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删繁就简,另辟蹊径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思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删繁就简,另辟蹊径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思考

语文论文之删繁就简,另辟蹊径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思考 ‎ 删繁就简,另辟蹊径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思考长安镇第二小学  吴桂贤 【内容摘要】新课改数年之后,“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重新困扰语文教师。虽说教无定法,但毕竟有“法”,“法”之优劣决定了效之高低。本文以提高效率为核心,对各个教学环节提出优化策略:课前,研读文本力求眼光独到,设计教学目标删繁就简;课始,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自然地对接教学内容;课中,以积累和练笔为主,以适度拓展为辅;课尾,内化文本,习得能力,链接课外,另启洞天。【关 键 词】   删繁就简   优化教学   提高效率看尽了课改的繁华,我们终于达成了一种共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返朴归真,要扎扎实实……于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个问题又开始困扰着无数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思考一下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其实大道至简,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交际等,在习得这些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塑造起人文情怀。学生从课堂学习中习得的语文能力就如工厂经过一道道工序生产出来的产品,这其中会有优质品,有合格品,也会有次品。工厂要想多出优质品,要想提高生产效益,就必须抓好每一个生产环节,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切实有效,也应该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实施优化。本人认为,如果能够有效实施以下四个环节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一、课前环节:研读文本力求眼光独到,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删繁就简。面对文本,应努力思考如何运用文本,这是每一位教师在课前必做的功夫,但老师们总是习惯于从教参或其它教学资料上拿取现成的教学设计。事实上,这种照单全收式的“拿来主义”是不可取的!教参的价值从名字上已经告诉大家:只供参考而已。语文教学因文而异,因师而异,因生而异,因时而异,岂是一本教参能包打天下的?要使课堂教学有效,教师首先应做的不是照搬教参,而应以独到的眼光研读文本,以删繁就简的原则确立教学目标。文本是专家学者反复甄选出的“例子”,教师如何使用文本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例子”的价值呢?这要求教师能对教材从宏观上予以把握,清楚不同的文本最适宜何种语文能力的习得,据此确立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要从微观入手,求精不求多。单位时间内,只有目标比较单一而具体,实施起来才有力度,才能有时间保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作为“例子”的价值。有位老师的做法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他在教学四年级课文《古井》时,把“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打算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关语句分别体会古井、老党员、老奶奶、女儿、村里人的乐于奉献的美好思想。为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文中第一段虽然文质兼美,他却没有怎么顾及。理由是这一段话与教学目标中“无私奉献”‎ 这个主题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不讲它,无损于孩子们对课文主题思想的体会,如果讲,则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美,反而冲淡了孩子们对课文主题思想的体会,时间上无法保证。这位老师的处理方法就是不枝不蔓,就是删繁就简。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时,不像别人那样把“学习文中的动作描写来描写人物”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却更加微观地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从课文中学习连动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尝试运用“连动”的写法描写动作:爸爸喝茶时的动作;自己吃饭时的动作;老师走进教室后的动作……学生利用从文中体会到的“连动”写法来描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当然轻而易举。由此可见,课前解读文本是否眼光独到,确定教学目标是否精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二、课始环节: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自然地对接教学内容。一些名师的开课功夫总让我们赞叹不已,不少做法甚至成了经典,常被老师们借鉴使用。但怎样的开课算是有效甚或高效呢?本人认为不枝不蔓却自然地对接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期待的开课是效果最佳的。有位老师执教《乡下人家》,没有像一些老师那样利用课前几分钟与学生一番海阔天空的闲聊以热场,而是让学生看了几分钟歌曲《乡间小路》的MTV。轻松欢快的音乐,宁静美丽的乡村风光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了,还没入课就已经带着学生在乡间走上了一遭,体验了一番乡下人家的别样情趣。等到一上课,老师说:“昨晚老师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变成了六幅奇特的画面。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好好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成梦里的六幅画面呢?”然后让学生按 ‎“瓜藤攀檐图、鲜花盛开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的顺序读课文。学生热情高涨,争着帮老师读梦中图画。这样的开课就做到了不枝不蔓,却自然地对接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期待,效果之好不言而喻。开课环节要想有效,还应适当注意引用当时当地的教学资源。本人曾赴广东云浮市郁南县涟滩支教,执教《普罗米修斯》。考虑到将面对陌生的学生,我本想在开课前以“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人物”为话题与他们聊聊。但到了那里之后了解到当地有一位英雄,是明代的一位大将军,叫张元勋,学校不远处就建有纪念他的“张公庙”,当地人对他的故事耳熟能详。于是,我改变预设,就以“涟滩的英雄人物”为话题让学生介绍张元勋。