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如何在探究型课堂中运用设疑导学艺术
历史论文之如何在探究型课堂中运用设疑导学艺术 如何使历史课堂真正活跃起来,既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呢?这让许多历史教育工作者为之思考。 探究型课堂就是在这方面所作的初步探讨。所谓探究,就是探讨寻究,议论得失。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预先的设计和组织,引导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就此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探讨和研究,寻求出解决的方法。把课堂从教师展现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合作的精神。 在探究型课堂中,必须确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点。它通过教学中问题展示的外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思维的内因,恰当调节教学节奏,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使师与生、教与学达到辨证统一。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首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疑设得好就是成功的一半,善教者必善问,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必然是善于设疑、提问的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学会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设疑导学艺术。 课堂中的问题有两种:一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即由教师把教材中的一些问题加以归纳整理,在讲课时逐次提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二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他们在课堂中提出,并通过讨论加以解决。前者在教学中分量较多,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里,我只着重谈教师设问法。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一定要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因此在课堂中运用设疑导学,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设疑不当,“导”而无法,就往往会流于形式,误人费时。从这个意义上讲,设疑导学的确是一种值得我们探讨的艺术。 1、把握设疑的时机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怎样设疑,于何处设疑,往往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品质。一般来说,教师都会注意在三种情况下设疑:一是在上课伊始设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设疑巧妙,会使学生兴趣陡增,思维闸门顿开;二是于重难点处设疑,以解决主要矛盾;三是在结尾处设疑,既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又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使其词已尽、意无穷。 除此外,还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 (1)于无疑处设疑。 学生对一些看似浅显易懂的内容不求甚解,轻易放过,其实并未真懂。这些历史知识貌似无疑,却蕴含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中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其疑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平静的思维海洋里激起层层涟漪。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为什么经济却得到很大发展,科技文化成就也光辉灿烂?”另外,历史教材中还有某些知识,象年代、数字、地点等既枯燥乏味又很重要的知识。教师应在此设疑,深入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言语或比喻讲“活”教材。如讲美国独立战争时,可从学生熟悉的NBA入手:“你知道费城76人队的名字从何而来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费城大陆会议及1776年《独立宣言》。 (2)于教材衔接处设疑。 历史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章、节、目之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但如果教师不揭示这种联系,往往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在知识的衔接处设疑,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又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如“唐末农民战争”一课,讲完唐政府最后平叛胜利后,接着问:“平叛以后,唐朝是不是就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了呢?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那样的景象还会再现吗?”这样,引起了学生对下一个问题的兴趣,为下一段历史的学习作了铺垫。 2、优化设疑的技巧 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探讨研究的效果,除了要很好地掌握在何时设疑外,还要注意设疑的难度、层次等等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不断推敲,找出最优方案。 (1)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合理设疑。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设置的目标要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简单来讲就是“跳一跳,够得到”。既不能太浅显,“不用跳”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过于艰涩难懂,“怎么跳都够不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掌握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知识水平,设计难度适合的问题,为学生发展个性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使人人都有一个保持持续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摘到果子”的同时,获得了跳一跳的能力和摘果子的能力。 (2)巧设障碍,培育思维的深刻性。 由于长期习惯于讲述式的课堂,学生容易产生思维惰性,对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浅尝辄止,导致其思维表现出较大的肤浅性。为此,教师应分阶段地提出问题,增设思维阶梯,为学生进行思维铺路搭桥。当学生解决了前面的问题后,紧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给学生的思维设置障碍,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诱使其深入思考。如:讲授完“罗斯福新政”一目后,可做此设问: 通过层层设问,就象在学生思考的道路上设置了一座座小山,让学生一路想来,不断深入探究,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到最后豁然开朗,既深化了知识、升华了理论,又培养了他们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3)扩充延伸,拓展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只思维发挥作用的广阔程度。史学是浩瀚的大海,就如史学家于廑先生所说:“临老著书知不足,平生读史叹无边。”历史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因此要求学生的思维也应有一定的广阔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疑,进行前后对比、左右交叉联系,变学生的狭隘性思维为广阔性思维,以扩大教学效果。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组合,设计一些综合性、发散性、对比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维新变法与明治维新最后会命运迥异?”“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有哪些?这些斗争为什么会失败?”总之,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开阔了视野,才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探究型课堂中“设疑”,其最终目的是“导学”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得不到学生的配合,那么无论教师的设计多么完美、愿望多么善良,都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精心设疑的同时,要注意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在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民主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发现的冲动和热情。只有让“主导”和“主体”紧密配合,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真正的“思考的王国”。 [参考文献]: 1、尤克光:《历史教学中的设疑和释疑》《历史教学》1999.9 2、王铎全:《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5第一版 3、王雄徐渭清:《创设思辨的课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12 4、李铁军:《优化课堂提问技巧,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