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心得)之新课改后如何调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心得)之新课改后如何调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论文之新课改后如何调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  秦 紫 燕 ‎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教学思想,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提出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而从新课改后的课本内容设计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理念。‎ ‎  高中的化学课程包括选修和必修两部分。其中,必修部分分为两块,《化学1》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重视基本化学反应,并通过各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掌握化学的一些重要特点。《化学2》注重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强调化学变化与能量关系,同时初步通过接触有机物知识,从新的角度认识反应与结构,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相连,加强化学与生活联系。‎ ‎  选修包括6个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这些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新课程改革实现了“学术性”向“社会性”的转变,还从“知识的系统性”向“多元能力培养”的改变。针对教材上的改变,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注重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素养[2]。‎ ‎  此外,新课改还要求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建立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老师单一讲述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3]。‎ ‎  因此,无论是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理念来看,还是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角度上考虑,使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加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都是必然的趋势。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 ‎  教师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内面对讲台下几十名学生,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将课堂内容展开,并且能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需要多方面的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教师也许可以在平常的教学中尝试不同的风格。在学生心中,优秀的教师形象、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更容易让他们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个品格高尚的教师在学生迈向成熟的道路上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言行素质、从内心深处真正关爱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诉求。此外,教师标准的普通话、整洁利落的教学板书、优美的教姿教态、亲切和善的态度,这些都是给一个老师加分的关键所造在,都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也更能引起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 ‎  2.丰富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充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所以学生的学习没有了兴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造认知冲突,联系实际,在课堂上通过一步一步的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探究,从而掌握知识,直到学生不再需要老师去教而自己学会如何学习。‎ ‎  2.1 教学课程的导入 ‎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般”。一个新颖生动的课堂导入能够尽管将学生带入课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为整堂课的讲述做好铺垫。也有助于破除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自我中心”‎ ‎,促进教师在新课改探究中“自我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生动地引课至关重要。一名老师在讲解“原电池”,整堂课开始他先是利用PPT生动地讲述了一位伦敦上流社会里名叫格林太太的故事。她幼年时曾掉了两颗牙齿,为了显示她的富有,特意装上了两颗金属假牙。不料,从那以后,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牙齿疼痛,四处求医均检查不出结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开出了一张处方,为她解除了痛苦。就是换掉假牙!而这一故事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去,并且在猜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这样有助于学生迅速完成课堂角色的转换。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同课本知识相联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讲解糖类淀粉和蛋白质时,可以播放几张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图片如面包牛奶猪肉,并请同学分析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甚至可以将这些食物带到课堂上作为奖励。这样一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学习起来也更有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热门话题、新闻事件导入,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内容。‎ ‎  2.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也给化学教学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如投电视录像、幻灯片、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化学课堂教学。在讲解化学实验和代替部分黑板板书时使用幻灯片,可以提高讲课效率;在绪言课、物质课及某些危险较大的或不易成功的实验时使用电视录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而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独特的信息量及交互环境,更能使学生的参与意识直接赋于实践。因此,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传统的黑板板书也有着自身的优势,板书更利于学生记忆巩固,所以教师应该不再依赖于单一的教学手段,而是针对学习内容学习目的,灵活选择有的放矢。‎ ‎  2.3 课堂教学积极联系社会,教学主动接近生活 ‎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发展。我们现在的化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要特别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从世界到我国到地区的社会问题、社会热点都可以是教学过程设计的素材,以利于学生参与。而在生活方面,化学知识同样到处可见。比如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还有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将这种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化学教学中也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在平时的日常的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处处留心,经常将生活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积累所需的素材,方便我们的教学而又不空洞、不脱离实际。‎ ‎  2.4 加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所以,离开实验就无从谈化学,离开实验就无法学化学。我国化学界前辈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教师可以集色、太、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的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试验、银镜实验。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启发性原则,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亲自实践;同时在活动课的教学中注意过程参与,而不是不过分强调结果,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促进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