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得)之试析中学生田径比赛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试析中学生田径比赛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整

体育论文之试析中学生田径比赛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整 ‎ 试析中学生田径比赛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整 东莞市东城第一中学  作者  李勇远 摘 要:赛前心理的好坏是决定学生能否正常发挥原有水平,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参考了有关的资料和文献,结合中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简要地分析了中学生在田径比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以后提高比赛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田径比赛   心理状态   调整1.前言 ‎  田径比赛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和平时的训练相比,有不同的观众、对手、裁判及场地。就心理角度而言,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强,而导致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在比赛中表现出来,如畏惧、紧张、缺乏信心,甚至还有情绪暴躁等现象。因此,如何调节和控制学生在比赛中的心理活动,克服其障碍,并在平时的训练中实施心理训练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为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心理素质三个因素对比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身体素质是学生技术水平和质量的物质基础,技术是基本条件,而心理素质则是两者发挥作用的内部动力。因此,心理素质在中学生田径比赛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认真分析赛前各种心理状态,有针对地加强心理训练和指导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要像重视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一样重视心理训练。2.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    所谓赛前心理状态,是指学生在比赛之前,对比赛的认识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即学生对外界客观的事和物的一种主观体验,这种体验通常伴随着一些与体育活动时对机体生理变化十分相似的反应,如:    1.心脏和血液循环变化(心率、血压、血量分布等)。2.呼吸变化(节奏变快)。3.皮肤电反射现象(皮肤电阻降低、皮肤电位变化)。4.皮肤温度的变化。    5.唾液分泌的变化(唾液变浓、发粘、减少)。    6.内分泌的变化(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    7.血液、唾液、尿液的化学成分变化。8.胃肠运动的变化。可见,要使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比赛前除了要进行身体、技术、战术和适应环境等准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 从《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上分析,运动员在比赛前一般会出现以下心理状态:战斗竞技状态、过度紧张状态、淡漠状态、过分自信状态4种。因此,我们也可以对中学生从以上4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2.1.赛前生理、心理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参加比赛的欲望即战斗竞技状态,这是最适宜学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出自己潜力时所处的情绪状态,心理和身体非常协调、动作自然轻松,无焦虑或恐惧感,有创造欲和表现欲。要形成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就要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态度,有全力以赴参加比赛并力争取得好成绩的愿望。同时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并做好充分的赛前心理准备,使之能及时在心理上克服各种障碍和生理上随时调整机体去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更好地达到赛前战斗竞技状态。2.2.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感到紧张、不安    即过度紧张状态,紧张是人在某种压力环境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适宜的紧张能使人注意力集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反应速度,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但过度紧张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等。赛前过度紧张的学生表现为对即将到来的比赛过度或过早兴奋, ‎ 情绪强烈紧张焦虑不安。在生理上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面色苍白、心神不定、口渴或尿频等。经常有恐惧、焦虑、易激、不安等消极情绪困扰,致使学生在赛前的准备活动中不知如何是好,在比赛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知觉和表象不连贯,注意失调、动作混乱、发挥失常。学生赛前过度紧张状态从生理机制上分析,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过高而产生扩散,导致皮层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而造成。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实力不高、经验不足、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自我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又较差时都容易造成赛前心理过度紧张。2.3.缺乏信心,对考试感到索然无味、漠不关心即淡漠状态,这类学生在比赛前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信心、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或对比赛感到索然无味等。在生理上表现为体力明显下降、全身软弱无力、反应迟钝。学生平时成绩较差,赛前过度疲劳,伤病长期不愈而比赛临近,测试成绩发挥不理想,或平时成绩比自己差的同伴成绩赶上或超过自己等。对这些不利的因素想得太多而又缺乏解决办法,以及意志力又较差的情况下,都容易造成赛前信心不足而产生淡漠状态。2.4.过高估计自己实力,对比赛不认真对待  即过分自信状态,这类学生对即将到来的比赛的困难和复杂程度估计不足,并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轻易取得好成绩,不去认真对待,对比赛漫不经心,心理能量不能积极动员起来,以致注意强度分散、注意力下降、思维迟缓。一旦在比赛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显得手慌脚乱,束手无策,出现急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状态一般出现在平时水平较高,而对手实力较弱时,容易骄傲、安于现状并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对比赛不认真对待的学生。 3. 产生以上各种心理状态的原因分析:3.1.受自身水平影响、对比赛缺乏信心    信心是办好任何一件事的前提,在心理素质方面,信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所表达出来的成功完成某项目任务的信念程度,因此,自信心强的学生总是以积极的思维来考虑他们自己和眼前所面临的任务。所以能够沉着冷静、积极认真地对待比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而缺乏信心的学生,总是怀疑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好比赛任务,从而造成赛前提不起精神,或比赛过程中过分紧张、焦虑,使动作僵硬、变形、反应迟钝,动作准确率降低等,最终导致发挥失常。   ‎ ‎ 而中学生一般训练时间较短,运动水平较低.