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教育的探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教育的探究

其他论文之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教育的探究 ‎ ‎  一、课题名称本课题名称为《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教育的探究》。课题负责人为广汉市金轮镇中学校副校长曾聪。课题经过对本课题省内外研究情况的了解和对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论证,于2014年11月向广汉市教育局申报。2014年12月由广汉市教育局批准立项,文件批号为广教研〔2014〕11号。经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2015年5月在广汉市教育局研培中心开题。‎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21世纪的教育呼唤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要求基础教育肩负起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格的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必有问题学生的存在,不管大家持什么样的教育观点,这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本课题涉及的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有悖于社会公认的正常学生的行为道德标准,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  金轮中学是一所地处广汉市西北角偏远的农村中学。农村社会的大环境与城市有很大不同,特别是现代生活实际的相对闭塞、人际交往的范围狭窄、学生健康活动场所的稀缺、社会秩序的安全程度差、极度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重等等,无法保证孩子获得一个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除了社会原因外,问题学生种种问题的根源还在家庭教育,环境只是诱因,尤其是家庭残缺或特殊家庭造成的家庭教育残缺,更是问题生形成的渊源之一。与城市相比,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农村初中表现尤为突出:(1)”留守儿童“。即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忙于工作,由老人负责监管孩子,形成隔代教育。孩子的不良表现屡屡产生而不能有效地遏制。(2)相比城市,农村父母自身文化层次低,道德修养有所欠缺,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问题的产生。如”棍棒型“的家庭教育。(3)农村家境过于富裕的往往属于”土豪家庭“,这些父母文化素养一般不高,疏于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不注意对孩子刻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反将商场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带到了家中,使孩子受影响。父母多以物质激励孩子,要么希望他因之而听自己的话,更有甚者就是一种通过孩子来”炫富“‎ ‎。物质在孩子身上的积聚,带来的是挥霍性的消费,带来的是品格的低下。另外,农村初中学生整体素质较之城市差,加之他们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发生剧变的时期,但同时他们的心智又是不成熟的,在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问题的暴露也就很自然了。还有就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也由于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及思想重视不够,或不闻不问,使其问题行为及思想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矫正,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存在歧视”问题学生“的现象,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使他们敏感脆弱的心更加不堪一击。教师除了在学习上、生活上,更应该在思想上帮助、关爱这些”问题“学生。‎ ‎  因此,我们确立《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教育的探究》为我校德育教育科研课题,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将挖掘”问题“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规律,从而丰富我国的有关教育理论,为家庭、学校、社会开展”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  三、课题理论界定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促进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研究之一,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的实际问题“。本课题研究以”问题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德育”课堂活动“为策略,以”全面转化问题学生思想“为目标展开。所谓”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教育的探究“就是指课题组成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理论,对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有悖于社会公认的正常学生的行为道德标准,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问题学生“的类属分布、”问题学生“‎ 与年级、性别的依存关系,某些重点类属的”问题学生“的特质及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有针对性的途径和方法,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及其它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组织和进行教育转化工作,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  四、理论依据1.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发现,对”问题“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事与愿违,而当老师们运用教育学原理帮助学生时,不少问题迎刃而解。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各种思想健康教育的形式必须作用于主体才能产生效果,同时思想转化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以互动式情景来激活或唤醒学生思想活动,诱发行动愿望;2.因材施教理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论;3.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强调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障碍,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咨询、辅导和预防矫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开展”问题“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问题“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根据不同”问题“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制约作用,积极而科学的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问题辅导能有效的帮助其预防和解决有关的心理问题,促使其顺利而健康的发展,逐渐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将成为其一笔由弱变强的精神财富。经过环境和教育的优化,通过心理素质的培育和科学及时的心理辅导,”问题“学生的心理是可以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其心理问题是可以预防并矫正的,对”问题“学生的帮助要从心理援助开始,心病需用”心药“医。心理教育与辅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作。‎ ‎  五、课题研究领域现状、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我国对初中学生的文化教育比较重视文化知识的普及,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思想健康问题却重视不够。目前,国内外在对”问题“学生的研究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体系。我们对”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研究正是要在普通教育当中寻找和探索一条针对”问题“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当前社会极为重视超常中学生或正常中学生群体的发展和教育,从我国的教育现状看,已形成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概念,是用普通教育方法将每一个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纳入普通教育当中。