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的融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的融合

语文论文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的融合 ‎ 关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历来都是令教师们头疼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曾看过这样两节课:一节是老师在施教阅读课文《荷花》时,一上课就滔滔不绝地向学生介绍荷花的资料,然后绘声绘色地告诉学生荷花是如何如何的美,意浓之处,还不忘一边大笔挥毫——画水墨荷花,一边高咏赞荷诗。整堂课,教师的才华横溢,让观课者赞叹不已,但细想之下,教师不就是在“展示自己”而非“忘掉自己”来和学生一起学吗?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用“教”挤掉“学”的课,也很难说是成功的课。另一节是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一篇顺序性很强的课文,要求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喜欢说哪一段就说哪一段,喜欢背哪一处就背哪一处。但操作上,这位老师却没有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熟悉课文,去感觉自己对哪部分最感兴趣。结果,即使学生说出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也只是信口开河,说不出所以然来。到最后,一篇完整的课文,一篇有条理顺序很强的课文,给弄得颠三倒四,杂乱无章了。由这两个案例,引发了我对怎样的学习形式才符合学生实际的思考。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形式:通过教师系统地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有的知识,我们称之为“接受性学习”;而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让学习者“体验”‎ 到使用知识的乐趣,自主地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们称之为“探究性学习”。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改革的新要求,但由于每位老师对新标准理解的程度不同,导致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该采取怎样的学习方式,至今仍是我行我素,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犹如一张白纸,上面什么也没有,要在上面留下痕迹,当然应当学习人类所积累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这些营养是学生无法自己获取足够的,因而他们的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系统地接受的学习;另外一些老师认为,小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只是以传授经验为主,是否有碍于思呢?于是又出现了主张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和讨论等活动来进行的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就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是不厌其烦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的课堂;一种是每课必搞自主,合作,每处必搞探究学习,把整个课堂弄得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课堂,但这些课后一检查,结果往往像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暗胡同里瞎摸,有些人摸了出来,更多的人终身留在暗胡同里。针对这两种现象,笔者愚见,这些都是片面理解新课标,过分关注某一点的缘故。我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好比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强壮,匀称,才能走得稳、跑得快。因此,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应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接受性学习),学生的直接经验(探究性学习)应作为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和桥梁,也就是说,从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来看,这两种教育、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也不可滥用。在这里说起接受性学习,也许“创新性一族”的老师会说,接受性学习的教学实际上已是“传统教育”的代名词,是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老师的“教”上面,受动性和依赖性都很强,削减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还能保留吗?笔者愚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当中包蕴着多少闪亮的、有益的精华,虽然过去往往有老师误用此法,让它成了“师道尊严”的牺牲品,但每样事物都有一个“度”,接受性学习也有应该有一个“度”——那就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只要做得适度、适时,就会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同样能对学生的学习起促进的作用。试想,如果我们只是把眼光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对课文进行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凡事都搞探究,那么学生有这么多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吗?有些课文它本身就有较强的知识性,如《最大的“书”》、《回声》等课文,这些内容并不是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就能深入理解的。这时就需要老师通过讲授的形式来向学生“灌输”这些知识。如在《最大的“书”‎ ‎》一课中,有学生提出:什么是岩石?岩石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我们把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那么我们语文课还有它本身的意义吗?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避免这样的倾向:不能整堂课事事探究时时探究,也不能说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模式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那么,如何才能很好的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系统的融合起来呢?或者说,在平时的课堂上,什么情况下应进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什么情况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呢?笔者综合了以下几点,浅薄之处请笑量:一、实施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时机(一)授在拓而不展时小学生的独立理解能力还很薄弱,加上乡村小学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先进的多媒体电脑,都具有网上搜索的技术,因此,对于一些历史性、理论性、科普性很强的课文,小学生很难靠自主阅读就能体会出来。