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评价初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评价初探

数学论文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评价初探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评价初探 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 陈兵 教学评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系列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随着新课程的展开,我们开始更加关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价,主要存在这两种误区:‎ ‎1、“遍地开花”式。对学生课堂的回答表现,不管质量高低,只要学生有所回答,教师就以“你真棒”、“你真聪明”来评价,或者号召小朋友以满堂课掌声的形式来表示赞扬。这种评价除了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个体得到了开心和满足,很难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 ‎2、“单声道”式。即对学生的评价,完全由教师包办。教师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武断地进行评价。课堂评价,只有教师的声音,没有学生的参与,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评价,又怎能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我们认为在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个性化评价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在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展开。在评价过程中既重共性,更重个性,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差异性,通过评价不仅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而且明确前进的方向,从而激发浓厚的求知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评价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 ‎1、发展性原则。评价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而在于强调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 ‎2、学生主体性原则。评价的主体和对象应是学生。所有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的进行,应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 ‎ ‎3、全面性原则。学生是发展的人,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而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目标。 ‎ 实施个性化评价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作用,而且还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在实施个性化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个性化评价是有针对的鼓励和启发 有这样一个故事:3+3=?有学生回答是5,教师没在直接否定,而是采用鼓励和启发式的评价:“跟正确答案已经很接近了,再想想。”‎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但我们不能为表扬而评价。要在表扬的基础上有所区别,不能一味地简单用“真棒”、“聪明”处理,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有个清晰的判断,可以用“你的方法有新意,如果…”,“你的回答有条理,层次清楚”,“你前一部分是正确的,后一部分是否可以换一种思路”等激励性的评价,既使学生能到鼓励,又受到启发。‎ 二、个性化评价是弹性的尺子 个性化评价是具有弹性的,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因人而异。“评价应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将会多一批好学生!”对被评价者的过程性、发展性、激励性和调控性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如:在一次作业辅导课中,两个同桌男生突然讨论起来,原来他们发现总复习中的一道题目有误,(如左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分米,长方形EFGD的边长是5分米,求DE长多少分米),他们认为,题目中长方形EFGD的边长是5分米,应把边长改为长,否则要造成误解。这两人思维差异虽然很大(采用同桌互助式)。我对稍差一点的学生甲是这样评价的“你很仔细,注意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各部分名称。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形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相等,你能求出这个DE是多少吗”,而对另一个学生乙是这样评价的“你们找出了错误,那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你能证明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相等吗?这样你们合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天课上,学生乙用添辅助线连接AG,证明△‎ AGD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一半,从而证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相等,接着学生甲算出DE长。我又及时评价他们肯动脑,合作互助成功。学生乙在受到鼓励后,经过思考又提出另外的方案:△AED与△DGC中的每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相对边存在比例关系,然后可以采用解比例方法解决;这这种解法令全班同学刮目相看,我及时赞扬他的认真钻研的精神,并介绍这种思路已达到初中学生的水平来评价他的思维敏捷性。从这以后这个两个学生数学学习的态度更积极了。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看来此话一点不假。学生中思维敏捷者比比皆是,关键是教师能否为他们创造适合他们一展身手的平台,尤其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差异性,努力做到对学生的评价能符合学生的个性,让其受到鼓舞,发展其思维。‎ 三、个性化评价是以科学为指针的评价 个性化评价要以科学的评价观为指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评价由教师包干的情况,实践中我采取了学生互评、自评的评价模式。‎ ‎1、倡导学生互评,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63×7-63×7‎ ‎=441-441‎ ‎=0 63×7-63×7‎ ‎=(63-63)×7‎ ‎=0 63×7-63×7‎ ‎=0‎ 教师在课堂实施具体评价时,因考虑到学生心理需要,不能全盘否定,这样会怕打击学生的信心,但不能不指出,怎么办?这时我们应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能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其一是因为学生之间认知水平基本一致,彼此相互了解,更容易沟通情感,有时就是直言指出,对方也能欣然接受。其二是学生评价是客观的,学生的评价有独到一面,更注意细节。通过学生互评使评价各全面,同时提高学生间倾听和分析能力。‎ 但需注意指出的是,在进行互动评价时,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不能只挑毛病,找别人的缺点,最主要的是抓住同学的闪光点,尽可能多地指出同学的优点。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出示一道例题:63×7-63×7,经过学生独立完成后,有三种解题过程。把三种计算过程呈现出来,我把评价的权力就交给学生,请几位同学对这些题目进行评价:生1:三种解题得数都正确。生2:认为第二种方法好,第一种没有使用简便方法,但第三种乘法分配律计算过程不规范。生3:从简便角度来看,第三种最简便,因为2个63乘7的积相减肯定得0,从而看出这位同学审题仔细。‎ 通过引导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因为学生评价他人的过程,也是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 ‎  2、关注学生自我评价,激励学生自我发展。‎ 注重自我评价,促进自我发展。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多以少数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也只有少数学生能获得鼓励,大多数学生则成为旁观者,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    学生自我评价策略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自我意识,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可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已成为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种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作业字写潦草,错误很多,不会回顾自己的错误,当然更谈不上反思。于是引导学生采用做“成长中的宝藏” —‎ 错误题收集本。在这本本子里,每星期固定一个时间,指导学生把近段时间作业中的错误,分类摘录,要求左边记错题,并用用记号或简短的文字分析错误原因,右边再做出正确结果,并提倡写一二句对评语。经过长期积累,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有的同学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为偶然几次失误而耿耿于怀,为了消除学生的心理阴影,我指导他们建立自己的成功档案,把平时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听得最满意的一节课的体会,自己做得最好的一件学具等等收集起来,把这些收集品经常性与老师或同学交流。这样学生不断用有良性的东西鼓励自己,在具体事物面前看到自己的进步,就有了更准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建立自信。通过这种自我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经常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意识。自我评价是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有助于学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 当然师生个性化评价的形式还有很多,如采用评语式评价,在作业本上写几句鼓励的话或提供解题的思路;还可以用工具形式进行,盖星形小印章,奖励学习用品等。但我们采用个性化评价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内需,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师生个性化评价功能,使个性化评价成为课堂教学评价有机组成部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