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初三化学教学心得精选范文5篇202X年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精选范文5篇202X 年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精选范文 5 篇 202X 年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 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 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 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下面 给大家分享学些关于初三化学教学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 1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 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 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 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 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 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 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 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 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 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 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 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 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 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 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 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 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 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 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 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 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 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 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 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 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 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 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 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 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 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例如在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 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 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 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 —灯—灯 —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 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 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 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 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 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 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 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 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 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 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 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 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 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 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 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 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 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 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 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 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 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 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 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 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 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 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 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 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 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 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 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 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 识内容庞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 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 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 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 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 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 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 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 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 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 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 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 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 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 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 生的 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 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 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 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 量。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 2 今年我担任初三 2、3 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化学是 初三新开的学科,是学生跨入化学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又 是中考必考的学科,短短一年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 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能具备将来探索化学 科学的兴趣和灵气,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问题。化学学 科是新开的学科,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放在初三开设 化学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 引导得好能事半功倍,一旦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或者学习被 动,或者存在畏难情绪,那么面临的困难也就大。 现在的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社会、家庭、自身因素,普 遍学习情绪不高,有一定的畏难和依赖心理,面对每周三课 时的安排,我们的教学任务相当艰巨,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 期的教学任务,我们制定并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根据情况进行 有效调整,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今年我校实行快乐教学法的教学,把学生分成小组,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真正 做到了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教育心理 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 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 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 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 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时,我设计并实施以下几 个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猜想或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一 p96 实验二 p96 [结论] 1、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设计实验探究“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 化”时, 若装置是敞口的,则反应不能有气体参加或生成 若选择的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装置必须是密封的, [练习]1、下列说法符合“质守定律”的有() (1)1g 红磷在 2g 氧气中燃烧生成了 3g 五氧化二磷。 (2)完全电解 10g 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之和仍是 10g。 (3)镁条燃烧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4)10g 水完全汽化后仍为 10g 水蒸气。 (5)100g 酒精和 100g 水混合后的质量为 200g。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守定律” [归纳化学变化中“五不变”及“两必变”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 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 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 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 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 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 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 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 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探究氧气的制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 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安排学生探究在有高低不平的 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和罩另一只烧杯后蜡烛火 焰的燃烧情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科学知识的 魅力。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 3 本着教育事业即为“生命教育”的信念,在张坪中学从 事教学工作这四个月以来,我努力地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的 转变,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仔细批改每一 份作业;并且尽可能地多听课,多与同组老师交流、学习。 在这几个月以来,收获不少,成长许多,但仍有不足之 处第一月的教学工作对于每个新教师的角色转换及成长来 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点上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张坪中 学,因为在这里每一个领导都很关心新教师的成长,每一个 老师都很热心帮助、指导新教师,这一切对于我这几个月以 来的教学工作及各方面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学校给新教 师提供了多方面的学习、成长机会,如与实验中学的结对辅 导,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向一些优秀的老教师学习;还有本 校的结对辅导,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指导机会,教学误点得以 及时解决,有更明确的努力方向;而学校定期组织的集体备 课及教研活动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成长空间。在这些活动 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触颇深,现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体会: 首先是在结对的听、评课中感到上一节好课,应该作到 以下三点: 一、知识把握准确;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态、仪表等有示范作用。而作为一个新教师要上 好一节课,需要我们作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学习,充实自我; 二、充分了解学生;三、熟悉各种教学策略、技巧;四、 有应对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能力。初中化学教师的 任务是:教会学生化学知识,用化学的眼光看问题,使学生 形成化学思维的品质。而初中化学教师的功力体现为:一、 流畅性,包括语言的流畅性、过程的流畅性、思维的流畅性、 问题的流畅性;二、娴熟性,包括知识的准确性、知识的把 握、对教堂的控制三、深刻性,要上一堂厚重的课。其次就 是在集体备课中的感触:学习交流贵在“实”,集体备课贵 在“实”,实行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于张扬教师个性,挖掘集 体智慧,真正实行“大脑资源共享”。在集体备课中努力做 到“四统一”:1、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统一进度、齐头并 进; 2、取长补短;统一练习、高效轻负。3、分析教材、分 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4、研究和精选习题, 合理控制作业负担。在集体备课交流研究教法、学法的经验, 提高备课质量,使每一次活动做到主题集中、任务明确、措 施扎实、责任落实、效果实在。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规律,关 注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撰写课堂教学心得。做好考试后的质 量分析,排查教学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拾遗补缺措施。备 好课是教学工作中重要一环,是上好课的前提,每位教师都 要全面掌握教学大纲,深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探讨 最优课堂结构方式,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分时写好教案。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同时要做好记录, 在下次备课时结合教学实际,对前次备课作出简要的小结, 备课记录本由备课组长保管,学期中和期末交教务处审阅和 存档。 集体备课时还必须做到五议:议学生学习状况;议备课 中疑难问题;议可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议课后的心得体 会;议教改动态、教改信息。要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 实际,做到“五备”;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章、 本节在整个教材中所处地位和教材的内在联系,深化拓宽教 材的知识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目的与要求,突破重点 与难点的具体意见,提出落实“双基”、“双力”的具体办法。 备学生:老师要考虑学生知识状况,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 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掌握学 生可能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了解、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及规 律。备教法: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教育目 的、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学原则的教学方法。 备思想教育:教学过程力争做到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结 合,注意素质能力培养、渗透德育美育教育,针对各学科各 章节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恰当的思想教育。备作业:围 绕授课内容精选练习题,书上的练习题教师自己要先做一次。 正确使用教学参考资料,反对生搬硬套,照章抄袭。不 许以课本、资料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教案要有明确的教学 目的和要求,体现教学全过程,内容一般包括:讲授课题、 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实施设想、教学过程、板 书设计、实验安排、作业布置等基本要素,卷容整洁,格式 规范,并注明上课日期,要写详案,杜绝无教案或持旧教案 上课现象。提倡写电子教案。每课或每单元结束后,提倡写 教学后记,总结本课或单元教学的得失最后是关于教研活动 的感触:每次在教研组的评审活动中,我都能从听课评课活 动中受到了很多启发,对照自己的日常教学,发现有些课没 能很好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知识 的学习就是对已有经验的再发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 这是我在教研活动后找到的差距。 结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解读》这本书,我感触很 深,让学生的经验与化学知识融为一体,感受化学学习的内 在魅力是我们化学教师的责任。我们相互勉励,在学校为我 们搭设的舞台上,合作探索,让学生真正经历、感受化学知 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探索适合促进各层次 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深深地体会到:化学教学已 不在是以“传授化学知识”为目的了,而是更加关注在化学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 化。我们学校从日常教学研究着手,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 把学到的心得和自己的感悟写入我的化学教案集里。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我在 教研组内做到优势互补,探讨开放题的解题过程,把各自的 解题方法拿出来讨论,确定最佳的解题方案。