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新课标下的低年级的课堂提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新课标下的低年级的课堂提问

语文论文之浅谈新课标下的低年级的课堂提问 ‎ ‎  众所周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是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避免传统的一问一答式及标准答案,我们是否试想让“锁”来迎合“钥匙”。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来提高学习效率,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发展,给予学生除了知识技能以外的探索过程和方法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课堂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法。但课堂提问又有一定的艺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这是语文课堂上基本的教学环节。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陷入把教学目标作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简单机械地抛给学生的情景,课堂效果则呈现两种结果:一种,问题过于简单,满堂红,“我,我,我……”的声音犹如雨后春笋;另一种,问题有难度,举手寥寥无几,甚至无人问津。百般引导后或者学生给出自己设定的答案或者教师索然无味地自问自答。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如何来精心打造这“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把寻找 “锁”和 “钥匙”的权利还给学生。‎ ‎  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推动力。”学习无疑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也同样如此。那么教师可以把寻找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运用。二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问为什么,为了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学到更多,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从题眼、中心句、中心思想、语言反复处、特殊标点、矛盾之处、重点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处、课文的友情提示这些方面去寻找疑问,解答疑问。学生会认真地去探索,从而把握课文的情感,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  如教学《酸的和甜的》时,学生从友情提示里提出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经过讨论学生得出三种可能:1、狐狸故意说葡萄是酸的,先稳住别人,在自己想出办法之前不想让别人吃到。2、狐狸吃不到葡萄,他安慰自己。3、自己吃不到也不想让别人吃到。我没有否定任何一个答案,我让学生进 一步读课文自己寻找答案,一学生回答:从图画上看出狐狸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其他小动物可以看得出第二种原因的可能性最大。我表扬了他,夸他善于思考,又很会观察。其实文中的小猴也跟你一样聪明,请你们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猴聪明?学生讨论激烈,小组汇报的结果层出不穷,有说小猴子聪明,机灵,不轻易相信别人。理由也各不相同,学生会从描写小猴的动作,语言,以及与其他小动物的比较来评价小猴子。有一个学生说小猴子比小兔和松鼠聪明的理由是小兔和松鼠问都没问狐狸你吃过吗,就相信了,而小猴子却问了你吃过吗。有此可以看出小猴比他们聪明。另一个学生马上举手说老师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第二种可能性最大,因为狐狸不是有意骗他们的,他们问都没问就相信了。‎ ‎  二、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突出重点,虽一“锁”可寻许多“钥匙”‎ ‎  提问的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来提高课堂效率。 如教学《玲玲的画》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引问“玲玲的画怎么了?”‎ ‎  生1答:玲玲的画弄脏了。‎ ‎  生2答:玲玲的画多了一只小花狗。‎ ‎  生3答: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  生答……‎ ‎  教师通过板书(玲玲的画弄脏了——动脑筋——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  坏事 变 好事 ‎  由此来理清课文思路,点明中心——‎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思路清晰,文章中心意思引出自然。‎ ‎  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所设的“锁”由学生的“钥匙”决定 ‎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适当采用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思考,积极讨论,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如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看待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师整合学生的观点,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这两种树的优缺点,从而正确、公正地看待这两种树,使学生真正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且宽容别人的错。‎ ‎  四、 提问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识记。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  问题设计的方法还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问得巧妙,要力求问到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的共鸣点、思维的兴奋点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总之,教师只有讲求课堂提问的艺术,运用各种方式、技巧,学生才会既增长了知识,又开启了智力,甚至有闪光的发现,独到的体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