王昌龄对于意境的理解还是比较粗糙的。到了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厄言》中,把”意境“描绘成”意象“。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笺注》中又把”意境“摹写成”兴象“。 近代的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源远流长的”境界说“,他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论述,深入探讨了”意境“的含义,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契机。他在《人间词话》中,对于”境界“有多种精辟的理解:”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也“,”境非独谓之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生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则谓之无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阁,自有名句“,”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意境说,并把它作为衡量诗歌的唯一标准“。可见,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与看法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人对于”意境“的理解了。 那到底什么是意境呢?宗白华这样说道:”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现在人一般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综上所述,意境涵义可以概括为: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具体在绘画艺术中,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意境:意境是艺术家情(意)与景(境)的融合,是艺术家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是艺术家将存在于想象的意念实施在画面之上的具体体现。 阳太阳是我国杰出的水彩画家、诗人和教育家。他的作品充满想象和富有后现代感。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开始致力于水彩画创作。画了大量的桂林山水的水彩风景画。他在西画的基础上,融进了中国山水画的气韵和意境。他的作品〈〈春汛〉〉、〈〈晨曦〉〉等,意趣悠远、笔情畅达、画外有画。真正的诠释了水彩风景画中的意境之美。 古元是我国著名的人民美术家,也是享誉中外的木刻家,水彩画家。他特别注重水彩画中意境的营造,他的水彩风景画画风淳朴、清新、充满诗情画意。”我作水彩画大部分的室外写生,到大自然和人民生活中寻找意境通过淋漓的水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力求情景交融,给人以健康、美的感受“(见〈〈古元水彩画选辑〉〉前言)。他的作品〈〈严冬已过〉〉、〈〈炊烟〉〉等无不体现着意境在水彩画中的深远意义。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主任黄铁山老师对水彩风景的意境追求也是孜孜不倦,特别是画水彩风景画的山水,堪称一绝了,他的水彩画清新秀丽、朴厚真实,富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南方诗情,其用笔娟秀洒脱,色调和谐幽雅,意境恬静深远。他的画均来自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在生活中提炼创作素材,在创作中倾情意境的营造。为了更好地将意境营造的更加强烈,他的画多用湿画法,用排刷和羊毫笔大块铺开,一气呵成。局部用重叠法深入塑造,尽量追求厚重透明的效果。作品〈〈洞庭湖组画〉〉、〈〈伏尔加河畔〉〉等,均受到美术界的高度评价。 浙江水彩画家乌密风同样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追求。她的水彩花卉作品意境深邃、色彩明丽。风格清新,生气昂然。其作品〈〈牡丹〉〉)、〈〈睡莲〉〉神秘抒情,〈〈玉兰〉〉、〈〈扁竹莲〉〉浪漫典雅,〈〈仙人球〉〉、〈〈仙人掌〉〉笔韵纵横、水色淋漓。她的作品功力深厚形式多样、刻画深入,具有大刀阔斧之气魄,一气呵成之韵味,细微处之精到为常人所不及。乌密风的水彩画将西方水彩画的韵味、美感、技巧和中国画意境、笔墨情趣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东方神韵的鲜明艺术风格。乌密风认为”水彩画要创新,画家就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表现能力,要有雄厚的造型基础和色彩修养。作品既要有中国画的意境、韵味和情趣,又要有水彩画本身所特意的水色交融、渗化、流动、冲击想混合所产生的透明的丰富的美感特色和有装饰味的变形夸张……“。 写实是真实反映对象,是通过具像表现景物的方法。从水彩画传入时开始,经过五、六十年代写实风格的确立,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水彩画的主要表现方法。同时它也比较注重在风景题材中体现意境。在技法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有很大的改变。概括地说,早期较多地用于干画法,层层叠叠,用小笔描绘,或局部完成;过后,充分发挥水的作用,通过湿画法创造了水色淋漓,变化多端的特色。有时候为了创造更好的效果,运用滴、擦、喷。刮等技法和采用蛋清、丙烯等材料来增强画面效果和水彩画的表现力。例如陶世虎的〈〈斜阳〉〉,金立德的〈〈夕阳尽染〉〉等作品句属于运用写实手法同时又表现意境的代表之作。 写意的形式,即用意象的表达方式,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绘画的特色。意从象来,其寓于象,象从意出,象表达意。通过对客观景物的观察,不求形似,来抒发主观情感,创造意境。所以,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例如陈少平的水彩风景画〈〈夕阳图〉〉〈〈山村飞雪〉〉、〈〈雪后〉〉等作品,都来自客观的景物,但不求景物的具体描绘,用洒脱、豪放的笔触,表现出景物的意蕴,创造出”以情胜景“的意境。写意的水彩风景画作品中,更能发挥画家的创造性,因而更有利于意境的营造。 抽象水彩画最早是1913年康定斯基创作的〈〈最初的抽象水彩创作画〉〉。这是现代非具像绘画的最早范例。我国抽象艺术已很久远。”我国书法以抽象形式表现情感,实际上和西方抽象艺术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早过西方几千年。“ 在我国,用抽象水彩画来抒发画家的理想和情怀,是一个新课题。也有了可贵的收获。张洪英画过一些水彩抽象作品。如〈〈交响音画-贝多芬,致艾丽丝〉〉是绘画与音乐的结合,用抽象的话来体现无形的音,通过点、线、面、色彩的构成来体现音乐的旋律,传达悠扬、悲怆…… 落下这一笔,也基本上梳理了我对水彩风景画中意境及其营造方法的认识。”中国水彩画家应该珍惜自己的文化,只有结合中国传统的意境,注重神韵的追求,达到“意象”造型为流的中国水彩画,才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也才能用中国艺术精髓影响整个世界“。虽然我们知道,意境不仅仅存在于水彩风景画中,在其他题材中也有,像人物画,静物画等。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一个事实,水彩风景画创作中必须要有意境的营造意识,没有意境的风景画是死的,不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享受。所以,我们要做的,既要加强对水彩的技法掌握,又要加强对水彩意境的了解。增强画面的驾驭能力。画出更好的作品,追寻更高的意境之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