这样处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顺利实现了英雄张元勋到英雄普罗米修斯的过渡。这样看来,课始环节,只要坚定不移地以“自然对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为原则,适当引入当时当地的教学资源来设计教学,就能使教学更有效。三、课中环节:以积累和练笔为主,以适度拓展为辅。课堂教学中的新授部分往往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中衍生出无数的教学策略与技巧,但这一环节仍然可以删繁就简:以积累和练笔作为两大教学任务,即可让新授更为有效。积累的内容无非是文本中的好词佳句,这是为学生进行写作、表达作储备,与蚕吐银丝先得胸中有丝是一个道理。学生没有词汇与句式的积累,即与无源之水无异,如何写作?练笔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例子”‎ 作用,借鉴文本的写作形式和方法,写句,写段,写篇均可。我们可以《乡下人家》为例作一说明:有一位老师教学《乡下人家》时将“学习文中拟人的写法写一段乡下小景”作为本课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老师先以一例句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表达效果,再找出文中大量的拟人句,从中总结出拟人的写作方法,接着利用课件呈现不同的乡村风景图片,最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风景,运用拟人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段。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了拟人写法的妙处,得到了拟人的写作方法,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于是水到渠成地写出了一些精彩的片段。这样的教学,成功地引导学生完成了从学习新知到实践运用。听课教师都认可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也佩服做课教师的智慧。    教学中的拓展也是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文本之于教学作用巨大,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因为文本的容量始终是有限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适度地拓展是必要的,关键是教师要能把握好拓展的角度、分量、时机。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纳兰容若的《长相思》时,在学习全词后引入了纳兰容若写的《菩萨蛮》中的一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使全课教学峰回路转,再起波澜,境界自开,激起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两相参照,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到了《长想思》中的绵绵思乡意,深深爱国情。这就是拓展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就有了效果。这也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必须把握所拓展的内容与教材本身的联系和呈现的时机,使拓展的内容融于课堂教学中,受课堂教学制约,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作为对文本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提升认识,而非一般罗列,非哗众取宠。四、课尾环节:内化文本,习得能力,链接课外,另启洞天。作业的布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老师布置的作业却是狗尾续貂,没有什么价值。要使作业真正有效,可以从以下三种思路入手来设计作业:1、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文本。主要方式是积累和运用文本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操作起来比较简单。2、巩固从文本中学到的某种方法。得到某种方法之后一定要通过练习加以强化,进而形成一种语文能力。如《乡下人家》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拟人句,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进而探讨拟人句的写法,然后在提供视频素材后布置作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处景物运用拟人的写法写一小片断。这样的做法就是对文本中学到的方法进行巩固,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3、引领学生超越文本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课尾环节布置作业时进行阅读推荐或是阅读指引是很有效的作业形式。文本作为“例子”,可以让学生从中积累语言,获取某种表达方法,但还有另一种不可忽视的功能,就是以点带面地引领学生超越文本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有些老师以文本为中心,把一些风格相近或内容互补的素材组织在一起,有效地拓展了学习空间。我们也可以在文本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推荐一些阅读材料作为对文本的补充。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场”,我们还可以加上一句“更不如授之以渔场”‎ ‎。当学生怀着从文本学习产生的阅读兴趣再面对着丰富的阅读材料,自然会食之如贻。这就像把马儿牵进绿草茵茵的草场,难道马儿还不会饱餐一顿?可以预期,如果以上环节都能如愿实施,课堂教学肯定有效。但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是,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完成,所以教师素质、能力的高低必然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工厂或公司,有科学的管理理念,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唯独缺少高素质的生产工人,结果也是效益低下。其实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凝聚着一大批学届精英的智慧和汗水,能不好吗?现行的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专家学者们精挑细选而成,能不好吗?但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又怎样呢?我们应该看到,小学语文教师不缺学历和知识,却缺素质与能力。没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的效率从何而来?可以设想,就算让老师们照着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他们的教学设计上课,能上出一样的精彩吗?这是因为大多数老师没有他们那般高超的“执行力”,理想的课堂教学对这些老师无异于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终是虚幻!因此,可以这样说: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再从各个教学环节上力求优化,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