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开放式教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开放式教学

其他论文之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开放式教学 ‎ ‎  21世纪课程教材实验工作已全面启动,我们以开放课程、开放课堂、开放管理为主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一、开放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  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原则下,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置了五类课程。‎ ‎  1.基础工具类课程 ‎  包括语文、数学、思品、外语四种科目。开始时,教师对每周数学3课时、语文9课时的安排心有疑虑,认为课改是重文轻理了,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数学课时数肯定不够,要求增加课时。实验领导小组经过研究,决定执行课程计划,并让教师相信此类课程设置与编排必有其目的和理论依据,后经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  2.学校自主课程 ‎  自主课程的设置是本次课改的一个亮点。我们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口语交际”与“写字”为石园小学的校本课程。“口语交际”课的安排一是为和英语学科的短课时配合,为汉语、英语的学习创造实践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为2008年奥运会学生能熟练规范使用汉语、英语做好准备。‎ ‎  学校除去开设了“写字”和“日语交际”课程外,还要求广大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于是,喜欢美术的语文教师就把课文学习与儿童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喜欢文学的教师就经常搞一些“成语接龙”和赛诗会等活动……对于现代工具性课程、实践性课程、选择性课程,我们也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各学科课程标准上课,力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  二、开放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  1.教学目标开放 ‎  我校提出实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储备,随时增减、调整教学目标,学生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分层达标。如:实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很多儿歌,教材安排上虽然没有背诵的要求,可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背诵下来。于是,我们把目标调整为熟读成诵;还有常识课中《认识东西》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眼、鼻、舌、手几种感觉器官的作用,我校常识教师在目标上增加了“如何保护它们”的要求。这是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以学定标的最好例证。‎ ‎  2.教学内容开放 ‎  21世纪的教材不是以范本形式出现的,教师有自主权、选择权,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和方式也可以选择。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  整合教材:实验初始,大部分教师对数学每周只有3课时心存疑虑,通过和专家对话,再审视教材内容,我们发现第一册数学教材编排的内容大多是“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这些内容学生不仅有了感性的认识,有的学生还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了,如果我们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次去讲课,教学课时数肯定不够。为此,我们采取整合的办法,把学生熟知的内容放在一起只讲要领,至于计算的准确性与速度就不做过高要求了。这样节省了课时,把精力放在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和启蒙上。有的教师除了在本学科进行整合,还能把相关的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 ‎  补充教材:如在语文《汉语拼音》和《集中识字》两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兴趣不高。原因是教材内容安排形式单调了一些。于是,我们在每节语文课都为学生补充了带拼音的诗词和小故事,有些班级在讲汉字时,还编排了含有此字的成语或四字俗语。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中,在语文课上的汇报中,丰富了词汇,也运用了汉字,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  改写教材:数学教材在第二课时就安排《比较和分类》一课,我们让样本班先上,发现学生掌握“比较”‘还可以,但“分类”就不行了。原因并不是学生不会分,而是由于刚开学,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还比较差,不会听讲,他们的思维活动不能随着教材走。为此,我们让其他班先暂缓上这个内容,把“10以内数的认识”‎ 内容提前,待学完这部分后,再学“分类”。经过时间安排上的缓冲,教学效果就非常好了。‎ ‎  3.组织形式开放 ‎  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学生在“动中学”是实验教师的主要课题。在实验中,我们力求找到“动点”、设置“动场”、培养“动感”,在活跃身心的同时,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  如:在教学《拼音》、《生字》、《10以内加减法》时让学生分别做拼音卡(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数字卡片。课余时间同桌一组做“玩牌”游戏,声母与韵母搭配,进行拼读与直呼,10以内的每两个数字间做加减法运算。这样的游戏活动使枯燥的事物生动起来,学生玩起来饶有兴趣。‎ ‎  再如,有的老师把音乐引进体育课中,用《小动物模仿操》的音乐作为每节体育课的课前准备内容;还有的老师让学生利用拍皮球、跳皮筋等方法感受音乐节奏等等。教师们创设多种形式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  创设合作、竞争的课堂情境: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教材编排与学生实际出发都安排了小组的合作学习环节,每节课都要评出几个学习小标兵,目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寻找秋天》一课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小力、小方和小文的意见,你们最赞同谁的?”‎ 然后把意见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先分组合作找论据,再在课堂上分三方进行观点阐述,小组内的同学可以补充,看哪组同学找的理由多,合作得好。‎ ‎  拓展生活、实践的课堂空间:21世纪教材的编排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教材生活化,生活社会化。如果还用传统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就不能体现新教材的特点。为此,我们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亲历一下直接经验。‎ ‎  曹老师在讲常识教材中《爱护图书》一课时,有目的地带学生到图书馆去上这一节课,不仅要求学生向那里的叔叔、阿姨调查图书分类情况,听图书管理员讲解保护图书的知识,而且还让孩子们亲自摸一模、看一看,借助拼音读一读。当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让孩子们看全 ‎  套《大百科全书》和它的电子光盘时,孩子们能从感性上进行“多少”、“薄厚”的比较。教师就此给孩子们讲述我国图书的发展史,从而增强孩子们爱护书的意识。‎ ‎  4.教学评价开放 ‎  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构建对学生多元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评价,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包括:语言评价(如:你真会动脑,老师也要向你学习),体态语评价(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等),借物评价(如: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一面小红旗等)。我校一年级班主任大都采用语言评价、体态语评价和借物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每天放学前,让学生自我归纳一下,“今天老师表扬了我几次,得了几颗小星星……”以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学生评价包括自评和学生间互评。自评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们认识、评判、表述等潜能;学生间互评也是培养独生子女学会欣赏他人优点的有效方法。当然,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只有经过日积月累,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评价能力。‎ ‎  及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学生间是有差异的,即使同一内容学生掌握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评价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该及时给予评价的就给予评价,当学生一时还无法做得较满意时,我们宽容、等待,给学生留有掌握的时间,用延迟评价为每个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 ‎  三、开放管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教师素质是此次课改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我校把提高教师素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制度。‎ ‎  1.例会制度 ‎  为使实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从实验开始的第一周起,我们就坚持每周汇报制度,即利用周五下午放学后时间,所有的实验教师座谈,了解各科教材问题、学生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  2.研讨制度 ‎  为避免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上出现偏颇,语文、数学教师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时间进行小范围教研,共同备课,然后先由一位教师执教,再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向大家反馈。这样可以使其他教师在授课时能够少走弯路。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要给大家上一节模仿课,其他教师观摩后再结合本班实际进行创新,并把成功的课例以录像的形式保存,所有实验教师都把课改当做课题来钻研,边实践边总结,为明年的滚动实验积累资料。‎ ‎  3.对话制度 ‎  我校被确立为市、区两级实验样本校后,又被市基教研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确定为市三所数学学科样本校之一。这对于我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挑战。为把工作做好,我们不放过任何一次与专家、学者对话的机会,从他们那里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课改实验的方向,跟上课改的步伐。‎ ‎  课改工作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战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而且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搞好课改实验,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