因此在比赛之前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出现信心不足。可见,训练时间短,自身水平低是造成学生赛前自信心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3.2.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比赛成绩。中学生的田径比赛是把各个学校的学生集中到某一个场地进行比赛,因此比赛的场地、器材、设备等都可能与自己平时训练时所用的场地、器材等有很大的区别,比赛时的观众要比平时的多。心理状态较差的学生就会对这些外界的客观因素感到不适应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慌等各种不良心理,使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出现波动、技术动作僵硬等。最终影响自身水平的发挥,导致成绩不理想。因此,体育教师最好在比赛前的几天应该先带学生到比赛现场,熟悉场地环境、设施,有机会时让学生在比赛场地做些模拟训练或比赛,并向学生强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的各种特点与自己学校场地器材的不同之处,提醒他们比赛场地设施的规范程度要比原来学校的优越,有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从而提高学生对比赛环境的认识和评价,提高在新场地的比赛信心。同时,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在各种不同的场地和气候下对学生进行模训练,以降低天气因素对比赛的影响。3.3.学校或老师期望过高,比赛压力过大    ‎ 著名的教育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通过实验发现这一现象:教师对学生智力的期望,在某种情况下对学生的智力测验分数产生影响,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它的实质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隐含期望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其在教师的信任和期望中感受到温暖,激发成功欲、产生主动、增强内驱力等从而使学生的抱负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也就是说适宜的期望值,对学生发挥其技能水平有较大的帮助,但期望过高时会使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及,反而对比赛失去信心。因此学校或老师的期望过高,会使学生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其原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4.学生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方法学生在比赛之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身体机能、技术水平及心理上的准备。由于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影响着学生在比赛中的技术发挥,因此赛前的心理准备对每个学生来说更为重要。赛前心理准备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稳定性和取得好成绩的信念,并积极通过各种措施来消除赛前心理障碍、理顺思路、调整情绪,建立良好的心理定势,形成最理想的赛前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如何才能形成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调整:4.1. 赛前动员,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确定适宜目标所谓比赛动机就是驱使学生去参加比赛的内部动力,只有具有正确的比赛动机,渴望参加比赛时学生才能自觉、积极地动员机体的最大潜能投入比赛。学生在参加比赛前学校或教师不能对其的期望太高,使学生思想负担过大,比赛前出现太多的想法而无法把精力集中到比赛上来。4.2.‎ ‎ 转移注意力比赛前后的脑力和体力恢复措施有所不同,前者须用运动心理学的方法,后者只需保证休息、睡眠和营养就可以了。学生在紧张剧烈的比赛期,如果吃不好、睡不着,体力不仅得不到恢复,反而会提前开始消耗,尤其是心理能量消耗更大。为了使学生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休息,消除因临近比赛而提早出现的不良情绪,领队和教练员可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愉快的交谈或一起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娱活动等。4.3. 采用意念训练的方法,使学生利用想象使比赛中动作完成得更完美意念训练是指学生在比赛之前有目的,有意识地头脑中以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比如回忆平时的比赛、训练的情景或想象比赛、训练的过程等,使平时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正确技术“痕迹”激活, 在比赛中可使技战术完成得更加正确、顺利。    意念训练时应注意:----在进行冥思练习时,一定要产生一种思维运动效果,要有意识地发展思维。    ----使冥思练习与各种运动感觉结合起来,把头脑中的想象变成运动中肌体的“活力”。    ----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暗示也属于意念的范畴,学生赛前进行意念训练,一方面可以想象动作的完美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暗语进行自我动员与激励,取得技术想象与心理调控的双重效果。 4.4.利用诱导训练的方法,把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到良好的比赛准备状态上    诱导训练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的刺激物把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事物或方向去的训练方法,可为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的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用诱导训练时应注意:    ----所采用的诱导手段应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的。    ----诱导者可以是教练员,也可以是同伴,但均应是学生愿意接受的。    ----应从诱导的目的、手段、信息传递方式及结果等多方面计划安排某一次诱导训练,切不可随意滥用,以防产生负作用。‎ ‎ 4.5.调控成功欲,使学生处于适宜的比赛状态   适度的成功欲是比赛中能正常发挥的必备心理素质。但成功欲太强或太弱都对比赛无益。欲望太强会使神经冲动、思维混乱,不能自我控制,造成心理过度紧张,影响水平的发挥;欲望过弱就会消极对待比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对欲望太强的学生不谈或少谈比赛;对欲望过弱的学生要利用多种条件进行良性刺激,以激发其比赛获胜的欲望,积极投入比赛。 5.结论与建议5.1.影响学生比赛的心理状态主要有过度紧张状态、淡漠状态和过分自信状态,这些状态的产生来于对比赛缺乏信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等。5.2. 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心理训练知识的学习,使之掌握心理状态调整的方法和手段,做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学生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赛前心理状态调整,使学生能形成最佳的赛前心理状态。5.3.加强学生的自身心理状态的训练,教会学生一些简易的自我心理调控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 6.参考文献:(1)田麦久.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常用的方法,《运动训练学》,P298—301(2)马启伟.心理技能训练,《体育心理学》,P166—198(3)田麦久.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教与学的心理学》,P171--174 (4)田麦久.几种心理现象及克服方法,《运动训练学》,P302--309(5)马启伟.体育比赛心理,《体育心理学》,P250--266(6)陈桂祥、赵  净.模拟训练是消除中学生运动员紧张情绪的好方法,  课外训练(7)方  缓、季 ‎ ‎ 浏.运动员自信心的建立与保护,体育科研, 1997年12月第4期  (8)彭健翘.论心理适应与运动成绩,  湖北体育科技, 2001年6月第20卷第2期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