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现代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现代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其他论文之现代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 ‎  近年来,在国外相继传入得早教的各种理念及国内独生子女增多的推动下,人们对于早期教育愈来愈重视,而孩子也自然成为家庭期教育的焦点。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80%的家长希望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却不知道如何下手。从某一方面说,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说明大多数的父母意识到早期教教的必要性。然而由于早期教教而产生的各种苦果也接踵而生,很多家庭在教的观念,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误区,本文就现代家庭早期教育所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如何走出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结合案例与《纲要》的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 ‎  出生在高知家庭的恬恬享着受如此待遇:全家分工,让孩子学背诗、算术、英语,还上了绘画和舞蹈两个兴趣班。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恬恬2岁就认识了四五百字,会背近百首古诗,能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3岁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3岁半会画完整的小动物,4岁的她又拉起了小提琴,见了她的人都会夸她聪明,全家人脸上总有一幅掩饰不住的自豪。只是,五岁的恬恬至今不会自己穿衣服,上厕所要人帮,吃饭要人喂,玩过的玩具、看过的书、画过的画都得由爷爷奶奶来收拾。‎ ‎  目前,家庭早期教育普遍都存在一个“早早教育”、“即时效应”‎ 的偏向,由此导致不少误区。孩子的智力品质高了,可品德、生活自理能力却没有见长。有位学者曾概括现代的孩子将是未来“垮掉的一代”,他们自私、冷漠,没有同情心,没有责任感,心中只有“我”。从孩子的问题同时能折射出一个家庭早教所存在的误端,对孩子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早期教育是家庭早期教育中最困惑的问题。‎ ‎  一、概念的界定 ‎  (一)什么是早期教育 ‎  早期教育是对0-6岁的幼儿进行一定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以便为儿童身心的发展打下基础。‎ ‎  (二)早期教育的内容 ‎  在《纲要》中对教育内容与要求指出:“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根据《纲要》的思想,早期教育的内容是广泛而浅显的,它源于孩子或贴近孩子的生活,立足于培养孩子终身受用的品质。‎ ‎  三)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有研究显示:人的左右脑分管不同的功能,左脑称为“学术脑”,主要负责语言、逻辑、数学和分析等功能,简单的说就是运用逻辑思维把事情条理化。在幼儿期,通过训练孩子背诵儿歌和诗歌,学习生字,练习简单的加减法等都能刺激孩子的左脑发育。右脑又称“艺术脑”‎ ‎,主观韵律、图画、想象、情感、创造力。孩子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右脑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舞蹈训练、画画、听音乐以及让孩子做简单的设计等,都对右脑发育有极大帮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曾对近于各婴儿进行跟踪观察,得出结论:“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迅速时期。”[②]另一方面,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情感、态度都处于塑造的关键期,具有很大的易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稳定性也随之提高。如果在学龄前给幼儿一个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将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如果孩子的童年是在一个紧张、压抑而消极中度过的,研究表明,这些孩子患心理障碍的机率大大高于前者。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不可思议的田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品格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 ‎  二、现代家庭早期教育主要存在的误区 ‎  早期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家庭则是早期教育的基地,针对现代家庭早期教育的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  (一)教育观念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  1、把早期教育片面认识为早期智力开发 ‎  提起早期教育不少父母就会把它误认为早期智力开发,面对于早期智力开发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从而有在孩子咿呀学语时就开始“开发”了,灌输“智力”,让孩子背诗、学英语、学算术已经成为“早教”的必由之路。父母重视“早期教育”‎ ‎,为了孩子可以不惜重金、时间和精力为孩子奔波。可是片面地早期教育,片面地强调知识、技能的获取,强调“早期智力开发”,所培养出来的会是一个全面的人吗?从引言中我们可以知道答案是否定的。早期教育不仅要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精神……基础教育再不能仅限于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和算术,它还应当教导人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③]有位大学生,被全校公认为“尖子”,学业未完成就因成绩优异而被公费保送到国外深造。这么好的机遇他却无所适从,原因只是生活无法自理。