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议如何进行有效的计算教学
数学论文之浅议如何进行有效的计算教学 计算已经成为数学老师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只要有数学的地方就有计算。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还要关注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呢? 一、重视计算意识的培养 计算意识是指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从数量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计算并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而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具有较好计算意识的人,遇到实际问题时常常会从属于数量方面去考虑问题。这样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多元性也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比如买东西前可以估一估大概需要带多少钱;估一估一个会场大概能坐多少人……,使学生能用数学角度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重视算理和算法的教学 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内容都应该培养有根据、有条理的进行思维活动。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就便于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时,运用转化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算理和算法,才能准确地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三、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 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计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计算的积极性;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思维,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能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则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学得扎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帮妈妈理财,算一算妈妈存的钱利息是多少?到期后应取回多少钱?怎样存钱最合算?除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把计算教学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 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对动作思维绝对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具体的形象,再由形象转换为抽象。计算教学中加强直观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深刻的体验,丰富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支持,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与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计算能力。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动手操作,测量出长方体实物的相关数据,自己亲身经历、体验,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五、注重过程与互动交流,提倡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实质上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倡个性化的学习。 “算法多样化”,与让学生开展互动交流、讨论是分不开的。出现了多种算法后,教师要正视每一种算法,创造条件,组织和引导学生互说、互评、互学,在比较中求真,在应用中内化。在此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更要有算法最优化。在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以后,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整合,倡导一种优质、高效的方法。比如在学习98×12时学生的算法呈现以下几种方式:(1)直接用竖式计算得出1176,(2)98×12=90×12+8×12=1176,(3)98×12=100×12-2×12=1176,(4)98×12=98×10+98×2=1176,面对学生多样化的算法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多中选优,择优而用,提倡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关注算法优化。鼓励学生从多样化算法的讨论中吸纳别人的经验,把他人的思维精华纳入到自己的认知领域,以提高和发展自己。 六、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口算是数字运算与代数运算的基础,经常进行口算练习,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在教学中加强估算和估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猜测、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综合性和概括性认识的能力。除了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如在超市买东西时计算应付款,应找回款,估计一定空间的人数,一段距离的长度、一个房间的面积……,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数学地看待生活,逐步掌握、优化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基本的计算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要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