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反思
语文论文之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反思 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反思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许多教师都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潮流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把课标中倡导的新理念、新精神融入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让人感到一种全新的气息。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时,不难看到,有些教师由于没有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产生了一些误区。若长此以往,语文教学质量令人担忧。误区之一:教师成“配角”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有些教师开始迷惘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就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就是配角。因此,课堂上,不敢过多讲话,惟恐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 因此,就来个“随波逐流”的师生问答,随意性充分体现,而把教师“唤醒、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应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应起到在要害处设疑、质疑、释疑的作用全忘了。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像一盘散沙,各抒己见,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思: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决定了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那么,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使学生能在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中掌握知识。学生这个“主体”发展的如何。教师这个“主体”是关键。我们决不能因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对学生听之任之。一些著名语文教育大师的教学实践警示我们: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不能片面地追求个性化教育,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地培养,对基础知识地掌握。当鼓励时就该鼓励,当讲解处就该理直气壮地讲,特别是学生的未知领域。误区之二:基础被削弱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时下的课堂上“创新”成了重头戏。课堂上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就是不好好读书,不好好识字。不管学生对最基础的知识掌握得如何,教师就急于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发表自己的新理解、新发现,以期获得热烈的课堂气氛和听课教师的阵阵笑声。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过去几年,我们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把语文课教成了语言文字训练课,破坏了“人文性”。如果现在反过来以“人文性”取代“工具性”,这是误策!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吕叔湘先生也曾说:“ 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正确处理好“创新思维”与“加强基础”的关系,让“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把培养学生的张扬个性、创新思维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把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误区之三:合作成形式新课改以来,听了不少体现“新理念”的研讨课。这些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都采用了分组讨论。而后,被冠以好听的名字——合作学习。很多教师认为这就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确实,外表上看去,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议论纷纷,与传统教学观下的课堂完全不一样。实质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效地参与了。有的在玩,有的在那些优秀生的主宰下成为群众演员,有的讨论早因兴致勃勃而使内容跑了题,有的还没进入实质讨论或讨论还没深入就因时间关系而被老师叫停。这样的合作有效吗?反思: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合作——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是为更好地完成课程内容服务的。如果我们只注重形式而不顾内容的需要,只为了合作而合作,没有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没有安排恰当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考虑合作学习的目的与效果,那这种合作学习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在教学时,我们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又要看到合作学习本身存在的弊端,把准合作学习的时机,激发合作学习的动机,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应有功能和作用,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误区之四:表演被滥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但也应当看到,由于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愉快教学,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例如,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游戏、表演,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实验、操作,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绘画、唱歌,等等。这些活动使小学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有很多活动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加之耗时多,实际上使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 反思: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活动,但需要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而不是过多的非语文活动。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而且必须依靠具体、生动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上,用在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否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游戏、表演、实验、操作、绘画、唱歌,但教师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应明确这些要求: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游戏、表演、实验、操作、绘画、唱歌,固然对于促进学生跨学科的学习,促进语文课程走向开放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绝不能以语文学科基本特点的丧失、语文课程根本目标的迷失作为代价。这只能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必须有助于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服务。其次,这些活动固然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但也要适可而止。著名教育家杜威研究发现,游戏、表演这一类活动就像给教学内容裹上了一层糖衣,学生往往只会被糖衣所迷惑,对糖衣感兴趣。他说:“如果注意力不曾直接作用于实际的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就不能为儿童所领悟,更不能在儿童的心目中起什么作用了。”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误区之五:评价失了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许多教师确实也领会了这一精神。可是,有的在教学实践中,评价却慢慢变了味:方式单一,语言含糊,不论对象,不分是非。走进课堂看一看,当学生答完问题,老师不是“掌声鼓励!”“太好了!”“太棒了!”“真了不起!” 这些语言,就是贴上几颗小花,送上一些小礼物。这又未免过于形式化吧!反思:过去的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现在的教育则有了太多的表扬。难道所有的回答都应这样肯定?都值得这样评价?其实,过多的外在奖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其实,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应细化。“太好了!”好在哪里?是语言表达清楚,还是对问题分析得透彻?具体些。其次,评价应根据对象、场合不同而使用。对成绩差、自卑的学生,应多给一点;对处于优势的、骄傲的学生,应适可而止。因为适时的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最后,当学生答错时,应及时指出、纠正。《课标》是提倡以积极的评价为主,但并不是说有错不改,而是方式应委婉些,“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使他容易接受。 (此文曾于2005年获市语文论文一等奖)查看更多