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如何保证教师身心健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如何保证教师身心健康

其他论文之如何保证教师身心健康 ‎ ‎  白春梅 ‎  教师,历来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誉为园丁,慈母,蜡烛,春蚕……在人们心里,教师就是一个德才兼备,无私奉献,肩负社会进步的艰巨使命的崇高形象。诚然,这是人们对于教师的信任,社会给予教师的厚望,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作为人民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做到尽善尽美: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处处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热爱、尊重学生……竭尽全力,呕心沥血只为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呼,无愧于社会、人民的托付。‎ ‎  社会的进步带动了教育的飞速发展,在新课改推行以来,国家更是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全国上下掀起了教育改革、关爱学生的热潮,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享受成长的快乐,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教师是教育系统的一线工作者,对教师的要求自然就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社会都通过关注教师来关注教育,关注他们的学识、品质、业绩、待人接物,关注他们是否具有奉献精神,是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形中以一个高标准来衡量教师的素质。然而,在要求、监督、评价的同时又有几人在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真正为教师解决身心健康问题做努力呢?‎ ‎  教师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身体健康备受疾病的困扰。据调查表明,七成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高强度的工作给教师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  教师工作有三大特点:说话时间多、站立时间多、伏案时间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职业病:咽喉炎、腿部静脉曲张、颈腰椎病和神经衰弱等。面对这些多发的病症,应当如何防治呢?‎ ‎  首先,教师应当学会自我防治和调节:教师职业病是普遍存在的,但若不引起重视进行自我防治和调节将后患无穷。为了能拥有一个健康身体,教师应保证充分的休息,讲课时避免大声和急切的说话,多饮水,常用热水泡脚并进行腿部按摩,注意营养的摄入,同时保证每天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 ‎  其次,学校有义务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健身活动,设置专门的教师活动室,供教师课余放松锻炼使用,并定期为教师进行体检,以便随时了解职员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病情可及时进行治疗。健康有了保障,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  相对身体而言,心理上的问题危害更大。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如何呢?调查发现,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2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9.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3.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58.1%的教师感到压力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还有的老师出现了过敏、多疑、抑郁、精神不振等症状。因为情绪上的波动,38.4%的老师有时会在工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21.9%的老师感觉到上课很烦。无疑,他们把这种情绪带入了课堂。久而久之,他们对工作失去兴趣,甚至对生活完全丧失信心。‎ ‎  这一个个数据简直让人触目惊心,造成教师心理受影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归结起来有这样两点:‎ ‎  其一,工作繁重、压力过大。这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教师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学多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 ‎  正因为做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难度大、要求高,再加之人们赠予教师的众多“美称”,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重与压力,势必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一般人群要严重。‎ ‎  在我国教师工作繁重,压力过大,心理状况不佳的现象,更有其特殊的背景: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虽然“科教兴国”‎ 已成为基本国策,但教师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仍极为艰苦。据报道,农村教师工资拖欠率达31.5%,城市学校也有不能全额发放现象。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加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这与教师原有的认知结构、业务能力、身心素质发生尖锐的矛盾,在如此重压之下,我们的教师怎能忍受得了?‎ ‎  其二,“自我强度” (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不够,心理素质欠佳。据调查,教师抗教育焦虑的能力普遍较差,遇事容易紧张、神经过敏,产生恐惧心理,不少教师时时担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表现出许多躯体症状;相当数量教师强迫症状明显,常常出现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表现出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和苛求自己等症状,尤其是由于社会的偏见,教师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常常被现实所挫伤,所以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着消极的自我意象,扮演“红烛”角色:照亮别人,牺牲自己,他们没有自我,不求索取,只有无私奉献,久而久之,必然严重地损害自身的心理健康。‎ ‎  教师外部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内部又缺乏承受压力的能力,这样的结果,自然要比一般人群要高出许多。‎ ‎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所以,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确保教师的心理的健康呢?‎ ‎  其一,全社会都要为教师营造一个支持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减轻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荷。树立“尊师重教”‎ 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苦衷,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荷,政府领导可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  其二,学校环境是教师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学校环境不佳最容易引起教师行为受挫,据调查,教师的心理困惑集中在:“当今学生难教”“工作压力过重”“学校管理不当”等方面。学校领导,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学校领导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教师保持心理平衡,其中包括教师觉悟的提高,帮助教师确立合适的个人目标,同时在教师成功、失败时引导正确归因;学校领导还要致力于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 ‎  最后,教师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乐观地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要学会科学用脑,提高心理活动的效能;同时,教师要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领导工作,同事间经常沟通,尊重家长与学生,善于接纳自己与别人;教师还要关心、爱护家人,与家人同乐,共同承担家 ‎ 庭责任,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与社会活动,要注意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断扩大生活圈子,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生活圈子狭窄,不去开拓社交渠道,固步自封,孤陋寡闻,容易产生压抑、自卑、自负、守旧等不良心理,遇事要乐观,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生了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念;受挫折,能沉着自控,保持心态平衡;被误解,能胸怀坦荡,克制、容忍。‎ ‎  如果全社会都来关心与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那么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将大有希望,中国的教育也大有希望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