我们之所以对”问题 ‎“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思想转化问题研究,就是要用一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对”问题“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教育。即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特殊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思想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思想转化。‎ ‎  本课题着眼于运用思想教育辅导功能对”问题“学生进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培养,探索这类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特殊性规律,探索新时期农村初中思想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中的价值。‎ ‎  六、研究目标(一)总体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问题“学生具有适应初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问题“学生乐观、向上的思想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同时帮助”问题“‎ 学生树立在出现思想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其形成健康的思想素质,维护其的思想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思想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  (二)具体目标1.准确了解”问题“学生家庭特点,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因素对学生思想的影响;2.掌握”问题“学生的思想特点,思想素质现状,主要的思想问题;3、通过调查研究,比较准确定位”问题“学生的”问题“属性;4.探索出针对”问题“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与思想问题防治对策以及对不同属性的”问题“学生采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 ‎  七、研究内容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本课题避免不了的亟需探讨的重要话题,同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行为“,我们的管理工作就会出大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行为“就是病毒,能传染会恶变。对于学生”问题行为“的看待和”问题“学生的教育,这是一个明题的两个方面,偏废任何一方都不行。犹如医生治病,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因,然后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诸多原因用药,双管齐下,方能药到病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管理者在追求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同等重要地关注学校管理中的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与解决,以从根本上达成和谐校园、和谐教育的目标。‎ ‎  人的行为,就是他的所作所为,是受教育者由社会需要支配并在行为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主要以态度、活动方式呈现出来。学生的”问题行为“‎ 指的是学生因某种原因而出现的阻碍教师或班集体或其他媒介发挥有效的教育、教学作用,同时也阻碍学生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的行为。‎ ‎  从有助于识别、区分”问题“学生及其行为表现,以便今后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教育转化工作开展角度考虑,从我校管理的实践及实际情况,我们课题组认为可按以下不同依据进行不同的分类:‎ ‎  1.按问题行为的目标指向分类:‎ ‎  (1)退缩型问题学生。这类学生一般情绪低落,胆小怕事儿,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自卑自弃,个性发展受阻,并影响集体的和谐发展。这类问题学生,女孩多于男孩,农村多于城市。‎ ‎  (2)攻击型问题学生。其行为目标主要指向他人或周围的环境,前者如打人骂人,做污辱人的恶作剧等;后者如因发泄不满和不正当的自我表现而破坏公物,故意喧闹等。‎ ‎  2.按问题行为的性质与发展过程分类:‎ ‎  (1)违纪型问题学生。经常违反学校组织纪律,”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即属于这一类。(2)违法型问题学生。如小偷小摸和参与赌博或流氓活动的学生。(3)犯罪型问题学生。如学生流氓团伙的骨干分子和有计划地实施盗窃、诈骗、抢劫、奸淫幼女的少年学生。(4)变态型问题学生。这里的”变态“指心理变态,即在认知、情感、意志、智力、人格等方面表现出的行为异常。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面,因而多发生愚昧型问题行为。‎ ‎  3.按行为人的文化水平分类:‎ ‎  (1)愚昧型问题学生。多半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村少年,他们缺乏文化教养,但却接受了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面,因而多发生愚昧型问题行为。‎ ‎  (2)智力型问题学生。这类学生受过教育,会讲大道理,但不付诸行动;善于钻规章制度与法律的空子去干不正当的事情。‎ ‎  4.按行为人的家庭状况分类。(1)破损家庭的问题学生。如父母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因失去应有的家庭教育与家庭温暖而沦为问题学生。(2)问题家庭的问题学生。”问题家庭“,即家庭的主要成员是违法犯罪者,或从事不正当职业者、从事非法活动者,因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问题学生。(3)健康家庭的问题学生。‎ ‎  总之,判定学生”问题行为“与”问题“学生应体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  1.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儿童不同时期发展的年龄特点;2.具体分析行为发生的环境与情境,认识其偶然性与必然性、偶发性与经常性、被动性与主动性之间的差异;3.把学生的发展凡在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上去考虑。‎ ‎  判定学生”问题行为“与”问题行为“学生的困难在于:在问题行为与正常行为之间、问题学生与正常学生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因为从表现形态上判断,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曾经有过问题行为。学生在试图自立地迈向”社会化“‎ 的进程中,每一步都像初学走路的幼儿,成人看来是那么不成熟、不规范、成问题,但他们的每一步都是发展过程中必要的行进。初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需要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就难免有不适应的时候,表现在心理上,是心理冲突;表现在行为上,是各种各样不成熟不稳定的非常态现象。因此,从广义上讲,学生的问题行为和问题行为的学生总是纯在的。只有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辩证的分析,才能对其行为的性质作出有利于教育的正确判断。‎ ‎  基于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的类属预判,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重点将围绕如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探究:1.通过多途径的调查研究,定位我校”问题学生“的类属;2.深入了解”问题“学生的思想需求,思想素质与思想健康现状;3.分析其思想特点并分析其思想问题的制约因素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4.在此基础上,探讨”问题“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思想辅导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  八、研究思路和方法(一)研究思路1.系统深入地学习有关理论,全面了解国内外研究成果,批判地加以吸收;2.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思想需求、思想素质、思想健康状况等问题的问卷调查表;3.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其思想特点和制约因素,找出主要的思想和行为问题;4.进行个别访谈,小组望谈,深入解剖其问题;5.探索针对其思想问题必需的、操作性强的思想素质培育和思想障碍辅导、矫治对策。‎ ‎  (二)研究方法1.直接问卷调查法:确立研究对象、范围,形成调查报告;2.个案分析法:深入个别学生中了解家庭、社会、个体情况,实行跟踪调查研究、动态管理;3.访谈法: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谈心,交流思想。