从小到大,他从未独立生活过,一直住在家里,依赖父母的照料,这样一个“尖子生”即使智力方面超出一般人,连最起码的独立性都没有,是多么可悲啊!如果说一个成功的人,智力因素是他的奠基石,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为成功赢得机遇的后盾。‎ ‎  2、早期教育就是花钱的事 ‎  一项关于城市儿童消费的调查显示,每个幼儿家庭平均每年为孩子投入超过3000元,一位年轻的父亲以自己家庭收入为例,验证了现在早教的普遍趋势——花钱。父亲和母亲的月收入大约共有2500元左右,在当前已算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但他们的生活却依旧显得很紧张,除去家庭生活的基本开销和每月孩子的托儿费400元,学音乐200元,玩具200元,家里已所剩无几。[④]花在孩子身上早教的钱占了家庭开支的三分之一。望子成龙的年轻父母们有“‎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因此认为教育孩子花多少钱都不为过。但钱花得多教育就越好吗?很多人的家庭条件优越,从小也接受良好甚至昂贵的教育,长大以后却没有很高的成就,反之,在很多艰苦地条件下,却能教育出一个个有成就的人。关键是家庭的氛围,而不是花钱的多少。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应该是充分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健康状况,生活在一个丰富的感知刺激的环境和充满温暖爱心的家庭和社会氛围中。[⑤]‎ ‎  (二)家长在教育心理上存在的误区,主要有:‎ ‎  1、家长的补偿心理 ‎  现代3-6岁孩子的父母大多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很多父母可能在儿时有过许多的梦想都未曾实现。成为父母后,想起当年所失去的或遗憾的,就拼命给孩子补上,把自己的爱好、兴趣都强加给孩子,虽然很多孩子生活的富足,却不见得快乐。一方面,让孩子学习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只能导致他们更厌恶学习。或许一开始孩子是有兴趣的,可由于过分强调学的结果及技能的掌握让孩子产生反感。有个母亲从小就梦想能有架钢琴,由于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未能如愿。如今有了孩子,经济条件也好了,就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孩子学琴上。孩子3岁时开始学,起初还有些兴趣,可母亲每天却规定了大量的练琴时间,让孩子越来越厌恶,不过在“高压”‎ 下,5岁的孩子就能弹出许多曲子来。正当母亲沉浸在欣喜中,孩子在快6岁时,竟用刀把自己的几根手指砍断,原因仅是不想再弹琴了。母亲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美梦”会变成孩子的“噩梦”。一方面,一味地给孩子补偿,把这种爱作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生活实行全方位的服务,处处迁就,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及时纠正,让孩子像小皇帝一样的生活。这样“温室的花”,经不起一点的“风吹雨打”,久而久之不仅导致孩子形成任性、脆弱、缺乏独立性、生活意志薄弱的弱点,还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许多不当的行为。‎ ‎  2、家长间的“攀比”心理 ‎  现代家长,特别是城市里的家长,攀比心理很重,“攀比”的主要诱因就是虚荣心过强引起的,不少家长喜欢把孩子的优点夸大炫耀,对缺点却避而远之,以获得别人的赞许和羡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虚荣心人人都有,但如果虚荣心过强导致盲目攀比,又把攀比的对象移位到孩子身上,认为自己孩子在某方面没别人强就“丢脸”。这样,往往会使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外部表现,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在品质。一旦孩子的表现未能达到父母的预期所想,虚荣心强的父母往往首先想到的不是帮孩子分析原因,加以改正,而是先“挽回面子”,回去再“好好教育”。攀比不但会令家长容易产生不快,更易打击孩子的热情。我们常能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你某某不行,不如某家的某某”。或者是看某家的父母带孩子去学什么,就跟着要跟他家一样,把儿女送进收费比别人还高,牌子还响的早教机构,似乎是一种提升身份的投入,顺应潮流的举动,所以父母常是“痛并快乐着”‎ ‎,而孩子们在父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也越来越重物质欲的享受,相互攀比了。‎ ‎  3、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 ‎  父母盼望孩子能成才,这是正常的,但必须先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农夫“拔苗助长”的故事是可笑而愚蠢的,农夫因为看不出苗的生长,而采取了“拔苗”的措施,其实这样的故事何尝没有在重演。为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许多打着各种各样“速成班”旗号的辅导班,在市场上已是屡见不鲜了。家长为了追求教育的即时效应就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也许不多久后是看到“效果”了,可是联系孩子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看,这样的发展优势能持续多久?这样的发展有没有以孩子的终身发展可能为代价?曾经有一则这样的新闻《“神童”的陨落》,有个单亲孩子,尽管母亲的收入微薄,还是把所有的金钱、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成才”上,孩子2、3岁时就开始进行知识的灌输和训练,在同龄人中他总是佼佼者,在小学和中学他由于优异的成绩而跳了级,15岁的他便收到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是到了大学没有母亲的叮咛、压制,他的学习一落千丈,不懂得人际交往,他几乎没有朋友。在一年级下学期,他仅有2门合格,二年级下学期,没有一门合格,被学校勒令退学。同时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从他的成长历程来看,早期教育的“成功”是其母亲刻意培养的结果,整个婴幼儿时期的苦读苦练,使它成为另人羡慕的“小天才”,但后来呢?‎ ‎  (三)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的误区 ‎  1、“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方法 ‎  “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被一些人称为“童年生态危机”。