例如《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两小儿辩日》中关于太阳到底“初出远”还是“日中远”等方面的科普知识、以及课文作者的生平及性格或者与古诗词教学相关较大的名诗名句等拓展性知识,都需要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不得收获时,教师可以直接地传递给学生。(二)授在导而不明、评价失误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很多时候要求学生们对另一学生的回答作评价,但有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失偏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引导和“判决”,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否则如果单纯一味导下去,只会让学生对似是而非的答案认识更加朦胧,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师必要时的“判决”也是学生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内容。(三)授在“体”而不“验”‎ 时当学生遇到较深、较难、较泛的问题时,学生探究起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阅读教学往往会让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体会,或是通过朗读来体验作者的情感,体验文本的深刻内涵。但这个过程很多时候会遇到学生卡壳了、体而不验了,教师就应该通过适时引导、讲解、示范等手段来指导学生,推动学生探究的进程,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的效果。    (四)授在总而不结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总结方法,用得出的方法去指导学习,是叩响学习之门的最佳之举。例如,识字的妙招,朗读的技巧,概括的窍门等等,都可以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时,学生总结的还不够完整,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或者有些学习方法是很难靠学生独立总结的,教师可以直接把它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科学教学之举。当然,在实施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再由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进行解惑,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地回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老路。总之,有意义接受性的学习要以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来体现实施的“意义”,无论是实施的内容,还是实施的方式、方法、时机,都因“需要”‎ 而有意义,否则就是无意义的。二、实施探究性教育的时机(一)探在课文有开拓性实际问题处我们的课文,很多都具有丰富的有开拓性的地方值得探讨。例如《将相和》中的渑池之会: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为赵王击缶,两者到底是谁胜谁负,还是平局?《田忌赛马》是否还有第三种方法?等等,都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探讨,说说自己的理解。虽然这样的学习不能说学生已经经历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但这种提出问题,自己通过思考和寻找别的的方法是探究性学习最基本的一环,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有了这样的学习习惯,才能为以后更深入的的探究打好了基础。(二) 探在课外延伸处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了,就算目标达到了;而西方的教育目标则相反,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简言之,我们的教育重知识,重接受,而西方教育重能力,重探究。因此,我们也该“取人之长以补己短”。其实,我们的课文也可以不以授课结束为终止,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产生一些新问题,课外主动去探究解决。例如上完上了《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大自然还有哪些语言;学习完《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坐井观天》等成语故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收集和查找更多的成语故事,了解它们的出处,开展成语故事会、自编小报等活动。上完《牛郎织女》时,我们还可让学生课外收集资料,搞个“民间故事会”‎ 等等。(三)探在社会实践处新编的小学语文课本比较重视学生对生活实际的探索能力,我们应当充分把握这些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例如《夸家乡》的口语交际实践,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收集资料、多拜访长辈,多留意当地时事,多进行观察了解,放手让学生去看一看,查一查,说一说,写一写。当然,除了和课文学习有关的课外延伸活动外,也可结合当地、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开展一些个体的或小组的探究活动。如根据当地名胜古迹较多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外采访和实地调查。可用绘画或摄影的形式完成有关环保的画面资料,还可以对当地一些山名、地名的由来进行收集资料。根据采访收集所得,再进行整体加工整理,可以出一份漂亮的小报,可以开一个考察报告会,也可以开一个小型的展览会。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实践运用。与开展有意义接受性学习一样,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过程,而是一个培养、实践、熟练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不能一提到探究性学习就把所有的接受性学习全扔掉,把现行的教法全改为另一套。目前,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还不强,教师的指导作用还不是很到位,如果不加以坚持和改造,难保中途又不知不觉地把学生拉进片面地接受性学习或是片面的探究性学习中去。那么,在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有意识渗透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就成了一句空谈。还是孔夫子说的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是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授业”(接受性学习)而不假思考,那学生就成了“书呆子”;但只是让学生多思多想(探究性学习),而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那就像光是喝水而没食物在肚子,空空如也,也是不行的。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掌握好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之间的“度”,在阅读课堂中合理地把二者融合起来,该接受时接受,该探究时探究。否则,限度越出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那就不可原谅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