另外本课题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教育实验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心理测验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  九、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研究周期为三年。‎ ‎  1.准备阶段。(2014年10月——11月)撰写课题申请书;建立课题研究小组;论证,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学习理论、培训教师、收集研究用相关资料;2.实施研究阶段(2015年3月——2016年4月)做好开题相关准备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根据研究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完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任务,写出调查报告,研究对有关对象的思想辅导,全面开展思想辅导、检验、完善辅导方法,撰写有关论文。举行中期成果汇报会;3.评价总结阶段(2016年5月——2017年10月)总结实验过程;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成果提炼;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汇报会。选取优秀研究成果上报参加评比,接受验收。‎ ‎  十、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1)文献搜集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德育专题》、《德育创新论》、《学校德育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2)调研工作:通过向学生干部和班主任了解,确立研究对象、范围,对各班中的”问题“学生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查找学校政教处和心理咨询室相关资料,使工作有针对性。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课题论证。‎ ‎  十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一)制定相关课题科研职责参研人员职责:‎ ‎  为使研究工作顺利、稳步、扎实地深入开展,特制定研究人员职责如下:‎ ‎  1.课题研究组成员必须是本着由学校提名、本人自愿,并能自觉遵守课题组各项制度,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活动,按要求完成各阶段计划和总结,努力完成研究任务的教师组成。‎ ‎  2.研究人员做到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信息教育的意义,自觉转变观念,加强业务素质的培训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  3.课题组人员应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按时参加研究活动,不缺席迟到。连续三次缺席或累计五次缺席者,视为自动退出课题组,不再享受研究人员待遇。‎ ‎  4.研究人员要有成果意识,在研究过程中多出成绩,出好成绩。课题研究每阶段每人至少有一至二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并交副本到分管资料的教师处。‎ ‎  5.每周星期一上午为主研人员集中活动时间,学习理论,研究教材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以及教案设计。每月第一周活动时,对研究内容、进度、效度进行分析评价,讨论交流研究心得,检查上学月工作,安排近期工作。‎ ‎  (二)参研人员分工为加强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课题由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构成。为使研究人员任务明确,便于操作,有利于责、权、利更好的结合,研究成果的认定,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 ‎  1.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并提供必要的研究  环境、时间和经费保障。‎ ‎  2.研究组全体人员应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各人就研究内容、进展情况、经验教训、研究心得经常交流总结。对工作中的困难,全组共同想办法克服,确保研究工作按计划开展。‎ ‎  (三)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课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宏观决策,研究过程把关,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保证,并对课题进行阶段评估,适时聘请有关专家指导科研工作的开展。‎ ‎  组  长:周  伦(学校校长、科研课题小组组长)副组长:曾  聪(副校长、科研课题小组常务副组长)成  员:侯诗英(政教副主任) 李  庆(教导副主任) 李成贵(总务主任)课题研究小组:负责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总结科研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课题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  组  长:曾  聪副组长:侯诗英  李  庆  李成贵成  员:王明洪  肖谋华  黄  俊   李志富  徐川皓  向薇薇  许先友  周英贵  苏先福  李  军  曹光辉  黄开文十二、对课题实施完成条件的论证:‎ ‎  (一)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那些重要研究课题及所完成的成果的社会评价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在我校2003年9月开研的课题《农村初中班级自主活动途径与方法探究》及2007年10月开研的课题《农村初中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建设探究》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研究水平,首先在选题上选取切合农村初中管理的实际需要,研究的内容朴实,研究的过程实在,研究结果的运用实惠。前一课题已被评为德阳市基础教育课改成果二等奖,学校也被评为德阳市基础教育课改先进单位,相关研究论文已有5篇获得广汉市级及以上奖励;后一课题还在研及结题中,已获2010年广汉市在研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三等奖。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的兴趣和水平,同时,研究成果的有效运用,极大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可谓一举双得。‎ ‎  (二)本课题研究的设备条件及经费需要的保证1.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本课题负责人曾聪同志是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学校副校长,负责学校德育与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曾是我校结题并获奖课题《农村初中班级自主活动途径与方法探究》课题组的主研人员,也是我校在研课题《农村初中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建设探究》课题组的主研人员。其教育教学研究水平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研究成果丰富,并有许多成果在广汉市、德阳市、四川省相关评比中获奖,并有多篇文章在《广汉教育》《四川教育》《乐山师院学报》上发表,并且组织相关人员对该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前期研究。‎ ‎  2.参研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课题的参研者都是我校行政领导干部和各年龄层、各工作岗位上的骨干教师,都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上。这些参研者都有极大的研究热情,并且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许多教师都曾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参研者从事研究的时间有保证,在凡是上班时间都是他们的研究时间,甚至在节假日、周末都可以是实施管理和进行管理研究的时间。‎ ‎  3.资料、设备、科研手段保证研究的资料来源:教师或学生问卷、调查报告、家长反映的情况、教师或学生积极参加的各类活动记录、互联网、学校图书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资料、其他学校同行提供的资料、该课题前期研究者提供的资料。课题探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小组研讨法、资料参考法等手段收集必要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证。‎ ‎  4.经费保障:学校将视本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并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分阶段投入科研经费,以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运作。预计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投入6000元左右,第二阶段投入5000元左右,第三阶段投入4000元左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