父母们常常以自己的观点想法去左右孩子,可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会因此而改变吗?当然不会。“玩”其实是孩子的天性,因为孩子们每天主要的活动就是游戏,。但有些父母总把它看成“不学无术”。“说谎”在孩子们的身上并不一定就是“犯罪”、“不诚实”的表现,可是有些父母在对待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时,不是询问产生此问题的原因,而是更多地采用一些说教,甚至打骂等偏激的方式,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小大人”。在幼儿园里,我们能感觉到,很多孩子已不像孩子,有的说话都像个小大人,孩子本身应具有的那些幼稚、童真却变得越来越少……,种种现象,都源于父母们“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你觉得孩子错,孩子就错,你觉得孩子对,孩子就对,却没有仔细想过这些问题都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以你为中心解决的,却没有推敲过一下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存在什么原因和潜在的问题。‎ ‎  2、“不打不成才”‎ ‎  “不打不成才”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它的本意是要对孩子严格要求,才能成就未来,但这句话现在已被教育界中“众家”批驳的“一文不值”,尤其是在西方。中国有部分父母仍把这句古话作为“‎ 教育信条”,也有些父母完全摈弃这一古训,这两种教育方法都稍有偏激。靠打“让孩子成才”的路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在童年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阴影。研究表明,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孤独、固执、粗暴、怪癖、喜怒无常等等。但完全摈弃“不打不成才”,甚至在孩子故意犯错时、反复犯同样的错、蛮不讲理时,仍对孩子一味地包容、宽待,而不采取一些措施甚至是一味顺从,则会助养孩子这些不好的行为品德,并且慢慢融入孩子的性格中。‎ ‎  三、如何走出家庭早期教育的误区 ‎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早期教育的“全面认识”‎ ‎  早期教育不是对孩子“早早地”教育,也不是片面的早期智力开发,更不是用“会背多少首儿歌”、“会做多少算术题”来衡量的,评价一个“早期教育”的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⑥]既对学习及周围事物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心态,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责任感及合作意识等。当然能力是在获取知识技能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那么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就一定发展能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你要孩子是“会学”还是“学会”呢?[⑦]父母们应认识到“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再成才”‎ ‎。如果一个不热爱生活,对社会没有爱心和责任,悲观、感情冷漠、消极的,无论我们教了什么,教了多少,都是失败的,因为他失去的远远比得到的要多的多。因此,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也很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兴趣、情感,即使孩子不会成为天才,考不上名牌,也会拥有健康、幸福的一生。‎ ‎  (二)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 ‎  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当然,这与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是有关的,但绝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中国有句古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有多少时间在学习,对孩子势必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学习型家庭也不仅指家里的藏书多少,而是父母是否能与孩子共同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学习”不是父母“陪读”,而是“陪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给孩子创设一个探究的氛围,不断“设疑”,让孩子能从“玩”中“学习”,体验乐趣。首先,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问题是最多的,他们好奇心强,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候一个问题能重复问几遍。父母们别把孩子的问题当成“小儿科”或“不当回事”或者给孩子敷衍过去,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小儿科”,能解答的就解答,不能解答的就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对于一些离奇地或无法解释地,就给孩子设一个悬念,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长大后自己探索吧!其次,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0-6岁的孩子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适当的量是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的,但如果让“学习”占据孩子,孩子每天处在一个压抑紧张的状态中,起着却是反作用,让孩子对“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才是 ‎“早期学习”的真正目的。