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
语文论文之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 对话,从言语交际学来看,并非是孤立的说话或听话,而是交际双方彼此间的言语互动。这里的要讨论的“对话”, 并非作为言语交际学的一个概念,而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因此,克林伯格认为,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一、积弊深重的阅读教学呼唤对话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强调知识技能本位:认为教学过程是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在为数不少的阅读教学中,把理解教材当作目的和中心,教师把有血有肉的教材分解成了一个个了无生气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孤立地进行词语积累、语法分析和修辞训练,或者一味地搞灌输式的“机械的发声训练”,而“忘记”了文本的“精神”层面。学生主要依靠做大量的机械练习来学教材,师生成了教材的奴隶。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必然造成阅读教学的人文内涵的失落,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也必然大打折扣。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总是顺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路线” 推进。教师往往从教的角度去思考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讲课追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课堂俨然成了教师展示教学技巧的舞台,而很少考虑到学生是否有效参与,参与面如何?课堂上即使有参与,往往也只是几个尖子学生在唱戏,其余学生当观众,课堂中缺少广泛的、多向的交流,大多数学生被忽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个性得不到发展。 阅读主体缺失: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的方向,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性阅读;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了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致迷失了自己。 二、阅读教学应当成为对话 (一)阅读的本真意义在于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文本,是一定的符号系统,另一方面,它作为理解的真正对象,是一定的意义,即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阅读的本质就是通过符号系统把握文本的意义,而决不是读文字本身。然而,读者对文本意义的把握,并非只是一个简单地提取和被动地单向接受的过程,而是基于自己的“前理解”(主要是语感和文化、精神方面的“内存”), 在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过程中,在与作者之心的沟通、交流、碰撞过程中,由读者自己生成的。在阅读中,作者求之以知音,读者求之以会意,双方同时臻于一个新的境界,即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因此,阅读的本质,就是读者通过文本与古今中外的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同时代的其他人乃至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历史和未来对话。读者是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通过与作者精神世界的观照,构建和丰富起自己的精神王国。 (二)文本也是主体。解释学认为,文本,就物质形式上讲,它是我们阅读教学中理解的客体,但这个客体不同于认识论中认识的客体——在认识论的客体中,人们要认识的是其本身的属性和运动规律。然而要理解的文本,其本质是人赋予的意义。因此,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实际上是通过文本的物质符号系统这个中介与物质符号系统背后的作者进行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阅读文本,实际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作为文本作者的主体,有其特殊性,这特殊性表现在他不是“现场主体” ,而是隐蔽的或者说没有出场的主体,它可能与我们同一时代但不同空间,也可能与我们根本就不是同一时代,因而这个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是无法言说的,是出于沉默状态的。然而,文本主体之所以是主体,不仅仅是因为它也是一个精神承载者,而且它仍然参与了我们的对话与交流,引导着、影响着、制约着我们的理解。其引导、影响、制约的中介便是其作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或者我们只能这样理解而不能那样理解,除了理解者自身的因素外,还取决于作品。把握这一点特别重要。过去我们之所以对课文进行随心所欲的错误理解,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忽视了文本背后那另一个主体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因为有了这个隐蔽主体,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便不可能拥有绝对的自由。 (三)学生的阅读是能动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接受理论告诉我们,面对文本,读者的地位和作用与作者相当,二者均为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读者,决不只是对文本的被动接受者。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过程,实际是读者动态地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参与创作的水平和结果是由其“期待视野”的不同而决定的。正如王夫之《船山遗书》所言:“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阅读体验。教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文章的“确切”意思是什么。 因此,《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对话过程,具体包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四重对话的交织。阅读教学的目的也可以说主要是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实践,学习如何与文本对话,从而培养起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指点如何与文本对话的门径,帮助克服在对话中遇到的困难。 三、作为对话的阅读教学 作为对话的阅读教学,具备以下特征: ——它应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中的第—法则。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心灵并彼此悦纳。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师生之间应成为“伙伴”,对话的伙伴。这样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具有人性,它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它应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坚持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法则,教和学双方必然会走向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在教和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成功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情感和思维上高质量的对话。 ——它应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有沟通和合作,必然会有互动与交往。互动和交往是在沟通、合作基础上的进—步的行为。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在互动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 —— 它应是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对话性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而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特征。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与传话式的教学相比教,整个教学过程是充满创造色彩的。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还是知识的“发生器”。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对话的阅读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之间的存异:第一,传统教学重学生的接受,对话教学重学生的感悟;其次,传统教学重的是训练,对话教学重的是实践;第三,传统教学只重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对话教学也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动机、意向、态度;第四,传统观念重结果轻过程,对话教学既重结果更重过程。 五、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 (一)积极培养对话意识。在一个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中,富有活力和创造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对话的原始意义是交谈。但并非任何交谈都是对话。对话过程本质上是不同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声音共同参与的精神历程。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对话意识” ,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如果没有这种对话意识,没有这种渴望,即使有再华丽的辞藻,再优美的句子,都不是对话;而有了这种对话意识,即使言辞上再激烈,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争辩,也是对话,而且还可能是更高级的对话;甚至,只要有了这种对话意识,人们相互之间默默无言的相对也是对话。正如人们所说的,没有对话意识的问答,就像一个只有骨肉而无灵魂的僵尸,绝非真正的对话。“ (二)善于创设对话情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比如: 1.创设课文情境。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让人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对话的欲望。2.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比如南湖一小刘全老师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伊始,便让学生看题目,想问题。学生抓住课题是人物的一句话这一特点纷纷质疑:这话是谁对谁说的?”这条鱼“是什么鱼?为什么让他”必须“放掉?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有时,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一位老师教学《太阳》一课,教师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小时候从报纸上得知苏联宇航员登上了月球,于是,立志长大了要登上太阳。这时,学生哄堂大笑,教师趁机问学生为什么笑,再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深入地了解太阳的特点。 3.创设活动情境。于永正老师是把表演引进阅读教学的饿高手,高就高在他组织的课堂表演,不是简单的检查汇报学习的结果,而是一场师、生同文本之间的是对话。像”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活动方式,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三)善于把握和丰富学生的”前理解“。在备课时,有的教师常常更多地只考虑自己如何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而忽略了学生认知水平。这种情况,实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前理解“取代了学生的”前理解“。 ”前理解“正是理解之所以成为可能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没有”前理解“就不可能有理解,恰如一个出于纯生物状态的婴儿是不可能有什么理解的;”前理解“构成了理解者的视野,一个人能够理解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恰恰取决于其”前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防止自己的”先入之见“甚至”个人偏见“对学生阅读的干扰,这就首先要组织学生独立阅读,并且静听学生。此其一。第二,教师应尽可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前理解“只有在不断”理解“中才得以增强。第三,阅读教学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听听各种不同的”前理解“,以扩大自己的”前理解“。对任何一个文本,不同的”前理解“都只能从某一个”窗口“看到文本的一道”风景“,而不同”前理解“视觉的交叉,则使我们可以借助别人的眼睛看到更多的”风景“。 (四)鼓励、尊重并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接受理论和解释学都告诉我们,任何读者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义,而且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也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所谓”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此理。因此,阅读教学完全应当给学生多元解读、自主发现文本涵义的空间,不能再搞过去应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