为学生们讲解 最佳的解题方法,我在吸取大家的优势中,注重按一定的顺 序、方向去培养学生展开思维,把思维的开放性与有序性结 合起来,我自身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以上就是一年来本人教学工作的几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在学校创造的机会中、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及本人自身的努力, 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 之处,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从各方面不断提 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 走入课堂。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 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 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 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 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 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一、从书本 走向生活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 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 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 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 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 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 “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 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 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 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 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 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新教材注 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 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 的内容。 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 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 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 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 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 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 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 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 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 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当然, 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 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 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 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 结合。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 书本走向生活。 二、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传统的教学活动,认 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 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 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 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 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 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 发展。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 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 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 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 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 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 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 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好比“修桥”,目的是为了“过河”, 离开了“过河”这一目的,“修桥”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 如何“过河”,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师不 必把学生都一一背过河去。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 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 性,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 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教师 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能认为学生主 动学习活动多了,探究活动多了,教师就可以省力了。不能 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性和指 导性。恰恰相反,从学生发展出发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的难度 更大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更费力了。学生的主体 性增强了,需要教师更多的培养、诱导和训练。教师的主导 性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得越快,二者是互动的关 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 5 我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传授都必须建立在有一个良好 的课堂心理环境。我所指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 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 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 消极影响。那么对化学课堂心理环境应如何更好的营造与引 导呢?在此我认为我们应做好以下三点: 一、人格是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 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 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 正如乌申斯基说的: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 发展。同时,有关研究也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 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 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 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教书育人 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 载体,才能输入学生的心田。教师走进课堂稳健的步履,微 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我认为教师 必须首先得“愉快”,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 极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 三、趣味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 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 滑稽,寓教于乐,营造深厚的学习气氛,比如蔗糖作“黑馒 头”、“魔棒”点灯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的教学环境仅仅只是一个前提,一个课堂的主体还是 课堂教学。 我认为化学教学最基本的便是化学概念的传输。这个环 节的好坏,直接决定于学生后面的应用与创新。我们应把概 念的教学过程分为引入、形成、深化、运用四个层次,使学 生能完全理解与接受。下面就概念教学的四个层次,结合教 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课堂教学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不能 直接把概念“灌”给学生,这样会使课堂显得枯燥,而且学 生得到的将不是理性知识,而是肤浅的,表面现象的认识, 在头脑中只是过眼烟云,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 时我尽可能地做到启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 问题的情境,循序渐进的引入概念,并特别注意教学中多 “导”,在“导”字上做文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 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个别的具体的现象出发,引导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中学化学教材中概念很多,引入的方法也很多。比如,我常 用以下“导”的方法: 1、言语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 自然现象,以及生活、生产实际中的例子引入概念,如“天 火”——引入缓慢氧化,“鬼火”——引入自燃。 2、直观法:主要通过直观的实验手段,展示实验事实,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引入概念,如:碘的升华——升 华的本质,苯与酸性溶液 KMnO4——引入苯结构不同于不饱 和烃,几个物质的导电性实验现象——引入电解质和非电解 质。