知识是无穷尽的,孩子学习的内容不仅存在于课堂的教授课,更多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孩子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早期教育中孩子的“学习”重点不在于结果,而在过程,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  (三)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  有位母亲爱逛商场,可每次带女儿去逛商店,孩子总是哭着闹着不愿进,她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有一天,她领着孩子在商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时,女儿的鞋带散了。她蹲下给孩子系鞋带。就在这一瞬间,她发现眼前的可怕“女儿矮小的个子,她的眼中,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手……[⑧]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孩子和我们的视平线是不一样的。同样,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只有某种高度。为什么幼儿园把3岁定为一个入园的年龄,小学把7岁左右定为一个入学的年龄,这就是根据所有孩子的一般身心发展的水平来定的。或许是有一些人在幼儿园时就学了小学的课程,在小学就学了中学的课程……‎ ‎,可那毕竟是少之又少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倡导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其实,只要您像这位母亲一样,和孩子站在同一视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您就会理解您的孩子。如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努力太大,会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的发展机会。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价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却倒数第五。这”世界第一“的代价是每周比其他国家孩子多的多的时间在做数学题。在学校里是以307分钟对217分钟,而在家里是以4个多小时对不到1小时。可以说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以牺牲孩子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而换取的。[⑨]如果孩子一边在开发,一边却在扼杀孩子的天性,那么教育永远变成了”再教育“的塑造过程。早期教育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开发的同时,要保护和引导孩子天性固有的品质。‎ ‎  (四)辨证地看待早期教育 ‎  有人说早期教育没做好,孩子的这辈子就没多大出息了。其实人的一生有很多阶段,一个阶段都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早期教育只是教育中的一个阶段。许多父母一听闻哪家的”早期教育“好,就去效仿、照搬照抄,有的的确”见效“了,有的却与”效果“背道而驰。由于每个孩子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环境及家庭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速度,需求及兴趣的不同,学习形式上必将具有差异性,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会辨证的看问题,每个孩子都具有他的独特之处,一个问题在不同孩子的身上表现出的结果不可能完全相同,对待孩子的”早期教育“,没有”绝招“,更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只有发现孩子的长处,合理运用成功地”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用古语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要轻易说出孩子”不行“‎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有他的兴趣点,当你发现是,不仅要去欣赏它,还要以积极热情地态度去激励孩子的内在动力,点燃孩子兴趣、智慧的火花,这样你会发现孩子的”行“。‎ ‎  (五)”身教大于言教“‎ ‎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如同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婴幼儿常常是无意识地模仿,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着成人的言行,逐渐形成语言、行为的习惯。一个家长能正确看待生活,朴素、勤俭节约、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奢华,如此,孩子也会朴实,不把精力放在吃喝上;家长做事负责、有条理,孩子做事就不会马虎随便;家长勤奋、爱劳动,孩子就能吃苦耐劳;遵纪守法、有合理作息时间的家长,孩子也会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规章……福禄贝尔曾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表帅“,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父母必须”言行合教“,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感受到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 ‎  结语:科学的”家庭早期教育“,给孩子一个美好童年 ‎  真正的问题不是家庭早期教育本身,而是应怎样进行”科学的家庭早期教育“。它应是立足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基础之上,立足于孩子的长远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的教育,以幼儿的”兴趣活动“‎ 为主要方式,以家庭为基地,这样的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协调、长远地发展。世界著名的神童维纳曾总结自己的成长说:早期教育就像服药一样。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掌握”药“的剂量。愿每个孩子的父母都能早日走出早教的误区,大胆科学地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早期教育,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