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让音乐课堂美而乐,富有创造性
音乐论文之让音乐课堂美而乐,富有创造性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新课堂,学生应是主体,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呢?我认为,应首先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让音乐课堂快乐、多彩,富有创造性,这样学生才能爱上音乐,真正有所获,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审美乐学 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应。《新课标》指出:“音乐课堂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一线教师,如何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在教学改革中让学生爱上音乐,真正有所获,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呢?我认为,应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使音乐课堂快乐、多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把“美”带进课堂。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我在音乐课堂中,注重把审美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带给学生美的视听感受。 通过多媒体手段,我会尽量给学生提供尽善尽美的音乐资源和视频资源,让孩子充分的感受美、享受美。例如在讲《我是草原小骑兵》这一课时,我会从网上下载草原风光的视频,让学生真正感受草原绿草茵茵一望无际的美和草原小骑兵纵马驰骋的自豪之情;在讲京剧的时候,我又下载了一些优秀的京剧视频片段供学生欣赏,让学生真正感受京剧的美,了解什么是京剧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从而理解为什么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带给学生美的情感体验。 音乐课堂应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被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我在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这一课时,下载了一些有关妈妈和祖国的感人图片,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育儿之苦,祖国在不同阶段人民的生活情况,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妈妈之美、祖国之美,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升华学生爱妈妈、爱中华的感情;在讲《办家家》这一课时,我带着学生一起做炒菜、做汤、打鸡蛋、浇花等家务劳动的律动,让学生感受劳动之美、劳动之乐,激发学生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勤劳、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中展现自己的美。 学生的音乐能力存在客观差异,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人人平等。我在平常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尽量会给每个学生关怀和鼓励,使他们能够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首先我会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表情、动作、节奏、律动等方式表现音乐,感染学生,然后我会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能力、爱好投入地表现音乐,我会以欣赏的眼光来评价他们,因为我知道,不管是内向的孩子还是外向的孩子,不管是能力强的孩子还是能力弱的孩子,只要他投入地去表现了,自信和快乐永远比动作的整齐划一,歌声的毫无瑕疵更重要。我会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歌声和动作很美很棒,如果有不足,我会和他们一起讨论怎样会更好,而不随便用批评的语言。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二年级讲公开课的时候,我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孩子们就像平时一样,自由地表演起来,有的边唱边跳,有的边唱边敲桌,有的离开座位边唱边跳,有一个孩子甚至举手说要改了歌词来唱,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是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教室里热闹起来,跳的跳、唱的唱、敲的敲、画的画……学生的情绪达到了极点。由于班容量较大,教室里活跃而稍显混乱。但是,每个孩子都是自信而快乐的。我被孩子的天真、活泼所感动,他们不会像高年级的孩子那样,知道是公开课,就配合老师去上“表演课”,会“藏拙”,会让课堂纪律“空前好”。他们只是忘我的歌唱,尽情地舞蹈,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对歌曲的理解。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收获的是快乐与自信,我收获的是评委老师的诧异与感动。 二、把“乐”带进课堂。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兴趣的支持。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做支持,孩子们才会“乐学”。 1.创设情景、引导参与。 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首歌曲更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多种途径,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快乐地致力于唱歌活动。 2.借助游戏,寓教于乐。 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常在游戏中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音乐课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如果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孩子们就会愉快接受。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这不仅能减轻学生唱歌时的心理压力,而且能体验唱歌的乐趣。 3.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较量,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挑战;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比拼,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些竞赛或以独唱、齐唱的形式进行,或以表演唱的形式开展。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歌曲巧妙设计符合学生特征、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从心底喜爱音乐。 4、关注个体,信心激趣。 在现实音乐教学中,有的学生对音乐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已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在音乐教学中,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记得在一次音乐课上我开展了“小歌星擂台赛”,轮到一名平时很少说话女同学时,她胆怯地摇头,我特意安排她和一名歌唱得比较好的同学一起边唱边跳。当他们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他们的歌声这么美,那么我们请她们单独再来一曲,好吗?”面对同学们期盼的眼神,胆小的女同学涨红了脸,但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听到了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 三、让课堂富有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 1、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歌唱 在我们歌唱教学中,不光强调歌唱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创造能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因为模仿是最初的学习方法。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声音”。我们教师首先要引导孩子大胆地创新,独立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在提供给孩子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开放性的,都留有给孩子探索创编的余地,例仿编歌词、根据歌曲创编动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创造行为,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孩子已有的创造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创造和表现的机会,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向更深层发展,激励学生从自身的感受、体验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让孩子的创造上一个台阶。例如在孩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我便让孩子更加大胆、自由地编自己的歌曲,对于这个“创举”,孩子们一下子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思维变的非常活跃。刚开始,孩子们创编的都是一些不成调的“歌曲”,显得幼稚可笑,之所以称之为“歌曲”,那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讲的。但孩子们唱起来,每一首都是欢快、动听的,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声。我非常认真地肯定了孩子们的成绩,以鼓励他们不泄气,继续努力。 2、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演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创编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在展示的时候,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创编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自制乐器练伴奏。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锤;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茶杯盖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文具盒当小鼓等。学生们自由创造,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创想。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再让孩子聆听冥想,最后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表演得非常精采。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表现了歌曲的音乐形象。 再如欣赏《雨打芭蕉》、《春节序曲》、《金蛇狂舞》等曲子,我先让孩子欣赏符合情境的图片,再让孩子冥想、表现,既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又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乐曲所表现的场面和情绪。 5、引导学生在节奏中创编身势动作。 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型,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身势动作来为歌曲伴奏。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具体形象的基本特点,我们采取用红、绿、黑三种不同颜色,分别表示是拍手的节奏,拍腿的节奏,跺脚的节奏。学生可自己看着谱而动作;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创编节奏型。 音乐是美丽的,课堂是多彩的,学习是快乐的,只有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的音乐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