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教学效 果的重要方法。 3、旧知识依靠法:通过复习旧知识或旧概念,结合有 关的事例或现象引入概念。如回顾乙烯引入乙炔类似的性质, 如 Na 的性质引入碱金属性质。 在教学中引入的方法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 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并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概念的学习。在 教学中我还常用一幅图画、一首古诗、一条谜语、一则小故 事等为引导,再加上生动、直观的语言,形象的描述,恰当 的比喻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 比较、概括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学,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引 入这个概念?引入这个概念有什么好处?由此建立一个新的 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 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完成。如何准确形成概念? 我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合乎实际的、能够理解的感 性材料,这是形成准确概念的前提。由于教材有些概念的引 入与实例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易产生一些错误 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调查力,善于捕 捉教材中的信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感性材料。如饱 和烃与不饱和烃,因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链烃。我 们需把这一信息及时补充给学生,再如,教材对于溶液所举 的实例都是无色溶液,我们应及时补上一些有色溶液,更正 学生的认识。 其次,我们还需用准确的语言叙述概念,避免因口误而 引入错误的概念。如弱电解质是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的 电解质,而不是在溶液里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三、概念的辨析 我认为在概念的辨析上要深刻、要讲到位,而且尽量用 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概念,避免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加重 学生的心理压力。这需要在复课时多琢磨,多下功夫,我主 要着手于每一个概念的关键字、词的含义,每一个概念的适 用范围。比如: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 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关键强调解释。再如同系物的是:结 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若干 CH2 原子团。应着力于强调 解释——结构相似。还有气体摩尔体积四要素等等。 在概念的适用范围上,一般地讲概念是人们从某一角度 下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概念有其自己的适用范围,在指 导学生学习时注意好以下两个关系: 1、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如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但共价键不一定存在于共 价化合物中,再如能电离的离子的未必是酸。如 NaHSO4。 2、处理好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辩证关系。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做好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原理应用和 普遍性与教材和教学实例的共型性。应理解教材中“一般”、 “通常”、“大多数”或“许多”等的含义。如金属氧化物大 多数为碱性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等等。 四、加强训练 学生的能力并不完全随着知识的获得而自行产生,它是 教师有意识培养的结果。我们应加强规律性认识通过凝聚和 升华,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并形成一定的观点。这要求我们 在训练中注意选题与方法。我们应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 性的例题。这可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同时我应注意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熟练。 对于概念教学,虽是课堂教学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 但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直接的应学会创造性思维。这也对我们 化学教师提出高的要求,我们着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化学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它是逻辑思维与非 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化学中发散思维与辐分思维辩证统一, 它不同于一般化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 特点和下意识的活动能力,发挥了化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 维等的作用。我们应按最优化的化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 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地把握有关知识之 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化学创造的完成。 我在化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一点初步尝 试。 1、创设情境,实验设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在讲卤素的氧气这一节时,我们要讲到 Cu 丝在氯气中 的燃烧,我们首先做 Cu 丝在氧气的燃烧,使学生回顾初中 时对燃烧的学习,那么 Cu 丝在 Cl2 中会燃烧吗?学生产生疑 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对燃烧的现象产生了定向思 维,我们应在此时加以引导,通过实验,扩展燃烧的概念。 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原有的局限,并运用已学的知识,重新给 燃烧下个定义。再比如说,在学习苯这一节时,它们中的键 是一种特殊的键,我们应利用这一节通过实验锻炼学生敢于 通过实验进行直觉思维。苯的分子式 C6H6,单从分子式看, 它应为一不饱和烃,但此时很多学生会在大脑中立即与所学 的乙烯、乙炔联系起来,此时,我们如提出疑问,如把苯滴 入酸性 KMnO4 溶液中,会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吗?大多数 学生会不自学的想到——当然可以了。但我们通过实验可以 发现苯却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学生们很快就会意识 到这与以前所学的不饱和烃乙烯、乙炔不同。从而使他们可 以通过直觉判断里面没有双键或叁键。当教师引入苯的取代 反应——单键的特性,与 H2 加成反应——双键的特征反应, 使学生们在直觉中可推断出苯分子中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 键的键。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也激发学生们培 养自己思维的创造性的自觉性。 2、“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心理学和教科学法的诸种专著中,都一致承认“一题 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一题多解”应 该是发散思维在化学上的具体体现,其所使用的化学知识是 多维的,而不是在一个认识水平上转圈子,展开化学“一题 多解”的教学要用启发式,激发学生“一题多解”的愿望;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兴趣,讲清“一题多解”的思路, 布置“一题多解”的作业,推广学生中一题多解的好方法。 例如,在物质鉴别的习题中,一是发动学生各自寻求鉴别途 径,以培养、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 主要通过教师命题,学生设计鉴别方案,教师审查,学生实 际操作鉴别四个环节来完成;二是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 教师提供命题并规定学生至少设计出若干种方案来,这时学 生就必须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努力实现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 实际问题的目标,为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升华进入更高 层次的水平,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设计信息进行反馈,汇集他 们的设计方案,去其相同,取其不同,去其不合理,取其可 行者,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使全部信息得到充分交流和传 递。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去揭示,发现不同途径中所再现 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具体再现方法的规律性。同时在讨论 解题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中有创见的同学进行适当 表扬,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把思路引向高潮。使学生学到 从知识的港湾游向大海的本领。 3、多种形式,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采用比较多的是让学生复述某一章,某一节,某一物 质的主要内容与性质,在这过程中,他们不自觉的在大脑中 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敢于大胆提出某些假设,我不断地对 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大力表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知 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他们创造欲望和动机,无疑是他们创造 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结果。 以上几点,泛泛而谈。因年龄与经验有限,难免有些观 点过于肤浅。我觉得做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学 习与总结,认真分析教材,教法与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更 新教学观念,实现素质教育,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精选范文 5 篇 202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